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成长规律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志德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39,共3页
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我们这样界定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在类存在关系中形成并发展的独特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是人进行道德选择、价值选择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人格成长的类存在关系,得出大学生人... 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我们这样界定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在类存在关系中形成并发展的独特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是人进行道德选择、价值选择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人格成长的类存在关系,得出大学生人格成长的两大规律:自我发展与他人引导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格 大学生 人格成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士兵“许三多”人格成长谈监狱改造罪犯理念的变化——心理矫治纵横谈
2
作者 秦海莲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3X期14-14,共1页
电视剧《士兵突击》曾在各大电视台连续播放,成为2007到2008年度观众最为看好的剧目之一,而其中主要人物许三多也是观众最为关注和喜爱的角色,其饰演者王宝强也一夜成名,成为2007年度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电视的成功与其体现的社会现象... 电视剧《士兵突击》曾在各大电视台连续播放,成为2007到2008年度观众最为看好的剧目之一,而其中主要人物许三多也是观众最为关注和喜爱的角色,其饰演者王宝强也一夜成名,成为2007年度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电视的成功与其体现的社会现象以及反映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与其人物塑造的成功也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多 人格成长 王宝强 人物塑造 现代化文明 主要人物 社会问题 必然性和偶然性 车轮滚滚 犯罪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成长——“自性化”与“自我实现”
3
作者 宣峰 《新经济》 2017年第12期61-63,共3页
"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概念,表达了"心灵的发展",并认为自性化的人是整合的、区别于他人的、成为他自己的、真正和谐的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能成... "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概念,表达了"心灵的发展",并认为自性化的人是整合的、区别于他人的、成为他自己的、真正和谐的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是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是自我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也是个人的良好成长与发展;"自性化""与自我实现"是不同心理学理论对类似的发展阶段的描述;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自性化 马斯洛 自我实现企业管理者人格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生成(上)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林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3,共12页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生成(上)●李林荣在本初意义上,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归为人类言说范畴里的同一种类。与别种言说形态不同,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次性地展开于相对确定的说者和听者的关系中,而是随着这种听说关系的变化...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生成(上)●李林荣在本初意义上,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归为人类言说范畴里的同一种类。与别种言说形态不同,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次性地展开于相对确定的说者和听者的关系中,而是随着这种听说关系的变化逐步明朗逐步丰富。我国社会文化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现代人格 “真的人” 近代中国 传统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思维 世界主义 人格成长 “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梦想激发生命活力的班级管理实践
5
作者 敬雪松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77-77,共1页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教育情怀。我校班级管理以“梦想文化”为核心,以生命教育为灵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人格成长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人格成长 教育情怀 学业成绩 系统工程 激发生命活力 学科知识 学生的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高校美育的影响
6
作者 彭芳 赵航 罗艺婕 《剧影月报》 202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从中央到地方,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性已经在相关文件中得到了体现。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工作纳入了教育全局,彰显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到了... 从中央到地方,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性已经在相关文件中得到了体现。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工作纳入了教育全局,彰显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到了2024年,教育部更是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加强美育工作的同时强化了美育的育人功能江西,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音乐家--姜夔、欧阳修、黄庭坚,朱熹等,他们的音乐思想是集大成的文人音乐审美。江西传统音乐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艺术魅力以及历史厚重感。这些音乐家的音乐思想不仅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对美育具有极高的价值。他们音乐作品中富含的优雅、谦逊、和谐等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感情、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江西传统音乐所蕴含的高雅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无疑是对学生人格成长及价值观塑造的有力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工作 学校美育 人格成长 高校美育 艺术品格 印发通知 培养体系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读
7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8期2-2,共1页
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雷夫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 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雷夫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所提倡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得谦逊有礼、诚实善良,收获了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守规则 人格成长 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编往来
8
作者 贺葛泉 《教育家》 2024年第28期35-35,共1页
本次收到6月第二期《教育家》杂志,我首先被李玫瑾教授的主旨报告所吸引,她提醒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探索教育的“农业模式”,为孩子的人格成长提供“沃土”。专题报道“底线教育,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让我感受颇深。当下,教育面临的一个重... 本次收到6月第二期《教育家》杂志,我首先被李玫瑾教授的主旨报告所吸引,她提醒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探索教育的“农业模式”,为孩子的人格成长提供“沃土”。专题报道“底线教育,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让我感受颇深。当下,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积极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明确真正的底线在哪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编往来 教育工作者 人格成长 专题报道 农业模式 主旨报告 孩子健康成长 探索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东平 《教育家》 2016年第24期10-11,共2页
儿童是人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生的一个秘密。我们对于儿童的认知,远没有达到对外部世界、物质世界那样的程度;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正处在严重的危机之中。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上千万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抚养和监护。... 儿童是人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生的一个秘密。我们对于儿童的认知,远没有达到对外部世界、物质世界那样的程度;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正处在严重的危机之中。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上千万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抚养和监护。另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健全的家庭里,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异化。在我们这个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时代,教育却被狭窄地等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终身教育 体育能力 天下父母心 体育习惯 人格成长 外部世界 望女成凤 学校教育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欲望作为政治欲望的隐喻——贝托鲁奇电影中的精神分析运用
10
作者 曲德煊 丁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79,共4页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关注。本文通过对其《末代皇帝》《戏梦巴黎》两部影片的论述,探讨其影片中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的关系,而身体和政治话语的一致性,正是贝托鲁奇风格核心特征。重温贝托鲁奇的经典影片,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电影的特征很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身体欲望 政治欲望 人格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与天主教的婚姻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兰英 《中国天主教》 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天主教婚姻观有三个原则:1.单一性,即一夫一妻制;注重心灵的结合,爱的奉献;2.永久性,不可拆散;由于婚姻需要相互恩爱包容,结为一体,所以它为让人人格成长的学校;3.向生命开放,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扬·凡... 天主教婚姻观有三个原则:1.单一性,即一夫一妻制;注重心灵的结合,爱的奉献;2.永久性,不可拆散;由于婚姻需要相互恩爱包容,结为一体,所以它为让人人格成长的学校;3.向生命开放,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把绘画中几乎每件物品都赋予了神圣的宗教含义,同时其象征手法的充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成长 象征手法 尼德兰 艾克 上主 圣事 犹达斯 圣洗 厄娃 单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音乐鉴赏课如何正确选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晨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5期82-82,共1页
音乐鉴赏课是培养高中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让他们的人格素养和内心情感得以丰富,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好的心态去应对接下... 音乐鉴赏课是培养高中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让他们的人格素养和内心情感得以丰富,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好的心态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鉴赏课,高度重视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人格成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 审美意识 鉴赏能力 人格成长 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 铺垫作用 人格素养 音乐欣赏课 课堂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养德,以乐育人 钢琴之于美育培养的价值及实践
13
作者 高小桥 《今日教育》 2023年第5期66-67,共2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作为精神与心灵建构的核心介质,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意趣,塑造学生成为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作为精神与心灵建构的核心介质,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意趣,塑造学生成为有良好价值观、文化观及审美创造力的新一代。这也同国家“五育”并举的倡导高度一致。对艺术美育工作的改进,是“五育”中关于美育、德育的进一步深入与加强。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将在青少年心灵、人格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造力 学校美育 人格成长 五育 艺术美育 美育培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 审美意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构建青少年诚信教育体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守敏 《人文天下》 2016年第20期51-55,共5页
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奉行的个人道德准则和治国方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利益观和诚信观受到了挑战。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奉行的个人道德准则和治国方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利益观和诚信观受到了挑战。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等现象不断蔓延。传承中华民族优良诚信传统,在青少年中开展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诚信建设,是当代一项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观 教育体系 传统诚信 道德失范 儒家传统 道德教育 道德观念 治国方略 人格成长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的“情商指数”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云霞 《教师》 2016年第3期10-10,共1页
绘本是利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绘本不仅能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增进情感体验,释放负面的情绪,突破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利用优秀的绘本,... 绘本是利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绘本不仅能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增进情感体验,释放负面的情绪,突破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利用优秀的绘本,充分挖掘其在推进幼儿健康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并运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幼儿阅读,在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和健全幼儿人格成长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商指数 人格成长 心理发展过程 人生态度 图画书 策略指导 师幼互动 心理障碍 社会化的过程 嫉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拿“美国学生也苦”说事
16
作者 顾骏 《教育家》 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花费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进行"田野调查",最后写成《梦想的学校》。书中描述了学生为得到平均成绩4.0的最高分,一天只睡4小时,靠4大罐咖啡熬过一整夜。美国高中学生也"头悬梁、锥刺股&...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花费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进行"田野调查",最后写成《梦想的学校》。书中描述了学生为得到平均成绩4.0的最高分,一天只睡4小时,靠4大罐咖啡熬过一整夜。美国高中学生也"头悬梁、锥刺股"般冲刺高分,不但让许多国人意外,因为听多了美国学生如何"快乐学习",现在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颇有如释重负之感;更让一些从来主张"书海无涯苦作舟"的家长和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生 美国高中 锥刺股 头悬梁 休姆 书海 一所 学业负担 自我评估 人格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生命的远方
17
作者 韩莲花 《今日教育》 2016年第5期63-63,共1页
打心眼儿喜欢"远方"这个词,奔放、热血、任尔遐想。是的,生命不只是劳苦,还有诗意和远方。韩国作家朴善娥辞掉了从事20多年的工作,带着7岁的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达80天的旅行,游历英国、土耳其、希腊等五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印象最深的... 打心眼儿喜欢"远方"这个词,奔放、热血、任尔遐想。是的,生命不只是劳苦,还有诗意和远方。韩国作家朴善娥辞掉了从事20多年的工作,带着7岁的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达80天的旅行,游历英国、土耳其、希腊等五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印象最深的不是旅游攻略,而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人生的态度:"让孩子用双脚,用心灵,和这个世界聊一聊"。比之那些在象牙塔里教育孩子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态度 这个世界 生活在别处 毕淑敏 天地之间 一朵花 寻宝 奇门遁甲 人文素养 人格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夫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18
作者 马珏 《教育家》 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但他并未得到应得的荣誉。当然,他不会在乎那些。在洛杉矶霍巴特小学(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 in Los Angeles),56号教...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但他并未得到应得的荣誉。当然,他不会在乎那些。在洛杉矶霍巴特小学(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 in Los Angeles),56号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所上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是谦逊,艾斯奎斯(Esquith)相信树立榜样是教师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通过多次的摸索与实践,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与铁腕管理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巴特 道德发展 五年级 教育方法 人格成长 班集体 班级氛围 自我意识 小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吴正宪 教育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19
作者 李鲁山 《教育家》 2017年第2期22-23,共2页
眼中有人,心里有爱记者:您从教至今四十七年,常年与孩子们在一起,您的儿童观是什么?吴正宪:我的儿童观,想来想去就是两句话:一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二是“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 眼中有人,心里有爱记者:您从教至今四十七年,常年与孩子们在一起,您的儿童观是什么?吴正宪:我的儿童观,想来想去就是两句话:一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二是“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学会对每一个儿童给予期待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正 儿童观 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 立德树人 王尚志 数学知识体系 人格成长 马云鹏 团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健全:教育原本就是鲜活的
20
《教育家》 2016年第26期8-9,共2页
教育要鲜活,教育机制要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教师要充满激情、富有朝气,学生要充满兴趣、富有灵性。在鲜活的教育中,教师是基石,学生是目标,机制是基础,三者结合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深度改革。
关键词 三者结合 教育对象 自我需求 择优聘任 信息网络时代 学校人事制度 学习活动 人格成长 训练能力 个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