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和谐:现代家庭和谐的重要构成维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沁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2,共5页
对于现代婚姻家庭的构成维度而言,除了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传统维度外,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但却严重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维度——人格的维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文章指出了人格维度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人... 对于现代婚姻家庭的构成维度而言,除了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传统维度外,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但却严重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维度——人格的维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文章指出了人格维度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人格拒斥造成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失衡状况;探讨了人格和谐在和谐家庭建构中具有的意义及其对策,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另一视角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和谐 家庭和谐 重要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和谐与人格和谐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宏 王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72,共3页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体系,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关系密切、辩证统一,二者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方向。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格教育就尤为重要。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施教的系统工程,包括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体系,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关系密切、辩证统一,二者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方向。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格教育就尤为重要。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施教的系统工程,包括确立人格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认识自我、完善优化人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人的和谐 人格和谐 人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人格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进清 吴虹 陈坚良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8,共4页
和谐人格赋予人格以鲜明的价值内涵,它强调构成人格的内部各要素完整平衡、健康积极,表征人格的外部行为体现着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时代,倡导与塑造和谐人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 和谐人格赋予人格以鲜明的价值内涵,它强调构成人格的内部各要素完整平衡、健康积极,表征人格的外部行为体现着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时代,倡导与塑造和谐人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摆脱人类困境的现实选择。教育在个体和谐人格的构建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立足于和谐人格培养的教育必须重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和谐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人格 全面自由发展 和谐社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和谐人格建构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润霞 曾伦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32-33,共2页
本文通过对乔韩窗口理论的介绍,寻求建构学生和谐人格的路径.
关键词 乔韩窗口理论 和谐 人格建构 和谐人格 路径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凤琴 滕泰 葛振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人格和谐是关键。笔者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即寓和谐人格培育于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人格和谐是关键。笔者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即寓和谐人格培育于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意识,全面提升其心理素养;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中培育人格;密切家校关系,培养大学生家庭归属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人格 培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行靳 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4-176,共3页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健康、独立、创新和开放的特性。转型期大学生人格"非和谐"有其现实的社会依据。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需要建立在建设思维转型、教育范式转型、社会机制转型和文...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健康、独立、创新和开放的特性。转型期大学生人格"非和谐"有其现实的社会依据。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需要建立在建设思维转型、教育范式转型、社会机制转型和文化建设转型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和谐人格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和谐人格及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梁东兴 龙心刚 《理论月刊》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列宁的和谐人格体现在他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之中,表现为:善于接近群众、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搞个人特权、从不摆官架子。列宁和谐人格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他思想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在工作及生活中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列宁的和谐人格体现在他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之中,表现为:善于接近群众、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搞个人特权、从不摆官架子。列宁和谐人格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他思想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在工作及生活中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际,列宁的这些做法对于当前培树领导干部的和谐人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和谐人格 领导干部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 被引量:34
8
作者 陈艳秋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6,共4页
和谐人格是个体组织好内部心理因素并且协调好外在关系的最佳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也是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追求。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冲突正从人格的“单面化”倾向、“知行分离”、... 和谐人格是个体组织好内部心理因素并且协调好外在关系的最佳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也是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追求。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冲突正从人格的“单面化”倾向、“知行分离”、心理健康隐患以及忽视外在关系的和谐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高校德育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在德育实践中倡导审美化德育、树立大学生“我与你”的世界观、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发挥其人格教育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人格 德育工作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秀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2,共4页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人格类型的三种范式为理论依据,论述了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人格类型的三种范式为理论依据,论述了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和谐人格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向心理资本的转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荣 陈绪新 黄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动力人格、特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是构成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的微生态结构的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核心要素所表现出的积极发展方向、相对稳定性、可量化评估、可提升工作绩效等特征,满足了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向心理资本转化的基本条件。... 动力人格、特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是构成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的微生态结构的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核心要素所表现出的积极发展方向、相对稳定性、可量化评估、可提升工作绩效等特征,满足了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向心理资本转化的基本条件。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的个体表现以及群体互动如能直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便实现了和谐人格要素向心理资本的现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人格 生态结构 企业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育与建构和谐人格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静 宋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技术的统治和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平面文化是导致个体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的主要根源,而重建审美之维就是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必要途径。当代美育对于个体和谐人格完整人性的建构,主要通过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趣味与能力的提... 技术的统治和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平面文化是导致个体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的主要根源,而重建审美之维就是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必要途径。当代美育对于个体和谐人格完整人性的建构,主要通过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趣味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境界的培养来实现的。美育对于塑造和谐人格的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其二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平衡,其三是当下性与永恒性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育 和谐人格 审美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时代呼唤——基于武汉7所高校大学生人格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戈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开展"大学生人格和谐状况"的专项调查研究是为了增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精神发展状况和一般青年有所不同,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市场经济及大学生自... 开展"大学生人格和谐状况"的专项调查研究是为了增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精神发展状况和一般青年有所不同,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市场经济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生理等因素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和意识。大学生只有实现了自身的和谐、具备了和谐的人格,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和谐人格 时代呼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对中国人自尊的影响及转型期和谐人格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晓波 于文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转型期所包含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引发一定的心理困境及自我的不和谐状态,而随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文化整合而实现的和谐人格是解决转型期自我心理困境的最为根本的有效途径。从我国传统文... 转型期所包含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引发一定的心理困境及自我的不和谐状态,而随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文化整合而实现的和谐人格是解决转型期自我心理困境的最为根本的有效途径。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与西方文化对比的视角中来理解和反思转型期中国人基本的自尊表征,有利于我们更自觉地建构转型期个体自我的和谐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自尊 转型期 和谐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蔡元培“兼容并包”治校理念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蔡元培“兼容并包”治校理念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和谐人格教育的有效探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规范和导向。今天,高教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借鉴蔡元... 蔡元培“兼容并包”治校理念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和谐人格教育的有效探索。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规范和导向。今天,高教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借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基础上,不断探索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容并包 和谐文化 和谐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培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中建 张林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最根本的是具备和谐的人格,要从青少年时期注重培育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作为市场利益博弈格局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外部一个健全的权益保障体...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最根本的是具备和谐的人格,要从青少年时期注重培育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作为市场利益博弈格局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外部一个健全的权益保障体系,为青少年形成和谐人格提供事实上的援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人格 和谐社会 青少年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全人教育理念 构建成人和谐人格——对成人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贤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1,共2页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具有“畸形”人格的人的产生,实施着越来越多的“野蛮行为”,造成了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这与成人教育中成人人格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实现人与世界和谐的目标,成人教育应着重于整合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和谐人格的成人...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具有“畸形”人格的人的产生,实施着越来越多的“野蛮行为”,造成了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这与成人教育中成人人格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实现人与世界和谐的目标,成人教育应着重于整合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和谐人格的成人人格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和谐人格 整合 全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讨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增强 苗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60-61,共2页
构建和谐人格是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谐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具有丰富内涵,其作为一种和谐的人格形态,与和谐社会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章通过呈现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状,透过各类道德"失... 构建和谐人格是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谐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具有丰富内涵,其作为一种和谐的人格形态,与和谐社会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章通过呈现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状,透过各类道德"失范"问题,进一步剖析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伦理学相结合的视域下,探索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人格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怀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2,共3页
高度发达的理性文明造成了人们人性的失落,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分裂与冲突。本文在对大学生人格冲突的主要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在德育视野下构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德育 大学生 人格冲突 和谐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人格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滨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和谐人格是适应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一种人格型态,其内涵是自我身心和谐、自我与他人和谐、自我与社会和谐、自我与自然和谐。和谐人格的生成需要社会生产力条件、社会经济形态条件、个人物质生活条件和个人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条件。和... 和谐人格是适应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一种人格型态,其内涵是自我身心和谐、自我与他人和谐、自我与社会和谐、自我与自然和谐。和谐人格的生成需要社会生产力条件、社会经济形态条件、个人物质生活条件和个人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条件。和谐人格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自我与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和谐人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和谐人格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兰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弗洛伊德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他从人格结构的"地形观"发展到"结构观",都强调了人格各层面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切入点,阐述了本我、自我、超我与和谐人格的问题,并对开展和谐教育... 弗洛伊德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他从人格结构的"地形观"发展到"结构观",都强调了人格各层面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切入点,阐述了本我、自我、超我与和谐人格的问题,并对开展和谐教育,构建和谐人格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 和谐人格 和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