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竞争情境中的人格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晓钧
何丽
张晓霞
-
机构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289-296,共8页
-
文摘
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竞争情境中的人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人格取向理论。人格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人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以139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既可作为证明该理论建构的有效工具,亦可作为评估竞争情境人格取向的有效工具使用。
-
关键词
竞争情境
人格取向
理论建构
实证
-
Keywords
competitive situation
personality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
empirical research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格特质词及人物性格分析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侯秋霞
-
机构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58,共6页
-
基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传承与融通:百年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功能研究"(09YJA880054)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语文教材是将民族文化的结晶内化为学生人文底蕴及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格特质词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发现几个特点:人格特质表现积极正面;人格特质显现出深刻的文化烙印;男性在教材中占主导地位。事实证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人格教育观和人格价值观对小学生人格养成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面向时代发展,建议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出发,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要共同探索道法自然的人格培养途径,要引导学生建构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养成刚柔并济的人格特质,促进学生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提升与超越。
-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人格特质
人格价值取向
-
Keywords
primary Chinese textbook
personal traits
orientation of personality value
-
分类号
G6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郭锡健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4-86,共3页
-
文摘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郭锡健研究老舍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狂涛巨澜时,像郭沫若、巴金这样出身于封建剥削家庭的青年都倍受鼓舞,或组织社团,热情创作,或被《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新思想...
-
关键词
生命形态
人格论
五四运动
文化人格
生命的教育
母亲
人格取向
人格因素
旗人文化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独生子女人格教育探索
- 4
-
-
作者
吴孝明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37-140,共4页
-
-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人格教育
健康人格
家庭教育结构
精神价值
学校教育
人格塑造
途径与方法
人格取向
子女教育
-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
被引量:26
- 5
-
-
作者
王明伦
-
机构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
文摘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是高职教育发展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是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调发展,依据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设置应坚持政策性原则,课程决策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课程目标应坚持综合性原则,课程结构应坚持灵活性原则,课程功能应坚持多元性原则。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人格取向
课程目标
学科建设
理论依据
课程功能
课程决策
基本原则
课程结构
-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offered
basis
principle
-
分类号
G712.3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凯兴斯泰纳教师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周成海
-
机构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师知识分享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65)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辽宁省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研究>(项目批准号:W2010063)
-
文摘
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是人格取向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看来,教师培养的关键是完善其人格,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居于次要地位。凯兴斯泰纳围绕"培养谁"、"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三个问题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教师教育主张,其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师教育工作仍极具启发意义。
-
关键词
凯兴斯泰纳
教师教育思想
人格取向教师教育
-
Keywords
Georg Kerschensteiner
teacher education thoughts
personality-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纯净的艺术追求——冯怀荣油画的品格
- 7
-
-
作者
张玉彪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4期83-83,共1页
-
文摘
油画家冯怀荣气度豁达,不好张扬,幽默中具学者风度。其人格、品性定格于作品之中,在当今异彩纷呈又不免鱼龙混杂的画坛,颇具特色。执着中见其艺术之灵气,表现中见其真情之轨迹与文化之底蕴。 冯怀荣的油画作品大都表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作为北京画家的他,曾于70年代末应邀赴新疆讲学,以后又五次赴新疆写生作画。大漠戈壁的辽阔深邃、故城遗址的断壁残垣、古道深巷的神秘莫测,雪山森林的挺拔清新,无一不使他动情、神往。由心灵与自然的碰撞而进发出灵感,激起表现的欲望。他直面自然,寻求艺术的纯净。他的足迹遍历天山南北,神奇大地的朴实无华与他的人格取向和质朴画风相默契,他寻到了自我。
-
关键词
艺术追求
油画风景
新疆文化
人格取向
中央美术学院
维吾尔族
人物塑造
地域特色
审美取向
学者风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