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面向“人格世界”的意义与使命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潇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71-76,共6页
本文从哲学与人、世界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哲学视域中人格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代哲学应面向“人格世界”并担负起人格理性批判的使命这一重要主题。文章强调:人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其实质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 本文从哲学与人、世界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哲学视域中人格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代哲学应面向“人格世界”并担负起人格理性批判的使命这一重要主题。文章强调:人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其实质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人格世界”,是体现着人的类本质即人的社会价值的“适然世界”,也是当代哲学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由于哲学只有在关切人的自身存在的超越中才能获得其真正发展的根据,因而哲学面向人格世界与面向生活世界一样,都将表达哲学对自身使命和意义的新理解,并从人格理性的哲学批判中获得新的信念、自觉萌发改造世界的旨趣和构筑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的新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人格 人格理性 人格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教师角色现代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涌 《教育与现代化》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全球化为宏观背景 ,指出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创新 ,进而阐释以“平等者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 ,包括教师要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精神资源的开发者。由此而引发教师职业素质的再建构 ... 以全球化为宏观背景 ,指出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创新 ,进而阐释以“平等者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 ,包括教师要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精神资源的开发者。由此而引发教师职业素质的再建构 ,即发展其包容性和创新性思维素质、现代性和世界性人格素质以及新颖鲜活的教育理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教师角色 教育现代化 职业素质 世界人格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