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咏平 张木勋 袁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方法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的骨骼肌中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人VLDLR全长基因5′端约1 000 bp的DNA,并以含人...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方法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的骨骼肌中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人VLDLR全长基因5′端约1 000 bp的DNA,并以含人VLDLR基因片段的质粒为模板,合成人VLDLR全长基因近3′端约1 600 bp的DNA,通过粘端连接将2片段连接成全长VLDLR后,再将其连接到重组腺相关病毒包装系统的特定载体raav-UF1上,用293细胞作为包装细胞,配合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相关质粒:辅助质粒(phelp-er)和包装质粒(Pxx2),包装大量携带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VLDLR-UF1),以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GFP-UF1)为对照,测定raav-VLDLR-UF1及raav-GFP-UF1的滴度。结果raav-GFP-UF1和raav-VLDLR-UF1的滴度均为4×1011pfu/ml,达到实验要求。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全长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有望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人骨骼肌 重组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蛋白 NOD样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郭阳 郭津津 +3 位作者 刘晓梅 卢岩 潘丽丽 李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和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辽宁籍汉族健康人104例和AC I患者77的LDL-R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及血脂...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和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辽宁籍汉族健康人104例和AC I患者77的LDL-R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及血脂、脂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N+及S+等位基因频率为0.667、0.274;AC I组为0.662、0.329,差异不显著(P>0.05),但AC I组S-S+与N-N+、N+N+联合存在时的频率为0.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致AC I的发病相对风险率(RR)为4.2(P<0.05),致血清TG、TC、LDL-C升高的RR依次为14.30、9.40、17.40。结论:LDL-R基因N-N+、N+N+、apoC-Ⅲ基因S-S+联合存在与AC I患者血清高TG、高TC、高LDL-C相关,可能是致AC I的遗传易患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蛋白CⅢ 受体 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利鲲 唐绪刚 +1 位作者 王远航 黄文权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5,97,共2页
目的:探讨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加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蒲黄混悬液低、中、高剂量按2g/kg、4g/kg、8g/kg体重3个剂量灌胃给药... 目的:探讨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加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蒲黄混悬液低、中、高剂量按2g/kg、4g/kg、8g/kg体重3个剂量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8周,同时喂饲高脂饲料,第6周、8周分别取肝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结果:蒲黄高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蒲黄中、低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高剂量的蒲黄可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抗AS的形成,其机制与上调肝LDL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蒲黄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NcoI多态性与血脂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津津 郭阳 +2 位作者 王富伟 潘莉莉 贲松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NcoI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含量的关系。方法:合成引物一对,用PCR技术扩增LDL—R基因外显子18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酶切,得N+N+、N+N-、N-N-... 目的:探讨中国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NcoI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含量的关系。方法:合成引物一对,用PCR技术扩增LDL—R基因外显子18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酶切,得N+N+、N+N-、N-N-3种基因型。结果:沈阳地区102例健康汉族人的LDL—R基因NcoI多态性N+N+占44.1%、N+N-占45.1%、N-N-占10.8%。N+等位基因频率0.667,N-等位基因频率0.333。N+N+、N+N-、N-N-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依次为4.78mmol/L、4.16mmol/L、3.65mmol/L,差异显著(F=8.1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玉颖 张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作为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山楂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DL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楂干预组(n=10只/组)。饮食干预20周后取血并解剖。采用氯仿(V)︰甲...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作为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山楂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DL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楂干预组(n=10只/组)。饮食干预20周后取血并解剖。采用氯仿(V)︰甲醇(V)(2︰1)混合液抽提肝脏总脂质,酶法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利用快速蛋白层析(FPLC)法分离血清脂蛋白,酶法测定各馏分中TG和TC含量。Real-time检测HMG-CoAR、FAS、PPARα、SREBP-1c脂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山楂干预组小鼠血清中TG和TC含量,肝脏总脂质、肝脏中TG和T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山楂干预组血清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LDL-TG)、胆固醇(V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LDL/IDL-TG)、胆固醇(LDL/IDL-C)明显降低。山楂干预组的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山楂能调节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代谢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 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洪雁 苏双良 +2 位作者 付晶 杜智恒 白秀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146,共6页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体内许多组织细胞中,对脂蛋白代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LDLR生物学功能与基因结构,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相关性LDLR表达与疾病相关性进展作以综述。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 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玉新 李清芹 +3 位作者 陆元善 徐琴君 邹和群 唐孝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生化方法检测112例血液透析血清脂质水平,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检测105例血液透析患者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80例血液透析患者外显子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生化方法检测112例血液透析血清脂质水平,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检测105例血液透析患者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80例血液透析患者外显子13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外显子13AvaII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按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基因型-/-、+/-、+/+的顺序递减(P<0.01),但均在正常水平,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不同基因型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按上述基因型顺序递减(P<0.05),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的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LDLR外显子13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对照组基因型为+/+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P<0.05),不同基因型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正常人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对脂代谢有显著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该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LDLR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3T3-L1脂肪细胞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婷婷 张木勋 +1 位作者 张建华 袁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7-462,共6页
体外培养3T3-L1细胞分化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及慢性胰岛素刺激对3T3-L1脂肪细胞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浓度胰岛素及胰岛素慢性刺激的干预下,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VLDLRmRNA水平的变化.微量化GOD-PAP... 体外培养3T3-L1细胞分化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及慢性胰岛素刺激对3T3-L1脂肪细胞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浓度胰岛素及胰岛素慢性刺激的干预下,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VLDLRmRNA水平的变化.微量化GOD-PAP法检测培养基中残存的葡萄糖.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胰岛素浓度的增高促进VLDLR的表达;胰岛素慢性刺激下,VLDLR表达因浓度差异呈现不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的浓度及慢性刺激对3T3-L1脂肪细胞的成熟和VLDLR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作用,而胰岛素抵抗明显减低成熟脂肪细胞VLDL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肪细胞 胰岛素 低密度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毕胜 王德生 +5 位作者 张昱 吴江 盛雨辰 韩辉 王守春 孔繁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2 0 1 ,4 51 5 ,P <0 0 5) ,C/C纯合子发生AD的相对危险度是 2 71 0。结论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AD关联是由于LRP基因C/C型在患者中过表达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低密度蛋白 LRP基因 外显子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治亚 高雁翎 +1 位作者 金烨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1-292,共2页
本研究用PvuⅡ、PatⅠ两种限制性酶对47例正常血脂者和18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酶蛋白受体(LDLR)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_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明显低于正常血脂者,这对遗传研究... 本研究用PvuⅡ、PatⅠ两种限制性酶对47例正常血脂者和18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酶蛋白受体(LDLR)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_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明显低于正常血脂者,这对遗传研究和预测冠心病易患人群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症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艺 张乐 +8 位作者 马明明 杨期东 胡中扬 刘宝琼 夏健 刘运海 许宏伟 胡治平 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gene,LDLR)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NaPshot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73例...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gene,LDLR)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NaPshot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73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140名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LDLR基因C1773T多态;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脑出血组和对照组的LDLR-C1773T多态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03/0.278/0.019、0.707/0.250/0.043,两组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42/0.158、0.832/0.168。两组相比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组和对照组中LDLR基因C1773T多态CC、CT与TT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DLR-C1773T多态T等位基因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发病及其血脂水平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N740N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文贞 柯耀华 +1 位作者 汪纯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钙尔奇D 600 mg/次,1次/d,治疗1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第2~4腰椎以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LRP5基因N740N多态性。结果共63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1年治疗,第2~4腰椎骨密度上升(4.05±3.39)%、股骨颈骨密度上升(1.05±2.63)%、大转子区骨密度上升(2.00±2.89)%、转子间骨密度上升(2.17±2.62)%、总髋部骨密度上升(1.79±2.29)%;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人群中LRP5基因N740N位点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5.1%和34.9%。TT基因型未检出,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治疗前后大转子区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2.53±3.77)%,CT基因型上升(6.35±6.43)%;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1.93±2.33)%,而CT基因型上升(3.79±4.15)%。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显著疗效,腰椎骨密度升高超过髋部,而对于LRP5基因N740N多态性为位点各基因型之间骨密度的分析,发现CT基因型治疗前后大转子和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高于CC基因型,故此基因型疗效较好,提示该基因型与阿仑膦酸钠疗效相关。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型多个多态性位点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密度 阿仑膦酸钠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代3人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弘 谢芳 +9 位作者 郎希龙 郭志福 朱霓 白元 陈峰 潘静薇 郑兴 赵仙先 秦永文 黄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调查2代3人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家系,并检测和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以探讨FH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17岁先证者进行体格、心电图、血脂水平、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调查2代3人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家系,并检测和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以探讨FH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17岁先证者进行体格、心电图、血脂水平、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及其家系的血缘关系绘制家系图谱。以PCR法分别扩增家系成员LDL-R基因启动子、18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应用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并以90名来自患者原籍的正常人群和190个随机人群样本为对照。结果共检查先证者4代28人。先证者、其胞姐及姨外祖母均为FH黄色瘤患者,3人血浆总胆固醇分别为18.89、15.23、12.89mmol/L;临床诊断基因型分别为纯合型、杂合型及杂合型。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3名患者LDL-R基因的10号外显子存在G1448A改变,为W462X终止突变。先证者、其胞姐及姨外祖母的基因型分别是GA、GA、AA;先证者的父亲家系均为GG纯合子。90名来自患者原籍的正常人群和190个随机人群样本该位点测序结果均为GG纯合子。结论3名患者LDL-R基因均存在G1448A突变,为终止突变,来自母系亲属,此位点的突变很可能是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Ⅱ型 基因 低密度蛋白受体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文杰 王旭 金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34-4137,共4页
目的:对1例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3代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先证者家中收集该家系3代共10例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酚氯仿法提取患儿及家系成员基因组... 目的:对1例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3代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先证者家中收集该家系3代共10例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酚氯仿法提取患儿及家系成员基因组DNA并鉴定,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和启动子及载脂蛋白B(ApoB100)26外显子,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eBank比对寻找突变。结果:(1)先证者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中段内-中膜轻度增厚,左房轻度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冠脉血流储备减低;(2)该家系排除ApoB100基因26外显子3500附近位点突变;(3)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先证者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发生D601Y纯合突变,为1864位G→T碱基置换,导致天冬氨酸改变为酪氨酸,先证者父亲和母亲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均发生D601Y杂合突变。结论:该先证者LDL-R基因存在D601Y纯合突变,其父母LDL-R基因存在D601Y杂合突变,可能为该家系中FH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Ⅱ型 基因突变 低密度蛋白受体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 纯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郁郁 胡钧培 +2 位作者 盛宏光 杨裕国 龚家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2461-2464,共4页
目的:采用RT-PCR的方法反转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LOX-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并予半定量法测定其mRNA含量,以探讨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22只成... 目的:采用RT-PCR的方法反转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LOX-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并予半定量法测定其mRNA含量,以探讨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22只成年SD大鼠,选择其中18只注射STZ成糖尿病模型,24h后12只大鼠血糖浓度大于10mmol/L定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再取其中4只给予注射胰岛素作为治疗对照组(TC组)。另选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每4周测定尿白蛋白定量,14周取肾皮质匀浆后采用RT-PCR检测其中LOX-1和ICAM-1mRNA的表达,并利用半定量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DM组的尿白蛋白定量自第4周后高于NC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与TC组差异无显著性;DM组肾皮质内LOX-1和ICAM-1mRNA的含量与NC组比较显著上调,与TC组差异无显著性;DM组LOX-1和ICAM-1mRNA的含量与尿白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结论:LOX-1和ICAM-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低密度蛋白内皮受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氧化低密度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婕 王继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977-2979,共3页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调节体内胆固醇的平衡是通过其启动区的固醇调节元件(SRE)感受体内胆固醇的变化,从而调控LDLR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REBP裂解蛋白(SCAP)参与这一调节。LDLR基因的表达还受到HMG-...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调节体内胆固醇的平衡是通过其启动区的固醇调节元件(SRE)感受体内胆固醇的变化,从而调控LDLR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REBP裂解蛋白(SCAP)参与这一调节。LDLR基因的表达还受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激素、细胞生长因子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LDLR) 固醇调节元件(SRE) 基因表达 胆固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蛋品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雪 芦治学 +7 位作者 陈国宏 黄瑜 杜金平 陶争荣 徐小钦 黄学涛 熊化鑫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9,共5页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VLDLR)在卵生动物蛋黄物质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研究以国绍Ⅰ号母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代测序法对VLDLR基因外显子12至外显子13区域进行SNPs筛选,并分析各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不同基因型与蛋品质的相关...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VLDLR)在卵生动物蛋黄物质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研究以国绍Ⅰ号母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代测序法对VLDLR基因外显子12至外显子13区域进行SNPs筛选,并分析各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不同基因型与蛋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发现4个多态位点,其中S1(A7120G)位于12号外显子,未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S2(A7261G)位于12号内含子;S3(C7325T)和S4(A7337G)位于13号外显子中,分别导致Thr突变为Met,Asn突变为Asp。位点S1、S2和S4为强连锁不平衡位点,存在3种单倍型和3种双倍型,单一位点基因型和双倍型与蛋黄比例、蛋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黄颜色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为不显著相关,在国绍Ⅰ号VLDLR基因外显子12-外显子13区域内未发现与蛋黄比例等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SNPs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VLDLR) 蛋鸭 核苷酸多态性(SNP)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大明 陈在嘉 +10 位作者 陈保生 陆宗良 寇文镕 徐义枢 吕新跃 曾武威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杜怀明 马咸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监测方法,从基因水平对3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筛选、明确诊断。 方法:将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与银染技术相结合,用19对引物对L... 目的: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监测方法,从基因水平对3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筛选、明确诊断。 方法:将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与银染技术相结合,用19对引物对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进行检测,30例患者中,对筛查出的突变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的方法明确突变的性质和位置。 结果:确立的PCR-SSCP条件稳定,银染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避免了同位素污染。30例患者中,发现1例定位于外显子14的杂合子点突变患者,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第671位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CCC→CGC,导致脯氨酸→精氨酸;1例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显子7发生点突变,克隆测序证实密码子308位发生错义突变:TAC→TGC,导致半胱氨酸→酪氨酸;2例杂合子患者外显子4的3’部分SSCP出现相同异常带型。查阅文献,测序证实的突变皆是新的突变。 结论:建立的PCR-SSCP方法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点突变的筛检。研究结果从基因水平证实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 基因突变 低密度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报告基因系统建立及中药降脂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建华 高小平 张义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可明显提高LDLR/Luc转录活性,表明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应用该体系对500余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决明子、泽泻、穿龙薯蓣等提取物显示阳性,与过去报道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受体 报告基因 药物 系统建立 HepG2细胞 荧光素酶 转录活性 中药提取物 质粒转染 接种密度 底物浓度 培养时间 阳性对照 普伐他汀 筛选体系 穿龙薯蓣 动物模型 500 决明子 泽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