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赋人权论的贫困及其原因初探
1
作者 刘志林 《安康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9-52,55,共5页
人权问题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人权问题非常复杂且流派纷呈;因此,有必要对其理论渊源———近代古典人权理论的核心天赋人权说进行考查,以便在了解此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导致该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 天赋人权论 生命权 自由权 平等权 财产权 抵抗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恩的《人权论》与英国的激进运动
2
作者 甄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潘恩的《人权论》与英国的激进运动甄敏凡知晓美国独立战争史的人都不会忘记托马斯潘恩(1737──1809)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播恩以他的《常识》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从而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 潘恩的《人权论》与英国的激进运动甄敏凡知晓美国独立战争史的人都不会忘记托马斯潘恩(1737──1809)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播恩以他的《常识》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从而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对潘恩还曾以《人权论》在英国鼓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论 议会改革 托马斯 伦敦通讯 仿效法 法国革命 理性世界 天赋权利 下层人民 革命之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和平权与发展权 2015·北京人权论坛 被引量:1
3
《中国报道》 2015年第10期11-11,共1页
吸取战争历史教训,共促人权事业发展。9月16日至17日,“2015·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人权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出席论坛,围绕反对战争和保护人权等议题,展开了开放和坦诚的交流... 吸取战争历史教训,共促人权事业发展。9月16日至17日,“2015·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人权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出席论坛,围绕反对战争和保护人权等议题,展开了开放和坦诚的交流,凝聚了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主席习近平为论坛开幕发来贺信,强调实现人民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要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推动各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事业 论坛 北京 发展权 和平 聚焦 国家主席 文明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商业与人权论坛在日内瓦召开
4
《WTO经济导刊》 2016年第12期13-13,共1页
11月14—16日,由联合国商业与人权工作小组主办的第四届商业与人权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论坛的多利益相关方和多部门讨论环节发表了负责任商业的声音并组织一系列主题为“领导力与影响力:在规则和关系中植入人... 11月14—16日,由联合国商业与人权工作小组主办的第四届商业与人权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论坛的多利益相关方和多部门讨论环节发表了负责任商业的声音并组织一系列主题为“领导力与影响力:在规则和关系中植入人权,促进全球经济”的互动会谈。本次论坛首次新设专题讨论如何尊重工作场所障碍人士的权利。论坛最后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工作 日内瓦 论坛 商业 契约组织 利益相关方 全球经济 工作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欧小说《春》中人权及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5
作者 隋晓荻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事围绕着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而展开。在这个故事里,作家以人权绝对优先的政治观念为先决条件,以尊重生命的生命政治观念为出发点,以跨边界团结的政治哲学观念为基础,通过运用纪实电影、自传、童话故事等艺术和文学的讲故事手段,提出了构建超国族观念的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方案,以此为英国指明希望政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欧小说 《春》 后民族共同体 人权 讲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域下的人权理念
6
作者 陈永 郭佳宏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阿玛蒂亚·森为回应功利主义的效用平等和罗尔斯主义的基本善平等提出了可行能力平等,认为可行能力强调基于获取重要功能性活动的实质性自由,凸显了发展和倡导人权的重要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和处理人权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合法性问题... 阿玛蒂亚·森为回应功利主义的效用平等和罗尔斯主义的基本善平等提出了可行能力平等,认为可行能力强调基于获取重要功能性活动的实质性自由,凸显了发展和倡导人权的重要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和处理人权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合法性问题。在其可行能力人权观基础上,努斯鲍姆、罗宾斯、安德森等一批支持可行能力哲学思想的学者试图不断发展和拓展可行能力的可及性,他们更加关注从社会实践层面推进具体的人权。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人权观对于发展民主与法治,推进人权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人权 功能性活动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南疆,感受人权发展的真实进步
7
作者 李士萌(文/图) 《中国报道》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并将12月10日定为世界人权日。2023年12月,在第75个世界人权日到来之际,记者跟随“人权行动看中国”采访团深入南疆,亲眼见证新疆人权事业真实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人权发展 《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事业 世界人权 联合国大会 南疆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劳动人权及其实现方式
8
作者 阮李全 杨强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劳动人权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提出的新理论,将其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进行审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人权居于公民人权体系的核心地位,它具有先在的普遍性、公平正义性、独立自由性等特征。由于存在... 劳动人权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提出的新理论,将其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进行审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人权居于公民人权体系的核心地位,它具有先在的普遍性、公平正义性、独立自由性等特征。由于存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异化劳动的存在、法律调整的失范与冲突以及义务主体的责任缺位等障碍,劳动人权实现受阻。劳动人权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动态过程,通过强化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可促进劳动人权的“应有权利”不断转化为人人皆有的“实有权利”,使人在劳动中真正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回归劳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人权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西方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充满自相矛盾
9
作者 冈田充 《中国报道》 2024年第2期44-45,共2页
美国批判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维护单极霸权,但同时也难掩其担心两国实力地位更迭的焦虑。当地时间1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各国人权状况开始普遍定期审议工作。此次审议中,美国、欧洲国家又提及中国新疆“打压人权”... 美国批判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维护单极霸权,但同时也难掩其担心两国实力地位更迭的焦虑。当地时间1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各国人权状况开始普遍定期审议工作。此次审议中,美国、欧洲国家又提及中国新疆“打压人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力地位 中国人权 中国崛起 单极霸权 人权状况 普遍定期审议 自相矛盾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指出——美国对华单边制裁侵犯人权、不符合国际法
10
作者 徐豪 《中国报道》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我呼吁制裁方取消和暂停所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中国、中国公民和中国公司实施的单方面制裁,并且不能以符合国际法的报复或反措施的形式作为使用这些制裁的正常商业活动的理由。”在结束对中国为期12天的正式访问后,5月17日,联... “我呼吁制裁方取消和暂停所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中国、中国公民和中国公司实施的单方面制裁,并且不能以符合国际法的报复或反措施的形式作为使用这些制裁的正常商业活动的理由。”在结束对中国为期12天的正式访问后,5月1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美西方对中国发起的单边制裁在经济发展、人权保障等诸多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她表示,各国应取消对中国的制裁,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遏制各国法域内企业和其他行为体过度遵守制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安理会 侵犯人权 国际法 制裁 法域 人权保障 强制措施 商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
11
作者 宋惠昌 《理论视野》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科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人权 历史价值 人权原则 思想自由 天赋人权论 等级特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宪章》与国际人权保护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申民智 张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其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宪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人权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宪章保护的人权包括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其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宪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人权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宪章保护的人权包括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平等不受歧视待遇权以及发展权等。《奥林匹克宪章》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没有歧视、人类最直接的本体交流平台,宣扬人权的要义,传播人权的理念,推进人权的国际保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奥林匹克宪章 法律地位 人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对绿色矿山建设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明旭 许梦国 +3 位作者 王平 李斌 朱明德 甘仕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69,共4页
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山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我国绿色矿山的大力发展很有必要。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为契机,抢抓机遇在矿山率先努力践行该计划,不仅利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落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山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我国绿色矿山的大力发展很有必要。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为契机,抢抓机遇在矿山率先努力践行该计划,不仅利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落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矿山人文环境的大力改善,而且通过《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具体实施推动我国绿色矿山的向前发展,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绿色矿山 推动力 文化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权作为一种新型人权 被引量:25
14
作者 姜世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0,共7页
从实然和应然维度论证了体育权在国际上正在发展成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实然层面看,无论是各政府间法律文件,如有关国际人权条约,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宪章》,无论是诸多国内立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教育、体育运动和体育... 从实然和应然维度论证了体育权在国际上正在发展成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实然层面看,无论是各政府间法律文件,如有关国际人权条约,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宪章》,无论是诸多国内立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教育、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宪章》,都直接或间接规定或阐释了参与体育活动是人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体育人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权利,也不能为健康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工作权等现有国际人权所涵盖,它应当是一项独立的人权。这项独立人权从应然性上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哲学层面上讲,体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潜能发挥和通过团体体育发展合作性和个人意志品质等;二是从法理上讲,速成习惯国际法理论为通过国际共识形成新的人权类型提供了法理支持。前述诸多国内和国际文件中所宣示的体育权支持了这种新型人权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体育权 人权 体育宪章 速成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7,共11页
在刑事司法中强化人权保障,可以切实贯彻刑法立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精神,促进刑法立法不断完善其保障人权的举措。为了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贯彻人权保障原则,在宏观上应当树立人权保障理念,遵循和谐统一司法、公正严肃司法的原则,协调好“... 在刑事司法中强化人权保障,可以切实贯彻刑法立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精神,促进刑法立法不断完善其保障人权的举措。为了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贯彻人权保障原则,在宏观上应当树立人权保障理念,遵循和谐统一司法、公正严肃司法的原则,协调好“严打”政策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借鉴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合理内核;在具体刑事司法活动中,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司法解释,慎重适用死刑,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合理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正确运用量刑情节;在刑罚执行中应当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矫正,文明地执行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人权 犯罪 刑事政策 刑罚裁量 刑罚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与人权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乔清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01,共6页
在17、18世纪的西欧启蒙运动中,儒家思想作为"理性"的化身,启发了欧洲启蒙主义哲学,著名的《法国人权宣言》就包含了儒家思想;1948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也包含有儒家思想。但是,在中国本土,近代以来为了吸收西欧人... 在17、18世纪的西欧启蒙运动中,儒家思想作为"理性"的化身,启发了欧洲启蒙主义哲学,著名的《法国人权宣言》就包含了儒家思想;1948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也包含有儒家思想。但是,在中国本土,近代以来为了吸收西欧人权思想,思想界的主要工作是批判以至于清除儒家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儒家研究者和中国思想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也是人权的思想,比西方还要丰富。从"概念认识论"的方法论看,这些观念其实并不是人权思想;如果把这些内容等同于人权,不仅是对儒家思想和人权思想的误解,也十分不利于人权建设。儒家思想对于当代世界人权建设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鉴于当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等各类问题,可以运用儒家思想重构人权观念,把人权置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思考,形成第四代人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人权 概念认识论 第四代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机制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蕾 彭玉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4-18,共5页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我国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被边缘化。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的保护必须要将对其的人权实证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定出专门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并将其落...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我国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被边缘化。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的保护必须要将对其的人权实证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定出专门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并将其落到实处。本文对精神病患者人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我国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起我国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弱势群体 人权 人权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诉权保障与《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法院佩希施泰因案件述评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树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60,66,共8页
欧洲人权法院对德国运动员佩希施泰因案件的判决,确认了《欧洲人权公约》对强制性的体育仲裁必须进行适用,公约第6.1条要求国际体育仲裁院对案件的审理必须公开,同时判决确认了国际体育仲裁院是独立和公正的审判机关。然而,从国际体育... 欧洲人权法院对德国运动员佩希施泰因案件的判决,确认了《欧洲人权公约》对强制性的体育仲裁必须进行适用,公约第6.1条要求国际体育仲裁院对案件的审理必须公开,同时判决确认了国际体育仲裁院是独立和公正的审判机关。然而,从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的人员组成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大名单上的人员构成来看,体育组织能够对国际体育仲裁院施加影响,使得具体仲裁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欧洲人权法院持异议意见的法官的裁决更有说服力。国际体育仲裁院是否是依法设立的审判机关也存在疑问。尽管国际体育仲裁院所在的国家瑞士政府赢得了在欧洲人权法院诉讼的基本胜利,但国际体育仲裁院必须坚持改革,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体育纠纷最高裁决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学 诉权 欧洲人权公约 中立 公正 国际体育仲裁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与超越: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权法治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习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对自然法学和传统人权观的超越,是当代中国人权法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地方性知识与全球性知识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以发展权为当代中国人权法治的本位和重心,是当代中国人权法治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人权 发展权 法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人权观念的冲突与中美关系的展开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清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人权问题在进入90年代以来成为困扰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成为中美冲突的重要根源。中美两国在人权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分歧。但是,人权观念的冲突并不仅是一个观念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的政治参量。本文简要... 人权问题在进入90年代以来成为困扰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成为中美冲突的重要根源。中美两国在人权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分歧。但是,人权观念的冲突并不仅是一个观念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的政治参量。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美人权交往的历史,分析了中美人权观念的分歧所在以及分歧存在的根据,解析人权观念的分歧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的原由,从追求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求同存异,加强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人权 人权外交 冲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