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立法的比较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王德志
-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63,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人权立法的比较 ,可以看到我国人权立法与世界共同标准不断接近的轨迹。尽管权利的确立和保障 ,要受一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采取的步骤应与一国的国情和承受能力相适应。但毫无疑问 ,继续缩小两者的差异 ,解决相互间的冲突 ,是我国人权立法完善和前进的方向。
-
关键词
国际人权公约
中国
人权立法
比较研究
权利种类
-
Keywords
Conventions on human rights
Internallaw
Comparison
-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关于我国人权立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和海
-
机构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5期8-13,共6页
-
文摘
人权问题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之一。但任何一国的人权,都是要通过本国的具体立法来加以确认和保障实现的。在我国,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中的人权立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多层次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使我国成了世界上人权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权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为我国人权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着全社会范围内重视人权保障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真正形成,我国公民的人权必将会得到充分地实现和切实地保障。
-
关键词
人权
公民权利和自由
人权立法
社会主义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
分类号
D921.02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人权立法的两难问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宋方青
-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
文摘
人权的充分实现是人类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该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权入宪"犹如一道绚丽的晨光,让中国人对享有充分的人权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作为制度性实践,中国人权立法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
关键词
人权立法
两难问题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修正案》
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国历史
中国人权
概念引入
-
分类号
DF2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论我国人权立法的缺陷及对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方旺春
毕安盛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74,共5页
-
文摘
人权具有国际性 ,人权立法也必然要求具有国际视野。笔者结合学界多年我国人权立法的研讨 ,略览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悲喜历程 ,就我国人权立法的缺陷作一些归纳性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少许见解。
-
关键词
人权
人权立法
立法缺陷
完善立法
保障人权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中共人权思想及其对中国人权立法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继良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
文摘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 ,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产生的 ,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人权斗争、保障和改善人权事业的经验总结。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具有凸显人民主权和集体人权、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 ,并且对中国人权立法具有巨大影响。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权思想
人权立法
影响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苏区人权立法对“第二代人权”的实践
- 6
-
-
作者
文卫勇
陈小军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4-88,共5页
-
文摘
自20世纪10年代末"第二代人权"获国际认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国人在人权斗争过程中较早地摄取了"第二代人权"的理念,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法定权利,使中国的人权运动与人权理论获得迅速发展,而由中共领导的苏区人权立法是当时中国摄取和实践"第二代人权"理念的最高成就。
-
关键词
苏区
人权立法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第二代人权
-
Keywords
Soviet area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Marxist view of human rights
'Second Generation Human Rights
-
分类号
K269.4
[历史地理]
D0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权保障的历史发展
- 7
-
-
作者
肖周录
-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83,共5页
-
文摘
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权保障的历史发展肖周录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在我国近现代宪政运动发展的历史上,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与立法,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在长达8年之久的抗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各边区民主政府在这方面的艰难探索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
-
关键词
保障人权
抗日战争时期
人权保障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抗日根据地
法制建设
人权立法
日本帝国主义
立法原则
民主权利
-
分类号
K269.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人权的界限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徐显明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3-69,共7页
-
文摘
人权的界限,有着明示、实现、生存三种形态,它们分别对应着义务、国家权力和物质生活条件。人权按有无主体的主观意志性可分为享有的人权与行使的人权两种基本类型,国家据此对不同的人权采取不同的态度。人权的界限只对有意志性的被行使的人权产生意义。服从人权界限的法定形式,是人权行使人认知人权规范时的自律和在人权冲突中对公益维护机关量裁处分的服从。国家机关在限制人权行使时应坚持的原则是“必要和最小限度”,符合这一原则的人权限制即是人权对公共利益关系上的被最后明确了的界限。
-
关键词
人权立法
国家权力
人权主体
国家机关
社会利益
人权制度
公共利益
利益关系
主观意志性
最小限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列宁人权思想探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黎国智
付子堂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共8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列宁的名字似乎同人权格格不入,认为列宁只讲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不讲人权。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列宁不是不讲人权,而是主张社会主义广泛而真实的人权,反对资产阶级狭隘而虚伪的人权。
-
关键词
人权立法
列宁
社会主义国家
人权制度
资产阶级
平等权利
十月革命
人权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民族平等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人权的保障
- 10
-
-
作者
陈永革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9-52,共4页
-
文摘
人权得到全面具体的法律保障,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法律保障主要展现为:一是立法上反映出保障人权的范围、程度,二是执法上表现出对人权保障的真正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障人权是我国法制的重要内容和最终归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部门法为补充,以其它法律、法规相配套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在此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一项重要的人权立法。它开创了审判权制约行政权的崭新机制,以“官”民在诉讼上的平等为支撑点拓宽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法律范围,以有效制约不法行政维护合法行政,确保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法制对人权的保障。
-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人权保障
行政机关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制度
人民法院
对人权
合法权益
人权立法
行政主体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中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发展
被引量:18
- 11
-
-
作者
王广辉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2010年第4期11-16,共6页
-
文摘
基本权利与宪法发展的关系是宪法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基本权利是宪法发展的基点,宪法的发展是对基本权利需求的反映,宪法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基本权利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孕育、法治社会的推进以及人权理念的发展等情势的出现,基本权利与宪法发展具备有利时机。树立人权理念,加强人权的系统性立法和有效性保障是推进我国人权实现和宪法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宪法发展
人权立法
人权保障
-
Keywords
basic rights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human rights safeguard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