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和单倍型与干眼病的关系
1
作者 刘云霞 王群 +3 位作者 黄靖 杨梁政 彭洁 任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基因型,其中新发现的KIR基因型有10种。与对照组相比,DED患者组KIR基因型G和单倍型4频率显著增加(P=0.025,P=0.004),而单倍型2频率显著下降(P=0.016)。DED患者KIR基因型B/B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7)。KIR单倍型A和B具有独特的着丝粒(Cen)和端粒(Tel)基因基序,DED患者Cen-B/B基因型频率也高于对照组(P=0.037)。结论:在汉族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DED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型 单倍型 干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激活素A升高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2
作者 陈飞 王金英 +9 位作者 于海搏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张天宇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40-2749,2761,共11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激活素A与细胞增殖、侵袭和KI等病理过程相关。上述指标有希望成为MM相关KI早期诊断的指标。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TIM-1、VCAM-1和激活素A在新诊断MM(NDMM)合并KI的病情演变、分期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血液科住院的70例NDMM患者,包括62例症状性MM和8例冒烟型MM(SMM);同时纳入12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7例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HC)。收集纳入者的临床资料及MGUS、MGRS、NDMM患者骨髓穿刺活检、M蛋白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GAL(uNGAL)、尿TIM-1(uTIM-1)、血清TIM-1(sTIM-1)、尿VCAM-1(uVCAM-1)、尿激活素A水平。根据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MGUS组、MGRS组、NDMM组和HC组,根据KI情况将患者分为MGUS组、MGRS组、KI组和非肾损伤(NKI)组,KI组依据动态疾病治疗状态分为治疗前MM亚组、治疗后达到部分治疗反应(PR)以上(>PR)亚组、复发MM亚组。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各指标对NDMM合并KI的诊断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依据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及低于最佳截断值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指标在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和低于最佳截断值组的总生存期(OS);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NDMM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和HC组(P<0.05),MGRS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P<0.05),KI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NKI组(P<0.05),治疗前MM亚组、复发MM亚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PR亚组(P<0.05)。uNGAL、uTIM-1、uVCAM-1、sTIM-1及尿激活素A与肌酐、β2-微球蛋白、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uNGAL、uTIM-1、sTIM-1、尿激活素A与24 h尿轻链水平呈正相关(P<0.05),uNGAL、uTIM-1与克隆性浆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诊断MM相关KI的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774 ng/mL、1.978 ng/mL、144.400 ng/mL、33.730 pg/mL。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于uNGAL、uTIM-1、sTIM-1、uVCAM-1、尿激活素A各自最佳截断值的患者OS更差(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NGAL、R-ISS分期是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可能与MM病情进展和KI有关,是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有利于MM合并KI患者的早期诊治,且与R-ISS分期、24 h尿轻链、克隆性浆细胞比例等肿瘤负荷指标和MM患者总体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预后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受体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激活素A 免疫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囊性癌 色素框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发明 姜侃 +4 位作者 吕沁风 章伟 张海琴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3DL3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其基因频率为1.00。2DL1、2DL3、2DP1、3DP1003、3DL1、2DS4001/002基因较为常见,频率分别为0.902、0.902、0.902、0.902、0.7598、0.5615;而2DL2、2DL5A、2DL5B、2DS1、2DS2、2DS3、2DS4003、2DS5、3DS1和3DP1001/002基因频率较低。②浙江汉族人群中以A型单倍型为主,频率高达74.7%。在检测样本中共明确检出12种单倍型,最常见的是单倍型2,频率为53.0%。③共检出26种基因型,最常见为AJ(2,2)、AF(1,2)型,其次为AH(2,5)、NN2(2,6)、AI(1,5)和AG(1,1)。其中有15种基因型在白人中尚未见报道,4种基因型无法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出单倍型。结论:浙江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受体 单倍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金娥 杨晓菊 +2 位作者 张云 江秀丽 陈子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蜕膜组织14种KIR基因的表达;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多态性。结果:14种KIR基因均以不同频率表达;KIR2DS1基因的频率在URSA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0.27%vs41.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两组基因HLA-C1、HLA-C2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URSA组与对照组HLA-C1基因频率分别为66.67%、81.0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57;URSA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33.33%,对照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19.0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蜕膜NK细胞活化性KIR基因频率升高,与绒毛滋养细胞的HLA-C2基因结合,传递活化性信号活化NK细胞,可能是引起URSA发病的免疫遗传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HLA-C 基因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对频率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婷 郭成 +9 位作者 侯岩峰 焦玉莲 赵跃然 孙慧 徐进 曹铭锋 高聆 赵家军 张海清 李明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成的受体-配体基因对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散发HT患者4...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成的受体-配体基因对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散发HT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43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个KIR基因和8个HLA-C基因,根据受体-配体特异识别原则组成KIR2DL1+HLA-C2、KIR2DL2/2DL3+HLA-C1、KIR2DS1+HLA-C2和KIR2DS2+HLA-C1共4对KIR/HLA-C基因对,分析各基因对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别。结果:活化性KIR2DS2+HLA-C1基因对在HT患者组与对照组频率差异有显著性(36.36%vs 16.28%,P<0.05)。其余基因对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HT患者活化性KIR/HLA-C基因对频率升高,传递活化性信号活化NK细胞和T细胞,可能是HT发病的免疫遗传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及其配体相合或错配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段连宁 韩红星 +7 位作者 刘静 阎洪敏 朱玲 薛梅 丁丽 朱培瑜 王恒湘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09-815,共7页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患者总体生存、无病生存、GVHD发生以及复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KIR基因表型中2DL1、2DL4和3DL2-3在所有个体100%分布,其他高频率分布的还有3DP1(98.6%)、2DP1(98.6%)、3DL1(97.3%)、2DL3(97.3%);抑制型基因分布频次是活化型的1.37倍;所有单倍体都含有2DL1、KIR3DL2、3DL3和2DL4,其中每个单倍体中均含有2DL2和/或2DL3。HLA-C14个等位基因中Cw7分布频率最高为37.8%;KIR2DL2/2DL3识别配体Group2(HLA-Cw1,3,7,8,13,14)组占43.2%。32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KIR基因错配发生比例为43.8%,其中9/14例为2DL不相合、5/14为2DL2或3DL1不相合;46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HLA-Cw全相合者29例,不相合者14例,HLA-Cw发生完全错配比例为30.4%,全相合比例为63.4%。14例KIR基因不相合和13例KIR基因相合移植病例中,KIR基因相合组生存率高于KIR基因不相合者(p=0.032);17例KIR分子配体HLA-Cw不相合移植患者的DFS明显高于24例相合者(p=0.024)。按供受者KIR配体是缺失的GVHD矢量组生存率高于非GVHD矢量组(p=0.015)。急性重症GVHD发生与活化型KIR2DS1/2DS2有关,2DS1/2DS2不相合组高发急性重症GVHD同时复发减低,而2DS1/2DS2相合组低GVHD但是复发增多。14例KIR配体不相合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1例复发死亡,而12例KIR配体相合组患者有4例复发死亡。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的主要特点就是HLA不全相合,KIR基因表型不一致性及其配体缺失也是其主要免疫学特征,供者型KIR配体的缺失与移植效果有密切关系,在单倍相合移植中分析KIR基因及其配体对于供者选择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亮 金士正 +2 位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98-800,共3页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67名临床诊断为鼻咽癌(NPC)的南方汉族患者的血样和77例随机健康对照组血样进行KIR基因定型,并采用Wolf...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67名临床诊断为鼻咽癌(NPC)的南方汉族患者的血样和77例随机健康对照组血样进行KIR基因定型,并采用W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KIR2DL3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降低(χ2>3.84,p<0.05,RR=0.08),具有统计学差异;KIR2DS5和KIR2DL5B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升高(χ2>3.84,p<0.05,RR值均>1),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各KIR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方汉族人群NPC患者中KIR2DL3、KIR2DS5和KIR2DL5B基因可能与NPC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鼻咽癌 危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戴宇东 董瑞萍 杜海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76-779,共4页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在江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用PCR-SSP方法对江苏地区269名汉族非亲缘健康人群行KI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江苏人群中检出了目前已知的所有KIR基因...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在江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用PCR-SSP方法对江苏地区269名汉族非亲缘健康人群行KI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江苏人群中检出了目前已知的所有KIR基因,共发现江苏汉族人群KIR基因型34种;15种基因型在浙江和香港人群中亦有报道(AA1、BX2、BX3、BX4、BX5、BX6、BX8、BX9、BX11、BX13、BX33、BX68、BX69、BX70、BX75);19种基因型未见于浙江和香港人群(BX10、BX12、BX17、BX23、BX26、BX27、BX28、BX31、BX35、BX42、BX47、BX57、BX72、BX74、BX79、BX154、BX188、BX231、BX370)。在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仅在希腊人群中罕见的基因型BX42和仅在瑞典人群罕见的基因型BX231,及仅在马其顿人群中罕见的基因型BX370。结论:在江苏汉族人群中检出了目前已知的所有的16个KIR基因,总计发现了KIR基因型34种,其中BX42、BX231和BX370是罕见的KIR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汉族人群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分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清 赵家军 +3 位作者 赵跃然 管庆波 高聆 宋怀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在Graves病(GD)患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分析96例Graves病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人群的KIR基因型。结果:GD患者中2DS2-,2DL2-,2DL3+,2DL1+,3D...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在Graves病(GD)患者中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分析96例Graves病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人群的KIR基因型。结果:GD患者中2DS2-,2DL2-,2DL3+,2DL1+,3DL1+,3DS1-,2DL5-,2DS3-,2DS5-,2DS1-,2DS4-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6.25%vs0,P<0.05);对照组中,基因频率最高的基因型为2DS2-,2DL2-,2DL3+,2DL1+,3DL1+,3DS1-,2DL5-,2DS3-,2DS5-,2DS1-,2DS4+,该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较GD患者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28.13%vs10.42%,P<0.01);GD患者组不携带活化性KIR基因的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42%vs0%,P=0.001)。结论:KIR基因型在GD患者与正常人群分布的差异可能与GD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 格雷夫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特异性配体HL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立新 许联红 +1 位作者 戚传平 王永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3-865,868,共4页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特异性配体HLAⅠ类分子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利用real-time PCR法和PCR-SSP方法对173例无血缘关系的江苏汉族健康人群进行KIR和HLA-Cw,HLA-Bw4分型,并分析KIR/HLA配对组...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特异性配体HLAⅠ类分子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利用real-time PCR法和PCR-SSP方法对173例无血缘关系的江苏汉族健康人群进行KIR和HLA-Cw,HLA-Bw4分型,并分析KIR/HLA配对组合的类型和数量。结果:江苏汉族人群中,>92%的个体同时表达四种抑制性KIR(iKIR)(2DL1,2DL2/3,3DL1,3DL2)。2DL2/HLA-C1,2DL3/HLA-C1,2DL1/HLA-C2,3DL1/Bw4的频率分别依次分别为0.243,0.971,0.457,0.590;2DS1/HLA-C2,2DS2/HLA-C1的频率为0.162,0.231。54.3%的个体只表达2DL1而不表达相应的配体HLA-C2,32.9%的个体只表达3DL1而缺乏配体HLA-Bw4,另有5.8%的个体只表达HLA-Bw4而不表达3DL1。27.7%的个体同时表达3种iKIR/HLA,26%的个体同时表达两种iKIR/HLA,25.4%的个体只遗传一个iKIR/HLA配对,未发现3种iKIR/HLA同时缺失的个体。结论:在江苏汉族人群中,存在KIR与HLA表型分离现象,抑制性KIR/HLA配对表达高于刺激性KIR/HLA配对,约1/4个体只表达单个iKIR/HLA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 KIR/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华 翟文静 +8 位作者 王荷花 何祎 周征 赵英新 翟卫华 张荣莉 王玫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检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基因分布频率,评估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87对亲缘供者HSCT供受者(半... 目的检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基因分布频率,评估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87对亲缘供者HSCT供受者(半倍体相合40对,同胞完全相合47对)的HLA-Cw及供者KIR基因型。结果87例正常供者均携带抑制型KIR2DL1、2DL2/L3、2DL4、3DL2和3DL3,基因频率为1;其次是3DL1,基因频率为96.6%;激活型KIR基因频率不一。87例受者的C1表达率为97.7%,而C2、Bw4、HLA-A3/A11的表达率不一。半倍体相合HSCT中KIR-HLA配体不合34例,相合6例;HLA-HLA配体相合31例,不合9例。同胞完全相合HSCT中KIR-HLA配体不合42例,相合5例。KIR-HLA配体不合组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率为(71.5±6.5)%,明显高于相合组的(50.0±10.7)%(P<0.05)。结论激活型KIR的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抑制型KIR基因频率,抑制型KIR2DL1、3DL1、3DL2可能对NK细胞同种反应性起主要作用。KIR-HLA配体不合亲缘供者HSCT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KIR-HLA配体相合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配体 亲缘供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立明 许联红 +3 位作者 何梅芳 史琼英 李欣 王永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江苏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06-01/2013-07-31期间江苏省常州三院住院的PBC患者122例和198例相匹配的无血缘关系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江苏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06-01/2013-07-31期间江苏省常州三院住院的PBC患者122例和198例相匹配的无血缘关系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R基因多态性,分析KIR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间的差异。结果 PBC患者KIR2DL2和2DS2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共检测出55种KIR基因型,其中PBC组24种,对照组47种。最常见的基因型为AA1,其次为BX2、BX8、BX4、BX14。对存在于5个或以上个体的11个基因型进行分析,未发现PBC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KIR2DL2和2DS2的缺失可能是江苏地区汉族人群PBC发病潜在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发明 姜侃 +4 位作者 吕沁风 章伟 何吉 许先国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76-1280,共5页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A,-B,-Cw和-DRB1等8个位点相合的27对亲缘关系供受者样本中检出17个KIR基因,其中KIR3DL3、KIR3DP1、KIR2DL4和KIR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检出20种KIR基因型和12种单倍体,常见基因型为2,2,频率为29.6%;最常见单倍体是2,频率为53.0%,样本以A型单倍体为主,频率为67.2%;12对(44.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相同,13对(48.1%)供者KIR与受者KIR存在1个单倍体相同,2对(7.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不同;1对供者KIR2DL1与受者HLA-Cw(Lys80)配基完全相合,17对供者KIR2DL2/2DL3与受者HLA-Cw(Asn80)配基完全相合,5对供者KIR3DL1与受者HLA-B(Bw4)配基完全相合。结论: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KIR匹配的错配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KIR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与白血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佳 王全立 +2 位作者 刘广贤 孙雪冬 谭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分析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基因与白血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对46例白血病患者和46例健康人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统计不同KIR基因在2种人群中... 目的分析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基因与白血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对46例白血病患者和46例健康人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统计不同KIR基因在2种人群中的表现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人群和白血病患者中,2DL4、3DL2、3DL3、2DP1基因的表现频率均为100%,存在于所有个体,除2DL2与2DS2以外其余的KIR基因表现频率都相似;健康人群2DL2与2DS2的表现频率均为47.8%,白血病患者2DL2与2DS2的表现频率均为89.1%,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其余基因表现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DL2、2DS2基因频率升高可能与白血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白血病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卫建 邵林楠 +2 位作者 戚凝 王海霞 梁晓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及HLA-C配体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探讨KI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连市各医院乳腺癌患者106例为实验组,112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PCR-SSO方...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及HLA-C配体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探讨KI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连市各医院乳腺癌患者106例为实验组,112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PCR-SSO方法分别对两组血液样本KIR基因和HLA-C基因分型。结果:乳腺癌患者中KIR2DS4(ND)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6%vs 85.7%,P<0.05,OR=0.488,95%CI:0.246~0.969)。KIR配体HLA-C基因基因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和乳腺癌疾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R2DS4(ND)可能是乳腺癌保护基因,KIR配体HLA-C基因与乳腺癌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 乳腺癌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与癌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调控 被引量:3
17
作者 Amanda K. PURDY Kerry S. CAMPBELL +3 位作者 王伟强(翻译) 李书军(翻译) 南娟(校对) 丁燕(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731-743,共13页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效应细胞,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主要参与免疫监视,以消除转化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最初被界定是由于它们具有自发消除少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major histocompati...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效应细胞,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主要参与免疫监视,以消除转化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最初被界定是由于它们具有自发消除少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lass I,MHC-I)自身分子表达缺乏细胞的能力,即常说的"丢失自我"识别能力。NK细胞表面表达的MHC-I特异性抑制性受体,可使NK细胞对表达MHC-I的正常细胞耐受,此为丢失自我识别能力的分子基础。由于缺乏抑制性受体的配体,表面MHC-I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易受NK细胞攻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CD158)组成MHC-I结合受体家族,对调节人NK细胞和部分T细胞的活化阈值起重要作用。KIR多样性使NK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在此我们将综述多个水平上的KIR多样性,并诠释KIR多样性是如何影响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易感性的。我们将进一步阐述通过针对KIR进行癌症治疗的策略:利用KIR/MHC-I配体的错配以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以及通过阻滞KIR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 先天性免疫 癌症细胞毒性 MHCI类分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人白细胞抗原C基因型特定前葡萄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青 刘云霞 任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与HLA-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B27AAU)和特发性AAU(IAAU)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96例B27AAV和IAAU患者和210例正常人进行KIR基因和HLA-C等...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与HLA-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B27AAU)和特发性AAU(IAAU)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96例B27AAV和IAAU患者和210例正常人进行KIR基因和HLA-C等位基因分析。结果:B27AAU组的HLA-C2和KIR2DL1/HLA-C2的频率分别为0.009和0.044,而HLA-C1C1和HLA-C1的频率较低(P=0.034和P=0.009)。在IAAU中,KIR2DL2和KIR2DL2/HLA-C1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9和P=0.044),而KIR2DL3和KIR2DL3/HLA-C1的频率较低(分别为P=0.000和P=0.001)。结论:HLA-C2和KIR2DL1/HLAC2、KIR2DL2和KIR2DL2/HLA-C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敏感。HLA-C1C1和HLA-C1、KIR2DL3和KIR2DL3/HLA-C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人白细胞抗原C 基因型 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类固醇激素与肺结核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颖乔 李燕 徐旭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健康者、PTB患者的血浆sTREM-1水平,并分析血浆s TREM-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干扰素(IFN)-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DHE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转录物(IL-6、IFN-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B患者中sTREM-1、CRP、ESR、IL-6、IFN-γ、皮质醇、皮质醇/DHEA显著升高(P<0.05),而DHEA显著降低(P<0.05)。且重度PTB组sTREM-1、ESR水平高于轻、中度PTB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中,s TREM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只有在重度PTB患者中,sTREM-1与皮质醇/DHE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DHE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sTREM-1水平较高可能是导致PTB患者晚期疾病特有的免疫内分泌失衡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 肺结核 重度肺结核 免疫内分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
20
作者 陈思腾 罗敏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03-306,共4页
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及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杀伤(NK)细胞在肾移植术后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并与之结合,调节NK细胞活... 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及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杀伤(NK)细胞在肾移植术后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并与之结合,调节NK细胞活性,逐渐成为了肾移植术后抗病毒感染研究的热点。本文先概述了NK细胞与KIR的基本概念,再就KIR基因型、KIR/HLA配型和激活型KIR基因与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肾移植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