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交互到交往:人机协同认知的形态演进与未来审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0,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与社会能力为人类提供一种机器认知,人机协同成为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为更好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研究首先讨论了人工智能参与人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从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到对...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与社会能力为人类提供一种机器认知,人机协同成为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为更好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研究首先讨论了人工智能参与人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从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到对话生成的巨大转变。基于此,分析了人机协同认知从交互到交往的演进形态,具体展现为“基于人机交互的认知引导”“基于人机分工的认知拓展”“基于人机交往的认知互惠”。最后,基于人机逐渐建立的互惠关系,以大脑的隐喻进一步思考了未来人机如何走向共生,提出坚持统一整体、致力认知一致、实现共同进化的重要原则,以促成人机协同向人机共生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认知 人机交互 人机交往 人机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形态、本质与发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郝祥军 张天琦 顾小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5,共10页
人工智能推动了智能教育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人机协同的实践特征。但人机协同学习作为智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呈现出怎样的实践形态、透过现象彰显出怎样的本质却鲜有研究探讨。为了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人的发展,研究对智能时... 人工智能推动了智能教育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人机协同的实践特征。但人机协同学习作为智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呈现出怎样的实践形态、透过现象彰显出怎样的本质却鲜有研究探讨。为了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人的发展,研究对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实践进行深入剖析。首先,综合相关文献和实践发现,人的认知活动与机器智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机协同学习在实践中已呈现出知识导学、互动对话、智能增强三大形态。其次,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从人机构成的学习双主体协同结构中揭示出人机协同学习三个重要本质内容:一是人机协同学习意味着人类认知与人工认知的协同混合;二是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为人机协同认知搭建了流畅的通道;三是人机互惠构成人机有效协同的关键。最后,研究提出两点发展建议,即在技术层面以人机交互与人机互惠为着力点提升技术设计,在实践层面以学习科学与以人为本为基本遵循规范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人机协同学习 人机协同认知 人机交互 人机互惠 人本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