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护理观指导下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20
1
作者 邓远美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7,共2页
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人文课程的功能,提出了从显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人文护理交叉课程、隐性课程模块去构建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提高学生的... 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人文课程的功能,提出了从显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人文护理交叉课程、隐性课程模块去构建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护理观 护理本科 人文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俊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人文课程应成为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遵循突出重点、主辅相承等构建原则。建议将人文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设置,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计划。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人文课程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人文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辰枝子 傅榕赓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明确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设的方向、目标与内容。具体实施中,重点是以"调和致中"指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中医药学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以"医乃仁术"...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明确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设的方向、目标与内容。具体实施中,重点是以"调和致中"指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中医药学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以"医乃仁术"指导建立兼备仁爱与文化教育意识、能力的教学团队;以"精勤不倦"指导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大医精诚"指导建立综合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辨证论治"指导形成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核心价值观 人文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春林 黄正泉 熊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220-17222,共3页
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客观依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以期为高等农业校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农业校院 应用型人才人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颜家珍 冯泽永 罗丽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5期35-36,共2页
一、人文和医学的融合是医学学科特点及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1.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本身有很强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经常面对社会中疾病缠身而处于极端痛苦、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它的任务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 一、人文和医学的融合是医学学科特点及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1.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本身有很强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经常面对社会中疾病缠身而处于极端痛苦、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它的任务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必须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必须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具有很强的人道。英国科学史家斯蒂芬·梅森在其《自然科学史》中指出,医学是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地方,这给医学本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要求。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医师不仅应具有精湛的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热忱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因此,医学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门与社会人文无关的自然科学,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孙思邈的“精诚合一”、希波克拉底的“德术合一”都是对这种结合的最好慨括。无数医学家以他们高尚的医德实践充实和丰富着医学的人文精神:神农尝百草、董奉“杏林春暖”、万全“不记宿怨”、王清任敢于离经叛道献身医学等,都为人类的人文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课程体系 高等医学教育 课程设置 人道主义 师资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