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形成、基本内涵及内在逻辑 被引量:4
1
作者 魏鹏举 冯星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初心回归。文章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人文经济学的起源、含义和内在逻辑。研究认为:(1)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人文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化,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 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初心回归。文章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人文经济学的起源、含义和内在逻辑。研究认为:(1)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人文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化,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思想;(2)人文经济学强调以人文价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观和发展理念,人文价值是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3)人文价值是文化和经济的纽带,对两者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塑造人文价值,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又为文化和人文价值提供物质支持,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人文经济学发展需要突出人文思想以注重人文价值,发掘文化内涵以注重文化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双向多维矫正,提升国际接受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文化与经济 人文价值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传统文化资本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邵明华 高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文化资本,区别于西方人文经济学。结合文化经济学广义狭义说、布迪厄文化资本三形态说以及思罗斯比文化资本存量流量说,构建了“文化(经济伦理)-经济(劳动对象)-人(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分...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文化资本,区别于西方人文经济学。结合文化经济学广义狭义说、布迪厄文化资本三形态说以及思罗斯比文化资本存量流量说,构建了“文化(经济伦理)-经济(劳动对象)-人(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分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传统文化资本的独特价值。在经济伦理层面,以人为本的民本经济观念、守诺互利的诚信经营理念、贵和尚中的和合共生文化与贫富调节的大同发展追求等精神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提供了修正工具理性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劳动对象层面,作为内容生产来源的无形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外显的有形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活动的行为文化资源等资源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供给了满足文化生产消费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人力资本层面,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制度化传承的文化技能与师古不泥古的文化自觉等具身文化资本,为人文经济学培育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传统文化资本 经济伦理 文化资源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如何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浩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5,共12页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构架,以文化、人、经济建构三维坐标,以“人文力”和“人化”为体系的两大基本概念。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有狭义、广义和实践三重意蕴。狭义上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广义上是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经济的辩证生态;实践上是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人文力”原理、“人化”原理、现代化的“中国式”原理。总之,人文经济学是基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话语 中国理论 现代化的“中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耦合互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人文经济学是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分支,是关于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科学。建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人文经济学是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分支,是关于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科学。建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所需。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进程是经济与人文互动渐强的过程,人文经济学的出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人文经济学也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从理论来看,人文经济学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拓展。在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实践观,实现人文经济学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耦合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人文经济学
5
作者 李向民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6,共6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其在物质与精神、文明与文化、“第二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重要性。人文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探究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如何实现平衡发展的路径。人文经济学是“第二个结合”的生...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其在物质与精神、文明与文化、“第二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重要性。人文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探究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如何实现平衡发展的路径。人文经济学是“第二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学以创新的人文动能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精神文化 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研究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方向选择
6
作者 任平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核心要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重大热点议题。当前,持续深化研究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需要进一步抉择方向和明确使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完成自主...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核心要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重大热点议题。当前,持续深化研究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需要进一步抉择方向和明确使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完成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就要在植根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现实土壤中理解和把握人文经济与人文经济学,不仅要深入研究实践样本与人文经济的内在关联、特质和内涵,还要以世界眼光和大历史观系统梳理和全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对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实践的引领,要贯彻人文新目标、人文新动能、人文新赛道、人文新规则和人文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文化经济 自主知识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人文经济学”的特质与知识体系
7
作者 周可真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1,I0003,共15页
经济学是一门文化科学。在异质文化之间,有不同形态的经济学是自然且必然的。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以前,中国有自己的“经济之学”,它奠基于先秦而发展至明清,可称为“中国古典经济学”。理解“中国古典经济学”离不开对其经济概念、需求理... 经济学是一门文化科学。在异质文化之间,有不同形态的经济学是自然且必然的。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以前,中国有自己的“经济之学”,它奠基于先秦而发展至明清,可称为“中国古典经济学”。理解“中国古典经济学”离不开对其经济概念、需求理念和经济目的进行的研究。“中国古典经济学”是一个由泛爱自然、生命的人文精神贯通其中的人文学术体系,是人文经济学的中国古典形态,即“中国古典人文经济学”。这种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情感,“中国古典人文经济学”以此为中心课题,围绕该课题的学术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①“天道论”是对泛爱自然、生命的生态情感之本源与本质的哲学解释;②“二重人性论”根据“天道论”解释生态情感的人性基础及其来源;③“理性需求论”根据“人性论”揭示生态情感需求的本质;④“天人和谐论”探讨经济实践过程中符合生态情感需求本质要求的活动方式与方法。“道德情感论”是“天人和谐论”在思维向度上的展开形式,探讨符合生态情感需求本质要求的情感思维方式与方法;“德性营生论”是“天人和谐论”在行为向度上的展开形式,探讨符合生态情感需求本质要求的情感行为方式与方法。故“中国古典人文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生态经济学,可称为“中国古典生态人文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人文经济学 经邦济民 以理节欲 生生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中国人文经济学的发展和超越
8
作者 李曦辉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1,共9页
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的中国人文经济学,是对西方学者提出的经济发展“理想类型”的超越。“第二个结合”下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独特内涵、精神与物质属性,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 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的中国人文经济学,是对西方学者提出的经济发展“理想类型”的超越。“第二个结合”下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独特内涵、精神与物质属性,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了中国人文经济学的底色,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追求极限。中西不同文明源头和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观及经济发展路径具有迥异影响。中国人文经济学可在分工、规模范围与创新三个维度体现其优势所在,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人文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经济学人文困境与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9
作者 周文 白佶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8,共11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及其庸俗化的数理取向,构建了以人为核心...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及其庸俗化的数理取向,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体系,推动经济学范式由单一的物质增长导向向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实现了经济运行逻辑与文明演进规律的有机融合。在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深化发展必然要求从局部创新迈向系统建构,形成兼具实践解释力和价值引领性的原创性知识体系。为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经济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标识性概念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俊芳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是人文经济学的三个标识性概念。文化经济化,是指利用经济手段将文化从抽象的精神形态转化为物质生活中的具象表达,以文化为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文化化,是指赋予经济发展深厚...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是人文经济学的三个标识性概念。文化经济化,是指利用经济手段将文化从抽象的精神形态转化为物质生活中的具象表达,以文化为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文化化,是指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以文化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结构性互嵌,实现文化与经济互融互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构中国人文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重点路径包括:以研究“三化”的形成机理为重点,建构基本理论框架;立足中国实践,提炼“三化”发展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文化经济 经济文化化 文化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理论构建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培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反思,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觉审视,更是对构筑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期许。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作为一个崭新...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反思,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觉审视,更是对构筑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期许。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它的构建不是在“文化沙漠”中的自然生长,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作为理论支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人文经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底蕴及其经济伦理思想,以及西方经济思想中的人文元素等三个维度出发,总结与提炼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思想资源,试图打破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导的学科定式思维的同时,深化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基底与文化底蕴,继而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培育系统而深厚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根脉 魂脉 人文元素 思想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人文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体会——在江苏人文经济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江山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3,共10页
人文经济学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建构中国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进一步研究人文经济学,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要聚焦于人,聚... 人文经济学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建构中国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进一步研究人文经济学,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要聚焦于人,聚焦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凝聚深化研究的共识与合力;要着眼于现实,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坚持系统性、集成性和创新性,推动人文经济学的系统重构,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人文经济学知识体系;要保持耐心、保持恒心,打造人文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推进原创性理论创新;要保持研究热度,持之以恒地、长期主义地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两创” 价值指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芳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8,共8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对其理论渊源、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的讨论可以构成理解这一新兴经济学学科分支的基本框架。从理论内涵的角度看,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需要与全面、自由、发展的理...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对其理论渊源、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的讨论可以构成理解这一新兴经济学学科分支的基本框架。从理论内涵的角度看,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需要与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并吸收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经济思想,也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部分吸纳与超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语境下,人文经济学的丰富内涵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研究过程中突出人文与经济融合共生的特征、研究对象上呈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导向。从实践价值的角度看,人文经济学对于引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人文与经济相互融合共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和文化产业兴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人文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三重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丽双 王绍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人文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新研究范式。它批判并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经济学研究中方法论、出发点和发展观的一场全面变革。在方法论上,人文经济学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人文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新研究范式。它批判并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经济学研究中方法论、出发点和发展观的一场全面变革。在方法论上,人文经济学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价值引导和实证研究的统一,反对未经批判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主张用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文价值引领经济学研究。在出发点上,人文经济学将人民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扭转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工具理性崇拜和市场主义倾向。在发展观上,人文经济学强调关注经济发展之外的、非物质层面的人文发展,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人文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作人文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人文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回应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至上 人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明学维度的人文经济学
15
作者 王立胜 段博森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当前学界主要通过经济学维度和人文学维度对人文经济学的内涵予以解读,尽管这两重维度都能以自身为坐标去兼容对方,但是又无法对人文与经济的“互化”过程予以全面认识。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个能超越并统一二者的新维度,而文明学维度就可... 当前学界主要通过经济学维度和人文学维度对人文经济学的内涵予以解读,尽管这两重维度都能以自身为坐标去兼容对方,但是又无法对人文与经济的“互化”过程予以全面认识。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个能超越并统一二者的新维度,而文明学维度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文明学维度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具体社会形态为背景的文明意涵,服务对象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体实践在于对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形塑。它以文明新秩序的构建为切入点,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和人文互促互荣,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人文经济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经济学 人文 文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基础
16
作者 程广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经济与人文的共同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将人文精神与经济双向生成、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理论学科,人文经济学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文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以获得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从... 经济与人文的共同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将人文精神与经济双向生成、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理论学科,人文经济学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文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以获得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从唯物史观视域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人文经济学是从人文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视角来推动学科的发展。人文经济学强调人文与经济融合的根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并凸显出人文与经济融合过程中蕴含的方法论内容。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把握人文经济学的领域、内容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把握人文经济学的精神实质,更好地促进人文与经济的内在融合,为构建起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多种范例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样本,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相互融通 社会历史过程 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现实依据、基本内涵与构建路径
17
作者 李冉 杨怀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8,共10页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文化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经历的实践总结,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规律深化,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现实方法。新时代人...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文化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经历的实践总结,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规律深化,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现实方法。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通过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内在机制,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文化繁荣,进而呈现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三者相统一的发展样态。立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人文经济学知识体系,要凸显新质生产力的人文关怀,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坚持“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自觉,总结地方性实践的一般规律,以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深入推进人文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18
作者 朱庆葆 林之豪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人文经济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强调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围绕“人”的现代化展开。在目标上,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契合,重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保障... 人文经济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强调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围绕“人”的现代化展开。在目标上,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契合,重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文经济学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结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赋予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韧性与持续性,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内生逻辑
19
作者 张敏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经济学”与“现代化”是同源于工业文明的不同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继承中华传统人文经济思想、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原则、正反借鉴西方经济理论而形成的实践成果,其独有的运行机... “经济学”与“现代化”是同源于工业文明的不同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继承中华传统人文经济思想、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原则、正反借鉴西方经济理论而形成的实践成果,其独有的运行机理是形塑了西方现代化样态的西方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迫切需要生成立足中国、揭示规律、指向未来的经济学自主话语。而人文经济学之所以可能的基本逻辑,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资源及其实践探索: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中华传统人文经济思想相结合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蕴含着人文经济学的基本立场、方法策略、终极目标;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原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实证了人文经济学维护人、满足人、实现人的价值特征;三是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而确立的人在新质生产力中主体地位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推动了人文经济学面向新质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人本话语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文经济学 “第二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耦合分析--基于浙江4个典型市域的调查
20
作者 郜永恒 周淑蕾 +2 位作者 徐圣玉 邵东浩 江麦兮 《广东蚕业》 202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从人文经济学视角探究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读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了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评判模型,以绍兴、宁波、丽水、台州等4个典型市域作为调查数据来源... 从人文经济学视角探究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读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了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评判模型,以绍兴、宁波、丽水、台州等4个典型市域作为调查数据来源,开展了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根据不同的耦合协调水平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乡村 文化振兴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