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素养提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评《我的高中语文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I0002-I0002,共1页
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落地,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如何在知识的教授之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等课题上作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由高杰著的《我的高中语文教学》... 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落地,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如何在知识的教授之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等课题上作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由高杰著的《我的高中语文教学》,正是一位孜孜以求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之下积极思考、奋力创新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成果,其中对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在对教育理论的重新阐释与实践应用之中,致力于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 策略探析 人文素养提升 如何构建 综合素养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素养提升视野下的文学教学策略新探——评《文学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05-I0005,共1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来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比较大,包括古今中外的佳作名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来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比较大,包括古今中外的佳作名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不是仅靠理解段意和辨字析句就能实现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在对中外文化及其文学特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知其共性与区别。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对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其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中外文化 语文教材 语言建构 人文素养提升 英美文学教学 共性与区别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挖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精神食粮——评《国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3
作者 田玉芬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3-I0003,共1页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先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创造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这些优秀的文化宝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历史的积淀。“国学”一词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概括,并非特指某一...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先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创造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这些优秀的文化宝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历史的积淀。“国学”一词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概括,并非特指某一文化或某一技术,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统称。由王养正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一书是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编写的国学研究论著。本书致力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期能够以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经典来培育高校学生的人文理念,强化其人格,规范其行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研究 文化典籍 高素质人才培养 中华优秀文化 世界文明古国 人文素养提升 文化宝藏 人文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养人文底蕴 提升青年素养
4
作者 李伟帆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40-42,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村青年人文素养,是指农村青年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青年人文素养问题研究,对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村青年人文素养,是指农村青年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青年人文素养问题研究,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农村青年人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农村青年人文素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农村青年人文素养提升策略,期望能够为提升农村青年人文素养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底蕴 人文素养提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思想道德 基本素质和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 身心健康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课程提升人文素养的路径和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嘉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X期23-24,共2页
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是集合了人文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语言工具三者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中心环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关键职责在于不断地探索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本文以此出发先对我... 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是集合了人文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语言工具三者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中心环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关键职责在于不断地探索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本文以此出发先对我国高校语文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探究,再由我国高等学校语文课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大学语文课程的一般规律到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 提升人文素养 路径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道湾十一号Ⅱ——一座宅院,一所学校》序
6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6,共2页
八道湾十一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西直门内大街和赵登禹路交叉口附近,曾是鲁迅三兄弟的住宅,是鲁迅在北京生活十四年中四个住所之一。鲁迅在这座宅院里写成《阿Q正传》等名篇佳作,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在文化上也各有建树。因... 八道湾十一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西直门内大街和赵登禹路交叉口附近,曾是鲁迅三兄弟的住宅,是鲁迅在北京生活十四年中四个住所之一。鲁迅在这座宅院里写成《阿Q正传》等名篇佳作,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在文化上也各有建树。因此,这座宅院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和文物部门对宅院进行了保护和修缮,现在宅院位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校园内。三十五中对旧居非常重视,制订了以人文素养提升基础教育,打造文化地标和教学基地的计划,并开展多种活动,使宅院和学校的功能得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养提升 北京市西城区 教学基地 《阿Q正传》 文化地标 宅院 基础教育 新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