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邱均平 任全娥 谭春晖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6,共5页
评价了美国、欧洲各国与日本大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实践情况,介绍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理论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国内相比的显著特点与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评价 国外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广胜 刘金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它的发展繁荣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需要切合实际 ,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的创新 ;需要立足...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它的发展繁荣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需要切合实际 ,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的创新 ;需要立足现实 ,不断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 ;需要面向未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关于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4
3
作者 孙正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2,共16页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本理念的概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文科 研究 基本理念 科研 自我意识 范式转换 创新理论 中国 前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先生访谈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正聿 赵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共6页
孙正聿教授多年来从事哲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要用心于"真":一是真诚,要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要有水滴石穿的积累;三是真切,要有举重若轻的... 孙正聿教授多年来从事哲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要用心于"真":一是真诚,要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要有水滴石穿的积累;三是真切,要有举重若轻的洞见;四是真理,要有抽丝剥茧的论证。以真诚的渴望、真实的研究和真切的体悟而形成真正的道理,才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真诚 真实 真切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论纲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奕棠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监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通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研究议题,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阐释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体系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监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通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研究议题,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阐释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体系框架,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重点内容、主要模式和制度规范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评价监督 监督主体 监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复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8,共13页
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实践哲学试图弥合价值与事实的分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论争,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在内)追求自身科学化的努力,都为我们讨论价值与事实关系提供了问题领域和背景。从... 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实践哲学试图弥合价值与事实的分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论争,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在内)追求自身科学化的努力,都为我们讨论价值与事实关系提供了问题领域和背景。从历史的角度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人们试图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用什么样的态度、规则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事实与价值关系才是关键的问题。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在坚持价值与事实二分法的基础上,有人强调价值无涉,有人主张要遵循主观性原则,有人则坚持把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的综合论。但实际上,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坚持事实与价值综合的辩证关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价值 事实 二分法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9,共7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相应的程序,公正的评价程序是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在分析程序公正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含义,并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价值。公正的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相应的程序,公正的评价程序是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在分析程序公正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含义,并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价值。公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的最低限度标准是:主体平等、实质参与、价值中立、程序理性、程序公开和程序自治。为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需要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职能,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道德自觉,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建设,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实施流程,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评价程序 程序公正 评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如何展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建立和健全一个日益科学、完整和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利于高水平人才成长和高质量学术作品的产生,是近年来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也... 如何展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建立和健全一个日益科学、完整和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利于高水平人才成长和高质量学术作品的产生,是近年来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也于近期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组织了一次调研,这里刊出的一组笔谈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评价 重点高校 分类 学术作品 人才成长 主管部门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频字词计量分析法的有效性——以中共党代会政治报告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村田忠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5,共7页
我们可以通过对构成文献的汉字、词语和词组进行分析来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相比于平均的使用频度,如果找出在特定时期频繁出现的特定的汉字,就可以搜寻到包含此汉字的词汇,并将其作为特定的关键词。在统计计算之际,应该注意的是为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构成文献的汉字、词语和词组进行分析来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相比于平均的使用频度,如果找出在特定时期频繁出现的特定的汉字,就可以搜寻到包含此汉字的词汇,并将其作为特定的关键词。在统计计算之际,应该注意的是为了比较而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平均化的处理。通观高频度词语的变化,就可以把握政策变动的大体情况。了解复合词语的使用状况就可以理解更为具体的变化的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高频字词 计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2005—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叔亮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文章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两个角度对2005—2014年度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特点是应用研究为主,微观研究占多数,研究领域相对集中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q... 文章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两个角度对2005—2014年度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特点是应用研究为主,微观研究占多数,研究领域相对集中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学校管理""高等学校教师""比较高等教育"等方面;在研究人员方面,项目负责人的所在单位主要集中于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所在地区集中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青年学者占有相当比例。高等教育研究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高等教育研究与政策导向、热点问题的相关性较高;高等教育研究与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型、转制、转轨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海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车之两轮。文章认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与来自迎接挑战的三大机遇。这三大挑战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要由数量扩张型转到质量主导型,要由低效体制转到高效体制,要由人格缺失转到...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车之两轮。文章认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与来自迎接挑战的三大机遇。这三大挑战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要由数量扩张型转到质量主导型,要由低效体制转到高效体制,要由人格缺失转到张扬人格;这三大机遇是:由字数与篇数论英雄转为代表作制度,由部门主导转为基金主导制度,由学术委员会全权负责转为学术委员会与学风委员会分工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学术委员会 转型 转制 转轨 科学研究事业 自然科学 人格缺失 分工负责 主导型 扩张型 代表作 体制 低效 张扬 基金 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图书馆事业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互动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云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7,105,共5页
阐述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图书馆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形势,对高校图书馆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加强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工作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高校图书馆事业 互动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 发展形势 互动关系 服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弹性评价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润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建设经历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阶段,正进入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弹性评价,要求定性与定量交叉互补使用,使评价的方式、途径、手段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又能相互制约和平衡...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建设经历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阶段,正进入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弹性评价,要求定性与定量交叉互补使用,使评价的方式、途径、手段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又能相互制约和平衡。文章探讨了构建弹性评价机制需遵循的综合评价、连续评价、延时评价、创新至上等基本原则,同时提出了依据这些原则可能采取的几种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弹性评价机制 构建原则 运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议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学术品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继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9-43,共5页
认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乃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质量之关键,亦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之要津。指出欲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不仅必须在学术操守、学术目的、学术热忱等导向上加以引导,而且需要在加强经典研读、拓展学术视野、转换学术视... 认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乃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质量之关键,亦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之要津。指出欲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不仅必须在学术操守、学术目的、学术热忱等导向上加以引导,而且需要在加强经典研读、拓展学术视野、转换学术视角等具体方法上加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论文 学术品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永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9,共7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上了一条既面向世界又独立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一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因此获得了充分发展并取得了辉煌业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经验":注重顶层设计,以规划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上了一条既面向世界又独立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一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因此获得了充分发展并取得了辉煌业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经验":注重顶层设计,以规划引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加强学科建设,为学术繁荣发展强本固基;坚持开放包容,不断提升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强化学术规范,为知识生产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植根本土实践,专注于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参政议政,服务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实证分析——基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叔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30,共5页
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两个角度分析"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职业教育研究项目,结果表明: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占多数,研究领域相对集中在"职业教... 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两个角度分析"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职业教育研究项目,结果表明: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占多数,研究领域相对集中在"职业教育管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制度""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院校管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等方面;在研究人员方面,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于高职高专与普通高校,所在地区集中于江浙为主的沿海地区,青年学者占有较小比例。职业教育研究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职业教育研究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存在紧密的关联性;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政策导向、科研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年 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回眸与检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承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35-140,共6页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历经了中西互渗、观点至上和理性多元三个阶段。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兴替状况,展示了其与自然科学、政治理性及人的实践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为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性质及其与人...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历经了中西互渗、观点至上和理性多元三个阶段。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兴替状况,展示了其与自然科学、政治理性及人的实践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为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性质及其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研究的关系开拓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主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 回眸 检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英语著述出版现状与趋势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明瑶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7-59,共3页
当前,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用英语著述并在国际出版。我国的理工科学者积极参与,成果斐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研究圈却几乎毫无动静,广大学者仍热衷于用母语著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 当前,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用英语著述并在国际出版。我国的理工科学者积极参与,成果斐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研究圈却几乎毫无动静,广大学者仍热衷于用母语著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走向世界”。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始对所有学科采用西方标准评估学术研究成果,对在国际出版的英语著述予以巨额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出版现状 著述 英语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成果 优秀成果 党的十七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时期辽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经验及“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
19
作者 马哲伟 李东 +1 位作者 刘春节 邵慰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共3页
“十五”时期,是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的时期,突出了重要项目的引领作用,突出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创新了社科研究体制,为辽宁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十一五”时期辽宁高... “十五”时期,是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的时期,突出了重要项目的引领作用,突出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创新了社科研究体制,为辽宁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十一五”时期辽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辽宁“五点一线”新的发展战略为主线,争取进一步增强辽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十五”时期 主要特点 “十一五”时期 发展思路 科研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评价学领域创新性力作——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与实践》
20
作者 赵润娣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4,共2页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专著,该书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理论问题,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实...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专著,该书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理论问题,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实证与应用实例,是评价学领域创新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评价体系 评价理论 评价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