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现状与三维框架 被引量:14
1
作者 邱均平 谭春辉 任全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框架的三维构成:方法科学、程序合理、监督完备。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评价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江苏省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俊生 周平 张明妍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高校科研是一项多投入、多产出活动,其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江苏省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的方法,建立AHP和DEA评价模... 高校科研是一项多投入、多产出活动,其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江苏省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的方法,建立AHP和DEA评价模型,对15个学院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提高高校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 人文社会科学 效率评价 AHP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率和超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俊生 周平 张明妍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46,共3页
高校科研是一项多投入、多产出活动,其效率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通大学中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为被评对象,采用DEA方法,构建二次相对效率和超效率模型,对被评对象科研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高校科研是一项多投入、多产出活动,其效率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通大学中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为被评对象,采用DEA方法,构建二次相对效率和超效率模型,对被评对象科研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被评对象的科研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从整体看,被评对象科研综合效率参差不齐,部分学院仍有上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 人文社会科学 投入产出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瓶颈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兰敬 叶继元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7,共6页
文章介绍了当下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现状,指出其主要瓶颈因素:工作量大、内容评价费时费力、学术图书的非定量化、非公式化特征以及非共识性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精选一批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学科同行专家... 文章介绍了当下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现状,指出其主要瓶颈因素:工作量大、内容评价费时费力、学术图书的非定量化、非公式化特征以及非共识性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精选一批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学科同行专家并建好用好同行评议专家库;建立规范的中文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建立以同行专家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学术图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宽容"非共识"的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图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邱均平 任全娥 谭春晖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6,共5页
评价了美国、欧洲各国与日本大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实践情况,介绍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理论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国内相比的显著特点与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评价 国外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意义、体系与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均平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1-67,共7页
文章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意义,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四层结构,包括学科发展评价、学科研究评价、学科教育评价和学科社会影响评价,其中学科研究评价是重点,研究成果评价是核心。然... 文章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意义,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四层结构,包括学科发展评价、学科研究评价、学科教育评价和学科社会影响评价,其中学科研究评价是重点,研究成果评价是核心。然后根据"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评价"实践,总结了开展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评价的经验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评价 评价理念 评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若干指标内涵及其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姜春林 孙军卫 田文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50,共8页
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愿望。创新、价值、质量、影响力、显示度等是各种指标体系中的使用高频指标。当前在理论研究和评价实践中,由于评价者对其确切涵义的理解不当,导致了诸... 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愿望。创新、价值、质量、影响力、显示度等是各种指标体系中的使用高频指标。当前在理论研究和评价实践中,由于评价者对其确切涵义的理解不当,导致了诸多评价指标与评价目的偏差,从而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旨在从评价指标的源头入手,厘清各个指标的内涵及其关系,以期为学界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成果评价指标 显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德俊 高风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153,共4页
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创新。在比较分析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效益3个方面,提出了一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绩效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DEA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韩海彬 李全生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0年第2期49-56,共8页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效率的评价应该同时考虑影响科研效率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AHP/DEA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运用AHP充分考虑定性因素,确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产出效益,然后将评价结果作为DEA的输出项,并结...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效率的评价应该同时考虑影响科研效率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AHP/DEA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运用AHP充分考虑定性因素,确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产出效益,然后将评价结果作为DEA的输出项,并结合其它定量因素进行DEA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效率评价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全娥 郝若扬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8,共8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评价系统采用引文分析指标,但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适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新思路,尝试通过引用认同...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评价系统采用引文分析指标,但文献计量方法之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适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命题。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新思路,尝试通过引用认同评价、引证图像评价与复合层次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论文评价 文献引证关系 引用认同评价 引证图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三十年——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谭春辉 桑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138,共7页
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542篇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论文为数据源,利用BICOMB和SPSS 18.0进行相关数据提取。首先对研究文献进行形式特征的可视化分析,包括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著者及著者机构分布、来源分布。... 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542篇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论文为数据源,利用BICOMB和SPSS 18.0进行相关数据提取。首先对研究文献进行形式特征的可视化分析,包括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著者及著者机构分布、来源分布。然后对研究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分析,绘制了相应的知识图谱,分析了30年来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热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评价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钱玲飞 杨建林 邓三鸿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8,共6页
文章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共现词生命指数和有效新词出现率对相关学科分别进行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的评价。... 文章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共现词生命指数和有效新词出现率对相关学科分别进行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的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指出单指标评价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单指标评价 创新潜力 创新活力 创新保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玲飞 杨建林 邓三鸿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文章根据核心指标体系设计理论,选择学科创新力产出作为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产出主要包括论文、著作和获奖,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选择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中观评价对象,同时选择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文章根据核心指标体系设计理论,选择学科创新力产出作为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产出主要包括论文、著作和获奖,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选择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中观评价对象,同时选择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宏观评价对象,通过核心指标评价结果分析,验证核心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综合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根书 贾毅华 刘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初步设计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并从转变观... 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初步设计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并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鼓励创新,结合理工、形成特色,分类管理、提高效率四个方面讨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就如何提高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及其评价原则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秋惠 邱均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
相对合理性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本文分别从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规范性三个方面 ,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合理性的内涵及其评价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合理性 科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苏新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5,182,共8页
探讨我国目前期刊评价研究的状况,阐述期刊评价中运用的一些指标,分析过去期刊评价指标对现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不适应性,并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提出一些期刊评价指标的修正策略,最后给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大椿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
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问题纷繁复杂,理论上尚不成熟,实践中问题较多。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以多种形相存在,如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评价的评价"等等,其评价规范之间存在着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等多种冲突。... 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问题纷繁复杂,理论上尚不成熟,实践中问题较多。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以多种形相存在,如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评价的评价"等等,其评价规范之间存在着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等多种冲突。在评价实践过程中,也大量存在评价主体问题与评价程序问题等诸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建立与完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评价规范 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平 李梦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实证研究方法大量被采用等新的特点的出现,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面临新的挑战。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而不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实证研究方法大量被采用等新的特点的出现,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面临新的挑战。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而不科学、不规范的学术评价机制则会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引用率、采纳程度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应成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代表作"制度的采用也将有效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论纲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奕棠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监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通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研究议题,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阐释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体系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监督,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通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研究议题,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阐释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体系框架,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重点内容、主要模式和制度规范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评价监督 监督主体 监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存娜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之所以广受诟病 ,原因在于它未能保证“公正”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评价指标和标准中存在的混乱和机械 ,程序观念的淡漠及其造成的程序漏洞 ,以及关系人情等非学术因素的介入 ,都弱化了学术评价的应有功能。为此 ,学界...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之所以广受诟病 ,原因在于它未能保证“公正”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评价指标和标准中存在的混乱和机械 ,程序观念的淡漠及其造成的程序漏洞 ,以及关系人情等非学术因素的介入 ,都弱化了学术评价的应有功能。为此 ,学界应该致力于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合理化 ,建构公正的评价程序 ,并成立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评价标准 评价程序 评价机构 学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