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体育成人教育中人文教育价值的提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清 郭路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在体育成人教育中,人文教育价值是需要提升的。文章针对体育成人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现状,谈了加强体育成人教育中人文教育价值的提升的必要性以及体育成人教育中人文教育价值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体育成人教育 人文教育价值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生活中化学现象的人文教育价值
2
作者 李伶辉 肖小明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不仅具有科学教育价值,还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基于实例分析得出生活中化学现象在人文教育中的三种应用——创设教育情境、提供现实依据、引起学生共情,归纳出结合人文知识、运用化学原理、参考生活实践、采取项目式...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不仅具有科学教育价值,还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基于实例分析得出生活中化学现象在人文教育中的三种应用——创设教育情境、提供现实依据、引起学生共情,归纳出结合人文知识、运用化学原理、参考生活实践、采取项目式学习等四种挖掘方法,并总结了挖掘人文教育价值的四个原则:合情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双线性原则以及螺旋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价值 生活中化学现象 生活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化观:现代人文价值教育理念的理性回归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希鹏 董学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3,共6页
教化指向人的内在发展,规训则是对人外在规范的约束。当前"规训式"人文价值教育的改进,需要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向主体性教化观回归。主体性教化根本特征在于,选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路径,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 教化指向人的内在发展,规训则是对人外在规范的约束。当前"规训式"人文价值教育的改进,需要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向主体性教化观回归。主体性教化根本特征在于,选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路径,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着眼于"教化"的内在秉性,主体性教化图式应当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化对象由客体向主体的转化,教化内容由知识向精神的转化,内化图式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化 人文价值教育 理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性价值教育--推进“三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晓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云南省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的、德性的、价值的教育,与知识性科学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应该携手并进,相互融合,让我们的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三生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将有可能成为... 云南省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的、德性的、价值的教育,与知识性科学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应该携手并进,相互融合,让我们的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三生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将有可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性之教育智慧与教育模式而贡献给全人类,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教育 “三生教育”知识性科学教育 人文价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价值——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春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8-41,共4页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这些珍贵的活态文化有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能够更直接、更生动、更有效地传承人类文化,有助于提升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促...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这些珍贵的活态文化有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能够更直接、更生动、更有效地传承人类文化,有助于提升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自觉,对当今各民族民众知识的储备、道德思想的修炼、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具有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教育价值,是当代民族地区学校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教育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道德教育价值 创新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人文教育的质疑与重构——简议威廉·V·斯潘诺斯的《教育的终结》 被引量:3
6
作者 舒志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人文教育以及教育的人文价值备受关注。而威廉·V·斯潘诺斯在《教育的终结》一书中质疑了学校人文教育的合理性,认为人文教育有三大问题:形而上的思想方式、异化的人文教育功能以及僵化的人文教育体制,使现代学校教育走向"... 人文教育以及教育的人文价值备受关注。而威廉·V·斯潘诺斯在《教育的终结》一书中质疑了学校人文教育的合理性,认为人文教育有三大问题:形而上的思想方式、异化的人文教育功能以及僵化的人文教育体制,使现代学校教育走向"终结"。讨论斯潘诺斯关于学校人文教育问题的观点,有助于反思教育人文价值目标以及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教育人文价值 教育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文教育与学生的和谐成长 被引量:1
7
作者 车静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7,共2页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身和谐、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工具价值的科学教育,另一个是具有精神价值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另一个是人文氛围的熏陶。
关键词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价值 人文教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