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闽南语歌曲的人文情结及地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丹丹 王萍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5,共3页
闽南语歌曲是富于华夏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歌种,台湾闽南语歌曲以其深厚的人文情结,散发着浓郁的地缘、血缘、文缘的情愫与芳香,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从台湾闽南语歌曲之产生和流行,充分、深刻地说明了闽台人民同胞骨肉亲、本是... 闽南语歌曲是富于华夏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歌种,台湾闽南语歌曲以其深厚的人文情结,散发着浓郁的地缘、血缘、文缘的情愫与芳香,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从台湾闽南语歌曲之产生和流行,充分、深刻地说明了闽台人民同胞骨肉亲、本是一家人之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闽南语歌曲 海峡两岸 人文情结 地域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慷慨悲歌的民风到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论河北人文情结的形成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建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情结 慷慨悲歌 人文精神 河北省 坦诚 大气 民风 人文价值取向 人文品格 人文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诗学接受话语中的人文情结及现代意义
3
作者 陶陶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105-108,共4页
孔子诗学接受话语中的人文观主要体现在孔子将诗(文学)引入到“立人”的社会系统中,建构人的成长,健全完善人的人格,进而由实现和谐和美的人向和谐和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服务,因此,他的诗学接受话语主要围绕“诗教”这个中心而展开,并形... 孔子诗学接受话语中的人文观主要体现在孔子将诗(文学)引入到“立人”的社会系统中,建构人的成长,健全完善人的人格,进而由实现和谐和美的人向和谐和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服务,因此,他的诗学接受话语主要围绕“诗教”这个中心而展开,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诗学接受话语,这对我们今天认识文学接受目的,对建构和谐社会目标,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外诗学接受话语 人文情结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中的人文思想演变研究--评《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
4
作者 单旭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也有所转变--在梳理英美文学发展历史、赏析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对英美文学所承载的人文思想的认识和对语言应用与文化研究视野的开拓,从而增强学生跨语言、跨... 随着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也有所转变--在梳理英美文学发展历史、赏析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对英美文学所承载的人文思想的认识和对语言应用与文化研究视野的开拓,从而增强学生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刘磊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一书,便是立足于英美文学中体现人文思想嬗变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人文情结 思想嬗变 社会多元化 人文思想 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界定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通 梁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77,共3页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人文精神 目标要求 人文情结 弘扬培育 价值审视 缺失与重构 国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文化表达的苏绣 被引量:7
6
作者 钱元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苏绣居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具有"精、细、雅、洁"的风格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当代,苏绣技艺不断推陈出新,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经济效益的发展、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创新技术发展的互动中,苏绣的... 苏绣居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具有"精、细、雅、洁"的风格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当代,苏绣技艺不断推陈出新,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经济效益的发展、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创新技术发展的互动中,苏绣的设计创造、生产工艺和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苏绣最具魅力的是她的精细雅洁、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以及无与伦比的丝顺柔滑和创造潜力无限的人文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绣 人文情结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