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指瑕
1
作者 陆宗成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5期45-48,共4页
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难度适度,适合教学。但无可否认,某些文章由于作者、译者或者编者的粗心,并未尽善尽美,语句上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疏漏。这些疏漏相对于文... 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难度适度,适合教学。但无可否认,某些文章由于作者、译者或者编者的粗心,并未尽善尽美,语句上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疏漏。这些疏漏相对于文章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而言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有悖教材的典范性原则。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将白璧上的几处微瑕指出来,以就教于广大同仁及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指瑕 文化内涵 尽善尽美 文章 典范性 编者 疏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说明文选材分析及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志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36-37,共2页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高中生学习说明文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高中说明文的教学也应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高中说明文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掌握其教学规律。本文将从高中说明...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高中生学习说明文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高中说明文的教学也应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高中说明文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掌握其教学规律。本文将从高中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高中说明文的要求来分析高中语文说明文的选材情况,并进行高中说明文教学策略进行框架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学策略 说明文 选材 阶段性特征 语言能力 学规律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说课设计
3
作者 李娅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2期149-151,共3页
―、说背景1.课标定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的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关键词 审美鉴赏能力 体验情感 品味语言 表达交流 人教版高中语文 文学欣赏 文学评论 文学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任务的小说单元整体性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为例
4
作者 郭彩虹 《作文(高中版)》 2022年第2期61-62,共2页
一、单元整体性教学与学习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价值围绕核心素养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小说体裁独立稳定、文学价值丰富,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均有... 一、单元整体性教学与学习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价值围绕核心素养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小说体裁独立稳定、文学价值丰富,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均有所涉猎,并针对小说阅读教学提出整本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国内外作家作品研习、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充分体现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 核心素养 小说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 专题研讨 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科 必修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散文选篇变化研究
5
作者 李逸轩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23期86-92,共7页
一、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散文选文情况基于搜集的研究资料,对15套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散文进行汇总、梳理、统计,从选文篇目及入选次数呈现静态的鲁迅散文选文现状;从时段分布及增删变化展示动态的鲁迅散文流... 一、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散文选文情况基于搜集的研究资料,对15套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散文进行汇总、梳理、统计,从选文篇目及入选次数呈现静态的鲁迅散文选文现状;从时段分布及增删变化展示动态的鲁迅散文流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文 鲁迅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科书 流变历程 展示动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通假字”概念的乱象
6
作者 刘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4期12-15,共4页
笔者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发现一个颇为奇怪的问题:凡涉及古今异字现象,教材注解使用的术语十分不统一。例如.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人民育出 通假字 概念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材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删改
7
作者 付振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5,40,共3页
高中语文教材大多选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而且一般都“略有删节”。笔者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足本《警世通言》,相对照,发现这篇文章大小删改近五十处,共删一千余字,改十余字。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警世通言》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字、词注释评略
8
作者 许晓松 陶大毛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文言文字、词的注释,体现一部教材的质量。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词注释比旧教材精当、可信,对其中错误作了较多修订,某些条目词义歧义重作决断,疏略之处有所增补,以及详略得当。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个别词条的释... 文言文字、词的注释,体现一部教材的质量。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词注释比旧教材精当、可信,对其中错误作了较多修订,某些条目词义歧义重作决断,疏略之处有所增补,以及详略得当。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个别词条的释义有待推敲,个别词义当注而未注,吸收新研究成果不够,某些字词释义有前后抵牾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 文言文 词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意象
9
作者 梁晓慧 《成才之路》 2012年第20期35-35,共1页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我觉得真正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较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要求是诗歌。而诗歌在语文试题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鉴赏诗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体裁...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我觉得真正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较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要求是诗歌。而诗歌在语文试题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鉴赏诗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体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诗歌 意象 文学鉴赏 语文试题 文学素养 文学趣味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谢小勇 《成才之路》 2015年第31期39-39,共1页
互动式探究法是在现代教育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教学法。它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创新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内涵进行了简明易懂的描述,并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对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 互动式探究法是在现代教育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教学法。它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创新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内涵进行了简明易懂的描述,并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对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 探究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 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文 《教育家》 2023年第15期60-61,共2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这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更注重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语文教学需要以大单元作为支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来开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为例,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学设计 学习任务群 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模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 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情境 情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无效分析"的批判——以周朴园形象分析为个案
12
作者 吕盈盈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0期39-39,共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入了曹禺的名作<雷雨>(节选),分析周朴园形象是讲授这课的重要内容.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以及较通用的权威教学参考书中,对周朴园的形象特征概括不外乎"虚伪、自私、冷酷".这不能说不对,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入了曹禺的名作<雷雨>(节选),分析周朴园形象是讲授这课的重要内容.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以及较通用的权威教学参考书中,对周朴园的形象特征概括不外乎"虚伪、自私、冷酷".这不能说不对,但可以说是无效的.因为这几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许多文学人物,周朴园这一经典形象的美学特质远未能以之涵盖.下面,作者尝试分析周朴园这一形象的复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形象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语文 无效 人教版高中语文 个案 批判 学参考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评价——以《荷塘月色》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慧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8期24-26,共3页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知识、技能、方法等目标,更多地与思想情感、审美价值、文化精神等挂钩。语文情意教学目标虽然重要,但在教学设计中,其存在表述不清和评价不明的问题。为此,我们拟结合人教...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知识、技能、方法等目标,更多地与思想情感、审美价值、文化精神等挂钩。语文情意教学目标虽然重要,但在教学设计中,其存在表述不清和评价不明的问题。为此,我们拟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来进行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评价设计,以期有所启示。一、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价值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施行,语文教育教学已迈入"核心素养"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语文 核心素养 评价设计 语文课程目标 情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 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里的中西爱情书写对比——以《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X期46-48,共3页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剧讲述了深闺中的富家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在现实中却因相思而死,而后重逢成婚,并因爱重...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剧讲述了深闺中的富家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在现实中却因相思而死,而后重逢成婚,并因爱重生,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 《牡丹亭》 对比 书写 爱情 中西 还魂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体切入教学《窦娥冤》
15
作者 刘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X期23-26,共4页
元代杰出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是中国戏剧史、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收入了该剧前三折。将《窦娥冤》选入教材,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经典、熟悉元杂剧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有进一步的认识。... 元代杰出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是中国戏剧史、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收入了该剧前三折。将《窦娥冤》选入教材,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经典、熟悉元杂剧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有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窦娥冤》这篇课文应该怎么教?如何避免把它上成单纯讲主题、讲人物、讲语言的小说类型课?如何把它上成一堂真正的戏曲课?本文试从文体切入,探讨《窦娥冤》的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人教版高中语文 文体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戏剧史 代表作品 传统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读懂“这一篇”到研究“这一本”——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
16
作者 童志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Z期25-29,共5页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时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时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泳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的秘妙,也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奥秘。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的细节中发现矛盾并读出“真意”,从而由读懂“这一篇”转为爱读“这一本”,这是节选类文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教授具体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唯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 材编写意图 文本细读 阅读方法 《红楼梦》 观念陈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妙的对联》教学案例
17
作者 别文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4期139-141,共3页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编入了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奇妙的对联》。遗憾的是因为学生存有畏难心理缺乏兴趣,因而很多语文教师感觉教学吃力效果甚微,于是对“梳理探究”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结果导致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对对联知识知之甚少,不会张贴,分不出上下联,更不要说拟写。如此优秀的文化,为何沦落到如此凄凉的境地?笔者认为和许多老师不能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理探究 语文课堂 畏难心理 汉字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 学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乃自强步”注释补正
18
作者 方有国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 “乃自强步” 注释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风·氓》“顿丘”注释献疑
19
作者 卢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6,共3页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取该篇。篇中被称为“氓”的男子以贸易为名,与女主人公商议婚事。女子多情,远送该男子涉过淇河,到达“顿丘”这个地方。顿丘位于何处,关系到对诗篇意义的理解。课文注④:...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取该篇。篇中被称为“氓”的男子以贸易为名,与女主人公商议婚事。女子多情,远送该男子涉过淇河,到达“顿丘”这个地方。顿丘位于何处,关系到对诗篇意义的理解。课文注④:“顿丘,在现在河南清丰境内。”这条注释显然是有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丘 《卫风·氓》 人教版高中语文 《诗经》 课文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卫风·氓》“于”字用法探微
20
作者 龙正海 高华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9期13-13,共1页
《诗经·卫风·氓》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7版)中的一篇课文。在《氓》一诗中,有四处用到“于”字。注释者或语焉不详,或未作注解。正确理解其用法,有利于《氓》一诗的教与学。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于”语法化... 《诗经·卫风·氓》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7版)中的一篇课文。在《氓》一诗中,有四处用到“于”字。注释者或语焉不详,或未作注解。正确理解其用法,有利于《氓》一诗的教与学。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于”语法化的角度,简单论述《诗经·卫风·氓》一诗中的四处“于”字的用法,若有不当之处请方家不吝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字 诗经 用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 《氓》 与学 语法化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