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 孙玉鹗 +1 位作者 蔡庆 卢光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以及 p16基因mRNA转录情况。方法 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及其经α粒子照射 2 0周 (R 2 0 )、2 1周 (R 2 1)、3 5周 (T 3 5 )和 5 4周 (T 5 4)的BEP2D细胞...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以及 p16基因mRNA转录情况。方法 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及其经α粒子照射 2 0周 (R 2 0 )、2 1周 (R 2 1)、3 5周 (T 3 5 )和 5 4周 (T 5 4)的BEP2D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R 2 0、R 2 1未发生恶性转化 ,而T 3 5、T 5 4已发生恶性转化 )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检测各细胞株中 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情况 ,再运用半定量反转录PCR (retro translationPCR ,RT PCR)检测 p16基因mRNA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正常BEP2D细胞株 p16基因未发生甲基化 ,而R 2 0、R 2 1、T 3 5和T 5 4细胞的p16基因均发生了甲基化改变。②与正常BEP2D细胞相比 ,R 2 0、R 2 1、T 3 5和T 5 4细胞 p16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降低。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发生在肺癌形成的早期阶段。p16基因甲基化可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BEP2D P16基因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及塞替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p16^(INK4a)及p15^(INK4b)基因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光宇 袁素波 +1 位作者 马华智 廖明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 (CP)和塞替哌 (TEPA)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BEAS 2B)的恶性转化株内BEAS CP和BEAS TE细胞p16和p15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DNA序列...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 (CP)和塞替哌 (TEPA)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BEAS 2B)的恶性转化株内BEAS CP和BEAS TE细胞p16和p15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结果 BEAS CP细胞p15基因的外显子 1和外显子 2都出现了异常带型。BEAS TE细胞p16基因的外显子 1及外显子 2a出现了异常带型和迁移率滞后现象 ;p15基因外显子 1的 2条单链带之间出现异常条带。DNA序列分析发现BEAS CP细胞的p15基因外显子 1的 182位有C的插入 ,2 0 6位有G的插入 ;外显子 2的第 30 8位密码子有C→T(TCC→TTC)转换 (Ser→Phe) ,第 32 7位密码子有T→A(AAT→AAA)颠换 (Asn→Lys)。BEAS TE细胞的p16基因外显子 2a的第 12 5位密码子有G→A(CGC→CAC)转换 (Arg→His)。结论 p15基因在CP诱导BEAS 2B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TEPA诱导BEAS 2B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涉及了p16基因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塞替派 上皮细胞 P15基因 p16基因 基因突变 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抗肿瘤药 肿瘤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苏饮含药血清诱导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D-2mRNA表达中NFκB所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俊华 马萍 +3 位作者 卫丽 徐春肖 陈瑶 胡晋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在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参苏饮及其拆方药液,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同时间点(3 h、6 h、12 h、24 h)测... 目的:探讨NFκB在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参苏饮及其拆方药液,心脏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LPS(1 mg/L)刺激16HBE后不同时间点(3 h、6 h、12 h、24 h)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8含量,建立16HBE炎症模型;给药前用PDTC预处理30 min,采用RT-PCR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5 h、1 h、3 h、5 h、8 h)细胞h BD-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DTC阻断NFκB后,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益气解表组h BD-2mRNA相对表达量仅在1 h显著性升高(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TC阻断NFκB后,参苏饮诱导炎症16HBE表达h BD-2mRNA明显受抑,表明参苏饮上调h BD-2mRNA表达需要NFκB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苏饮 炎症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NFΚB h BD-2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素波 王治乔 +3 位作者 叶常青 廖明阳 夏英 杨梅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环磷酰胺 (CP)是国际癌症研究署确认的人类I组致癌原 ,目前缺乏适宜的人类细胞模型开展致癌相关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的研究 .本室已经进行了CP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BEAS 2B)恶性转化的工作 ,建立了CP的癌前转化细胞 (BEAS CP) ,以... 环磷酰胺 (CP)是国际癌症研究署确认的人类I组致癌原 ,目前缺乏适宜的人类细胞模型开展致癌相关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的研究 .本室已经进行了CP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BEAS 2B)恶性转化的工作 ,建立了CP的癌前转化细胞 (BEAS CP) ,以此为细胞模型 ,本实验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细胞转化进程中基因突变的动态分析 .分别关注了p5 3基因第5~ 8,p16基因第 1~ 2和ki ras基因第 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BEAS CP细胞存在p16基因第 1外显子多位点和ras基因第 1外显子单位点的碱基突变 ,晚代龄的转化细胞没有测到p5 3基因的突变 .综上实验结果认为 :p16基因突变可能与BEAS CP细胞周期的增殖性改变有关 ,ki ras基因的突变则可能具有转化启动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上皮细胞 支气管 基因 p53 P16 KI-RAS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替派诱发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成瘤细胞的基因突变
5
作者 周喆 袁素波 廖明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旨在了解转化细胞在成瘤过程中的p15 ,p16 ,p5 3和K ras基因编码序列突变情况。方法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结果 转化各阶段细胞p15和K ras基因编码序列为野生型。在转化进程中 ,各转化细胞均携... 目的 旨在了解转化细胞在成瘤过程中的p15 ,p16 ,p5 3和K ras基因编码序列突变情况。方法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结果 转化各阶段细胞p15和K ras基因编码序列为野生型。在转化进程中 ,各转化细胞均携带与细胞永生化有关的p5 3第 4 7密码子CCG→TCG(脯氨酸→丝氨酸 )转换 ,在此基础上无新的错义突变发生。p16基因在BEAS 2B细胞和BEAS STE细胞中均为野生型 ,在BEAS TTb细胞中第 4密码子发生TCG→TAG(丝氨酸→终止密码子 )碱基转换 ,结果为无义突变 ,第 19,5 2密码子分别发生GAG→AAG (谷氨酸→赖氨酸 )转换 ,GCG→ACG(丙氨酸→苏氨酸 )转换的错义突变。BEAS TTc细胞中第 19密码子发生GAG→AAG(谷氨酸→赖氨酸 )转换的错义突变 ,而没有可检测的BEAS TTa细胞的mRNA存在。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或表达缺失与恶性转化细胞的成瘤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替派 上皮细胞 支气管 基因 P15 基因 p16 基因 p53 基因 K-RAS 细胞转化 肿瘤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结合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可增加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悦 侯长春 +2 位作者 黄宏 邬丽红 陈一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13-321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设置HMGB1不同浓度(0、100、500、2 000 ng/m L)组;(2)设置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拮抗组:对照,HMGB1 2 000 ng/...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设置HMGB1不同浓度(0、100、500、2 000 ng/m L)组;(2)设置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拮抗组:对照,HMGB1 2 000 ng/m L,anti-RAGE,anti-RAGE+HMGB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6HBETNF-α mRNA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1)16HBETNF-α的表达随HMGB1浓度的增大而增加;(2)16HBE的RAGE蛋白表达随HMGB1浓度的增大而增加;(3)相对于HMGB1 2 000ng/m L刺激组,anti-RAGE+HMGB1组TNF-α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HMGB1通过结合RAGE受体可以浓度依赖形式增加16HBE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NKILA靶向miR-1236-3p对脂多糖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娟 马莉 +1 位作者 郭亚楠 朱孟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48-1654,共7页
目的研究lncRNA NKIL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损伤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用50μg/mL 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24 h,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NKILA和... 目的研究lncRNA NKIL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损伤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用50μg/mL 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24 h,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NKILA和miR-1236-3p的表达。在16HBE细胞中转染pcDNA-NKILA和anti-miR-1236-3p,检测过表达lncRNA NKILA和干扰miR-1236-3p对LPS诱导的16HBE细胞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ELISA法检测LPS诱导后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ncRNA NKILA与miR-1236-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lncRNA NKILA和抗凋亡蛋白Bcl-2含量降低,miR-1236-3p和凋亡蛋白Bax的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和炎症因子IL-6、IL-13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lncRNA NKILA和干扰miR-1236-3p均可减轻LPS诱导的16HBE细胞炎症损伤,抑制细胞凋亡;lncRNA NKILA靶向负调控miR-1236-3p的表达;过表达miR-1236-3p可逆转过表达lncRNA NKILA对LPS诱导的16HBE细胞炎症和凋亡的作用。结论lncRNA NKILA通过靶向负调控miR-1236-3p的表达,减轻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炎症因子释放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脂多糖 lncRNA NKILA miR-1236-3p 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粉尘激活TLR4信号通路诱导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祥娃 霍婷婷 +2 位作者 董发勤 刘靳波 邓建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为了探索大气颗粒物中石英粉尘诱导气道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XRD对石英粉尘进行了物相分析,并以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染毒对象,将石英粉尘作用于细胞24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 为了探索大气颗粒物中石英粉尘诱导气道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XRD对石英粉尘进行了物相分析,并以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染毒对象,将石英粉尘作用于细胞24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TLR4的表达,使用Toll样受体4特异性抑制剂TAK 242预处理后检测IL-6、IL-8、TLR4水平。实验结果显示,石英粉尘的主要物相是石英,并含部分方解石;随着石英粉尘染毒浓度的增加,细胞相对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组上清液中IL-6与IL-8浓度显著增加(P<0.01);50、75和100μg/mL组的高水平IL-6和IL-8可被TAK 242拮抗,使用TAK 242预处理后,100μg/mL组IL-6、IL-8浓度显著降低(P<0.01);TLR4的表达量随石英粉尘浓度增加而升高,且TAK 242的干预可以有效阻止TLR4通路的活化。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粉尘可以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是TLR4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粉尘 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4(TLR4) TAK 2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