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人才特质辨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梅汝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1,共3页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人才特质进行辨析。认为专家和创新人才有显著区别,创新人才的创造性超越了专家的水准。"偏才"、"怪才"往往有"激光式"智能模式。"特长生"具有了"专家"的特...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人才特质进行辨析。认为专家和创新人才有显著区别,创新人才的创造性超越了专家的水准。"偏才"、"怪才"往往有"激光式"智能模式。"特长生"具有了"专家"的特点,但不一定具有创造性。超常儿童发展的起点高,能力超群,但他们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具有创造力。积极科学的教育和适宜的社会环境,永远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特质 多元智能理论 “激光式”智能模式 “探照灯式”智能模式 超常儿童 英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合创新型规划类本科人才的课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张帆 赵兵 +1 位作者 麻婷婷 邱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由于社会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原本用于培养专门人才的课堂教学体系已不足以应对这一变化。部分高校开始探索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课外教学以创新教学模式。文章在界定复合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类专业“课... 由于社会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原本用于培养专门人才的课堂教学体系已不足以应对这一变化。部分高校开始探索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课外教学以创新教学模式。文章在界定复合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类专业“课外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功能及体系构成等基本理论问题,并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研究与实践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外培养体系 教学模式改革 人才特质 复合创新型 规划类本科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人才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价值、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晔 孟庆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10,共8页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七种国家战略人才中的高技能人才,对实施高技能人才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诠释,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具有累积性、传承性、实践性、创新性、进阶性、复合性、高精性、引领性、不可替代性等九个方面的特质,提出...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七种国家战略人才中的高技能人才,对实施高技能人才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诠释,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具有累积性、传承性、实践性、创新性、进阶性、复合性、高精性、引领性、不可替代性等九个方面的特质,提出了当下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采用的企业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和职业学校培养三种模式,指出了企业培养、技工院校培养、中高职衔接培养、职业本科院校培养及继续教育等五种具体实施路径,旨在更好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动我国技能型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高技能人才 人才特质 培养路径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观照:视角、重点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燕萍 齐伶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34-140,共7页
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定义创新型人才特质,梳理不同理论视角的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以加深企业对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定义创新型人才特质,梳理不同理论视角的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以加深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管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才全人教育”:杰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淑曼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27,共2页
反思中国顶尖人才培养的误区,探索杰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总结出杰出人才的四个基本特质:强烈的使命感、超强的创新力、持久的热忱、超常的绩效。提出实施"英才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卓越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强... 反思中国顶尖人才培养的误区,探索杰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总结出杰出人才的四个基本特质:强烈的使命感、超强的创新力、持久的热忱、超常的绩效。提出实施"英才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卓越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强调学生高贵品德与优秀个性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才教育 超常教育 “英才全人教育” “杰出人才特质 “钱学森之问” “阶段教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电机拖动类课程融入思政理念的探索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成名 王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0-183,242,共5页
专业课融入思政理念是培养卓越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电机拖动类课程在思政理念的引领下,坚持理论知识讲授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了思政协同育人探索。该课程涉及抽象生涩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繁琐的数学推导,需要抓住电... 专业课融入思政理念是培养卓越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电机拖动类课程在思政理念的引领下,坚持理论知识讲授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了思政协同育人探索。该课程涉及抽象生涩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繁琐的数学推导,需要抓住电动机调速中电磁转矩控制这一本质问题。基于简化的稳态数学模型可得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结合事物主要矛盾、理论联系实际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思政元素,活泼理论教学的氛围和深化课程的内涵。并行实施回归课堂、实验教学、学生竞赛及科研项目等多种举措,巩固并理解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关联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探索新工科视域下专业课程融入特色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视域 电机拖动 课程思政 多元协同 特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