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方阵
1
作者 曹芬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才是关键支撑。然而,通过对当前乡村人才现状分析,发现存在人才引力不足、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生产经营人才成长受限以及二、三产业人才协同困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突破发展空间限制、完善扶持机制、提...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才是关键支撑。然而,通过对当前乡村人才现状分析,发现存在人才引力不足、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生产经营人才成长受限以及二、三产业人才协同困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突破发展空间限制、完善扶持机制、提升农村生产经营人才素质以及推动农村二、三产业人才均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以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经营人才 乡村振兴 人才方阵 人才引力 政策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方法的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评价
2
作者 冯粤媛 陈叶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为打破乡村“脱域”困境,推动乡村振兴与人才队伍的有效衔接,基于长株潭地区人才驻乡返乡意愿调查数据,从政策背景、资源环境、社会人文、家庭及个人4个维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 为打破乡村“脱域”困境,推动乡村振兴与人才队伍的有效衔接,基于长株潭地区人才驻乡返乡意愿调查数据,从政策背景、资源环境、社会人文、家庭及个人4个维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构建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权重指标进行量化和排序。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国家战略背景、区域地理环境与生活质量水平对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的制约和影响较大。为此,提出政府应注重各优惠政策的实用性和落实性,改善、优化乡村人才生活质量与基础工作保障,加强各类基础软硬件建设,让农村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双管齐下成为有保障、有情怀、有未来的安居乐业的家园,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乡村人才集聚吸引力 乡村振兴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林晓言 石中和 +2 位作者 罗燊 吴笛 史慕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6,共10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利用人才,是提升区域影响力、促进区域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高速铁路降低了沿线地区的运输成本,通过时空压缩、促进要素流动和集聚,提升了沿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基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利用人才,是提升区域影响力、促进区域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高速铁路降低了沿线地区的运输成本,通过时空压缩、促进要素流动和集聚,提升了沿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基于"有无对比"的思想,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武广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城市人才吸引力进行测试。结果证实,"有"高速铁路情形下城市人才吸引力明显高于"无"高速铁路的情形,武汉市是三类城市中从高铁获益最大的城市,其次是株洲,再次是广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人才引力 有无对比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组织人才吸引力实证分析——以十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倾向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胡蓓 翁清雄 杨辉 《预测》 CSSCI 2008年第1期53-59,共7页
本文从求职者的视角对组织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ANOVA差异分析和AH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显示:(1)组织的人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六个维度,按重要性排序先后为组织特性、职业发展、报... 本文从求职者的视角对组织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ANOVA差异分析和AH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显示:(1)组织的人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六个维度,按重要性排序先后为组织特性、职业发展、报酬制度、组织表现、学习培训制度、工作特性;(2)组织对不同性别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在组织特性这个维度上差异较为显著;(3)构建了组织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人才引力 求职倾向 大学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48
5
作者 宋鸿 张培利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5,共3页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家、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了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人才集聚...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家、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了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人才集聚地的城市,对人才吸引力的大小受其提供就业岗位、发展机会和宜居环境三个方面能力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壮大城市经济总量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并重、加强吸引人才制度建设与打造人才"特区"并重和提升人居硬环境与建设人居软环境并重的途径不断提升城市三个方面的能力,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引力 影响因素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产业集群特性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基于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等产业集群的实证 被引量:32
6
作者 胡蓓 周均旭 翁清雄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7,78,共8页
研究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经济特性、文化特性、人才政策、生活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特性对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并以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振安工业园四个产业集群为实证,证实了:集群的经济特性、生... 研究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经济特性、文化特性、人才政策、生活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特性对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并以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振安工业园四个产业集群为实证,证实了:集群的经济特性、生活环境和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均对产业集群人才吸引产生直接正向的显著影响;集群文化特性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间接地影响着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集群人才政策,不仅对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人才吸引优势以及人才集聚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引力 人才政策 集群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纵向分层研究--以佛山地区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蓓 周均旭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7,共4页
依据纵向结构分层思想,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受区域、集群、企业和工作四个层面因素影响,通过对佛山地区产业集群实证研究证实,宏微观层面部分因素对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中观层面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集聚 人才引力 纵向结构分层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渝西地区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4
8
作者 曾升科 李勋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4-220,共7页
当前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为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乡村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渝西地区开展人才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乡村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人才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 当前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为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乡村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渝西地区开展人才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乡村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人才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职业发展、配偶就业、交通状况因素的评价(满意度)每降低1个等级,人才愿意到乡村发展的发生比将分别减少27.3%、39.8%、28.2%、17.6%、28.5%,说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职业发展、配偶就业、交通状况与乡村人才吸引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才对治安环境、休闲娱乐因素的评价(满意度)每降低1个等级,人才愿意到乡村就业发展的发生比将分别增加32.4%、15.3%,证明治安环境、休闲娱乐因素与乡村人才吸引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优惠政策与乡村人才吸引力变量相关性,在0.1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假设检验,表明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没有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乡村要采取让硬件硬起来、环境美起来、空间广起来、政策活起来等措施,实现人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引力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才集聚载体的人才吸引力研究——以辽西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乃文 李方正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8,共8页
"突破辽西北"战略需要人才集聚支持。本文建立了由主体载体、服务载体、保障载体组成的人才集聚载体体系,总结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借助系统动力学建立人才集聚载体与人才吸引力的互动关系模型,并结合辽西北地区进行模拟分析,... "突破辽西北"战略需要人才集聚支持。本文建立了由主体载体、服务载体、保障载体组成的人才集聚载体体系,总结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借助系统动力学建立人才集聚载体与人才吸引力的互动关系模型,并结合辽西北地区进行模拟分析,从建设人才集聚载体的角度提出增加辽西北地区人才吸引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人才集聚载体 人才引力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海市人才吸引力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高子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三个维度,建立了上海人才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上海城市吸引力的调查数据,运用AHP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影响上海人才吸引力的各种外部因素及其重要性,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人才政...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三个维度,建立了上海人才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上海城市吸引力的调查数据,运用AHP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影响上海人才吸引力的各种外部因素及其重要性,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人才政策思路调整和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人才引力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西部对人才吸引力的AHP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竹俊 卢阳春 《西北人口》 2003年第2期2-3,7,共3页
本文试图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对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并据此提出增强西部对人才吸引力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国 人才引力 AHP层次分析法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人才吸引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志坚 张成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发展现状 人才管理体制 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 人才引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人才吸引力视角 被引量:32
13
作者 胡本田 曹欢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共10页
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国内人才竞争迅速蔓延,各地区"人才争夺战"空前激烈。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源丰富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完善,而人才资源对... 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国内人才竞争迅速蔓延,各地区"人才争夺战"空前激烈。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源丰富的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完善,而人才资源对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2014-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人才吸引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各城市人才吸引力逐渐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通过Dagum基尼系数对区域差距进行测算及分解,发现主要差异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并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引力 区域差异 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人才吸引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鸿 程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132,共4页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才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但从人才市场上求职的大学生来看,大学生的求职愿望中也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能力的认同。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表现有助于企业在人才市...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才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但从人才市场上求职的大学生来看,大学生的求职愿望中也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能力的认同。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表现有助于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优势并占据主动,尤其是从大学生对招聘员工的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表现的评价尺度上可以看出。因此,在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地影响到人才市场上求职者的求职意愿。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将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同时,也使企业在拥有更多的人才后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人才引力 应届大学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吸引力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乐杰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建立了制造业集群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个制造业基地23市制造业集群的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制造业集群人才吸引力有较大差异,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 本文建立了制造业集群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个制造业基地23市制造业集群的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制造业集群人才吸引力有较大差异,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区域生活环境和创新环境也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制造业集群 人才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对国际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群 罗婷 李卉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77-85,96,共10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及东道国对国际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而吸引和保留国际人才让其具有根植意愿的关键在于为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基于场论及承诺理论,依据“环境-态度-行为”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及东道国对国际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而吸引和保留国际人才让其具有根植意愿的关键在于为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基于场论及承诺理论,依据“环境-态度-行为”的理论逻辑,将表征东道国环境的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视为外部因素,将体现国际人才对地区的积极态度的区域承诺视为个体因素,探讨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通过区域承诺对人才根植意愿产生影响的机制。基于63个国际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与392名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海外员工配对样本,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正向影响人才根植意愿,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区域承诺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的,意味着良好的东道国环境与积极的个体态度有利于提升国际人才的根植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国际工程企业 地区人才引力 根植意愿 区域承诺 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35个主要城市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博 刘善仕 +1 位作者 彭璧玉 彭秋萍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基于个体与环境匹配理论,从个体“宜居”与“兴业”两大需求出发,利用人才简历的职业流动数据,通过多值逻辑回归对影响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了显著性识别和影响值估计。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基于个体与环境匹配理论,从个体“宜居”与“兴业”两大需求出发,利用人才简历的职业流动数据,通过多值逻辑回归对影响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了显著性识别和影响值估计。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并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35个主要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呈现明显分层特征,排名靠前的城市均在事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方面表现出色,并一定程度上契合其城市发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引力 指标体系 测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分析--基于2019-2020年中国69个样本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宁 何土凤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共7页
厘清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对破解人才集聚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国69个样本城市房价中位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城市房价上涨,人才吸引力经历... 厘清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对破解人才集聚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国69个样本城市房价中位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城市房价上涨,人才吸引力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中国多数城市正处于发展速度放缓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科学引导人才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人才引力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生态视角下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冉景亮 成浩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党中央和国务院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鉴于城市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人才使用的“高地”,对城市人才战略的研究有利于管窥国家人才战略实施的基本状况。同时,人才是城市创造力的价值源泉,也是城市吸... 党中央和国务院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鉴于城市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人才使用的“高地”,对城市人才战略的研究有利于管窥国家人才战略实施的基本状况。同时,人才是城市创造力的价值源泉,也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志,全国各地党委政府通常都高度重视本地区人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并且也有不少城市在人才争夺中已经取得了竞争优势。探索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内在机理,科学回答各个城市为什么产生人才吸引力,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各城市产生人才吸引力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城市人才战略成功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还存在欠缺。为了探索不同城市如何优化城市人才生态以提升人才吸引力的基本模式,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uzzy sets QCA,fsQCA)对我国32个城市进行探索和研究,具体从组态视角分析我国城市人才生态与人才吸引力的关系,探索性地识别出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的路径选择方案。研究发现:(1)单个人才生态要素并不构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必要条件,但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对于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有较为普适的作用。(2)存在4种不同人才生态环境产生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组态路径,即经济主导下社会文化驱动型、经济主导下科创-生活-自然驱动型、经济主导下生活驱动型、科技主导型。通过对各个城市人才政策和相关要素禀赋简要梳理,发现各市人才生态建设实践与4种组态路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关系。此外,非高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也存在两种人才生态组态,一是城市人才生态中各要素均呈现非高水平状态,二是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下,不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忽视人才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需求,也不能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总体上讲,根据城市人才环境生态组态路径的归纳和总结,说明城市高人才吸引力实现方式具有诸多共性规律,这对我国城市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精准优化人才生态以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生态 人才引力 人才强国战略 城市群 区域协调发展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伊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
如何打造宜居乐业的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成为当前各大城市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城市人才引留能力、城市年轻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吸引力、城市环境吸引力三个维度12个细分指标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 如何打造宜居乐业的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成为当前各大城市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城市人才引留能力、城市年轻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吸引力、城市环境吸引力三个维度12个细分指标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客观评估比较了15个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情况,并进一步基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引力 商贸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中介效应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