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研究
1
作者 吴秋晨 周英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并非易事,面临开发性挑战、统一性挑战、技术性挑战和系统化挑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建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开发机制、设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双重标准维度、促进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提升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字化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技术特征、风险挑战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秋晨 李佳敏 徐国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42,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职业教育变革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嵌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目标呈现精准化和效能化特征,评价内容呈现丰富化和高速化特征,评价形式呈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评价环境呈现多...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职业教育变革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嵌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目标呈现精准化和效能化特征,评价内容呈现丰富化和高速化特征,评价形式呈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评价环境呈现多元化和全景化特征。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也面临着内涵失真、内容颠覆、主体重构等众多风险挑战。对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做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把握主流价值导向;二是清朗舆论生态圈,强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监管机制;三是构建生成式语料库,赋能技能人才发展;四是挖掘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内蕴价值,创新数字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 被引量:28
3
作者 方向阳 孙学文 甘昭良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设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表",共涉及36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四个...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设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表",共涉及36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四个层次的系统,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四个等级,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执行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索——以中职A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施卫 崔伟 +1 位作者 臧志军 冯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62-64,共3页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 汽车运用与维修 学、训、赛一体化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浩 王艳慧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大学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产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对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综合效... 大学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产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对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综合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如下结论:在2004年的大学规模下,部分大学人才培养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率;其余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总体效率则较低;而且25所大学规模收益不变,18所大学规模收益递减,29所大学规模收益递增。这为完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大学人才培养系统评价 DEA综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琴 张淑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9期141-144,共4页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的关键要素。在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运用因子分析技术,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建构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能够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的关键要素。在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运用因子分析技术,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建构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能够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准确把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 结构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淑珍 邓瑞 田莉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扎实,护理职业能力强,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结论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教育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西部地区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 社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芬 彭直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培养一大批软件技术人才,对于我国软件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就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 被引量:189
9
作者 梁克东 王亚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28-34,41,共8页
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着力点。"三教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旨在系统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qu... 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着力点。"三教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旨在系统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以"三教改革"为分析框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问题症结表现为:教师方面,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成长缓慢;教材方面,学科中心、形态单一、质量不高、研究薄弱;教法方面,理论导向、教师中心、教技分离、监控缺失。为了能够切实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体系,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机制,打造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践研究 人才培养评价 三教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内外部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立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5,共3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实施多元主体内外部有效衔接的"双原则"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打破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改革弊端,不断更新高职教育观念,科学系统地探索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多元互动 内外部有效衔接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蔡雪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4,共2页
通用性文科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在课程设置中,我们提出了新的三大基础学科在通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三大基础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维科学;在教法运用上提倡启发... 通用性文科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在课程设置中,我们提出了新的三大基础学科在通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三大基础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维科学;在教法运用上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在人才培养评价上主要从知识培养和知识运用两方面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才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结构性合理就业促进研究——基于“大学生智力众筹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利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87,共5页
社会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人才需求层次和标准日渐提升,动态化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性使得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供求失衡不断加深。对此,文章对大学生结构性合理就业的内涵及其身份构建要求进行了解析,提出构建以实现... 社会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人才需求层次和标准日渐提升,动态化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性使得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供求失衡不断加深。对此,文章对大学生结构性合理就业的内涵及其身份构建要求进行了解析,提出构建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包含“双模块培养与过程激励系统”及“人才评价体系与反馈系统”的“大学生智力众筹平台”。“大学生智力众筹平台”作为面向对象数量大、运行周期长的教育自生态系统,其构建也因结果变量多且不稳定、指标权重需不断迭代更新、行为主体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具有较高的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合理就业 大学生智力众筹平台 人才培养评价 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