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学结合视野下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宗明 胡俊红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32-34,共3页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企业、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背景下高职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慧勇 林辉 +1 位作者 李益民 刘宏利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用人单位对轨道交通装备运用方向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培养大批与之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展“1+X”改革试点,...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用人单位对轨道交通装备运用方向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培养大批与之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展“1+X”改革试点,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无损检测与电气装调赛项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构建基于“岗课赛证”机制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师、教法、教材方面的“三教”改革,融知识、技能和素养培育为一体,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结果】1)构筑了“互联网+”学习生态,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2)打造了“匠心筑梦”课堂,推动了铁路工匠新生代健康成长;3)由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组成了对专业教学全方位、全过程、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监控机制,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结论】落实“1+X”证书制度,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了“三教”改革,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专业质量管理水平,能够培养大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人才培养设计 “三教”改革 学生学习效果 专业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虎 张钰琳 喻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目的对传统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相互脱节、重表现轻落地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探索基于多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途径,实现设计创意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通... 目的对传统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相互脱节、重表现轻落地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探索基于多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途径,实现设计创意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通过调研发现设计产业新业态下企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厘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多学科融合和Steam教育理念构建以实践为桥梁的教学结构。结果从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面着手,搭建多元主体并行的结构,形成以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高阶性知识整合能力为目标,以设计项目为牵引、从创意到落地全流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结论通过系列化实践课程和项目增加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反馈的实时性,为教学模式迭代更新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推进学科融合和设计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设计人才培养 工业装备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乡村的实践运用研究--评《大数据思维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6-I0007,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的环境变化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媒介更好的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之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的环境变化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媒介更好的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借助《大数据思维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一书,以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乡村的实践运用研究为题,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力求从互联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找到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构建 教学方法创新 实践运用 设计人才培养 大数据思维 艺术设计 学习潜能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顺利结项
5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申办主体,与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三家单位共同合作。项目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申办主体,与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三家单位共同合作。项目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以把握学术方向、精心严密组织、保障培养质量、传播服饰文化为导向,探索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一体化的科学培训体系。项目招收了来自全国13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名优秀学员,学员专业基础好、学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专业水平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术方向 培养质量 北京服装学院 设计人才培养 敦煌研究院 学历水平 党的十九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评《专业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6
作者 董丽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I0001-I0001,共1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有必要重新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专业美术院校 创新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模式创新研究 德育 人文素养 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大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70-71,共2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艺术设计教育 设计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嫄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44-145,共2页
文章分析了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核心,系统地整合课程、优化体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 文章分析了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核心,系统地整合课程、优化体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关联模块化课程"的专业教学模式,并引入"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就业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在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9
作者 肖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0-440,共1页
2014年6月25日,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落下帷幕.北京师范大学由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赵力、张伯威和2012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思源组成的代表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 2014年6月25日,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落下帷幕.北京师范大学由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赵力、张伯威和2012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思源组成的代表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冯速的指导下,最终取得排名第46的好成绩(前60名计入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程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竞赛 ACM 设计人才培养 信息科学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 名第 赵力 思源 奥林匹克竞赛 科研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博士(后)论文概要选登
10
作者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南方建筑》 2009年第5期48-48,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一个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机构,建立了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博士。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培养 硕士研究生 学科博士点 建筑设计 科研条件 设计人才培养 创作道路 人才资源 创作理论 要虚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科新设置与新发展
11
作者 夏燕靖 《艺术设计研究》 2025年第4期129-134,144,共7页
2022年新版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显示出设计学科的自主性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一自主性的确立,突出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上向交叉学科的转型,从而实现学科创新,构建起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设计学科跨学科与跨专业综合发展的新体系。据此... 2022年新版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显示出设计学科的自主性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一自主性的确立,突出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上向交叉学科的转型,从而实现学科创新,构建起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设计学科跨学科与跨专业综合发展的新体系。据此,设计学科正经历着从单一学科的艺术属性向多元交叉学科属性的转变。尤为显著的是,智能科技领域的高速迭代发展,正大力推动着设计学科从“艺术设计”向“科学设计”的深层转变,更加显著地反映出设计学科在认知范式、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的革命性变革。本文围绕“设计学科发展发力的基础在于学科点的建设”“锻造具备跨学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和“新工科与新文科助力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三个贯穿构成的逻辑主题分析阐释,力求阐明新时代设计学科发展发力的基础在于学科点的建设,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现实问题、学术问题,更是学科成长的重点问题。而关键在于培养跨学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以适应设计服务于未来社会发展,尤其是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自然,新工科与新文科建设同样助力于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实效,这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科建设之路,可以说是真正彰显中国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科专业变革 学科点建设发力 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 新工科与新文科助力设计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工作
12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共3页
学会开展高校城市设计教育调研为了解当前全国城市设计专业教育、人才就业需求等基本情况,提高下一步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和人事司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全国高校的城市设计教育开展调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通... 学会开展高校城市设计教育调研为了解当前全国城市设计专业教育、人才就业需求等基本情况,提高下一步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和人事司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全国高校的城市设计教育开展调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通过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学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和风景园林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联系全国各相关大学,调查了解高校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情况,并通过全国各地的规划设计机构调查了解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 城市设计教育 设计人才培养 城市规划 专业教育 城乡规划 建筑学教育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