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晓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3,共7页
宋六大散文家表现出自觉的人情观念。他们把人情看作人类的本质属性 ,把人生的本质意义定位在具体平凡的生存状态之上。体现于人情观念中的思想风神和认知意趣 ,漫溢于他们的文章中 ,成为推动六家散文走向的内在力量 。
关键词 宋朝 散文 人情观念 创作走向 文章风格 王安石 欧阳修 人性 苏轼 性情 美学意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价值观的自我-群体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兰久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东亚价值观具有特殊的自我—群体结构,由一系列价值观将自我和群体统一起来,缓解了自我和群体之间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东亚价值观并非完全忽视自我价值,只是要求把自我价值放在群体中来定位。东亚价值观的群体本位不是简单的以群体利... 东亚价值观具有特殊的自我—群体结构,由一系列价值观将自我和群体统一起来,缓解了自我和群体之间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东亚价值观并非完全忽视自我价值,只是要求把自我价值放在群体中来定位。东亚价值观的群体本位不是简单的以群体利益为归宿,其确切含义是从群体角度理解价值。在东亚社会中,人情是维系人际交往的重要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东亚价值观的人情观念是把自我观念和群体观念结合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价值观 自我观念 群体观念 人情观念 自我-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深层内蕴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赖骞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的悲剧是由她身上“大家闺秀”观念与传统妇道观和自然人性的多重矛盾所致。小说不仅描写了艾米丽的悲剧,而且反映了福克纳复杂的思想及其矛盾:寄希望于以浓厚的乡土人情抵御现代社会的人情冷漠;... 《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的悲剧是由她身上“大家闺秀”观念与传统妇道观和自然人性的多重矛盾所致。小说不仅描写了艾米丽的悲剧,而且反映了福克纳复杂的思想及其矛盾:寄希望于以浓厚的乡土人情抵御现代社会的人情冷漠;对传统既眷念又嘲讽;对女性从属地位的同情及对男性权威受到威胁而产生的忧虑。是作者企图以南方精神文化传统对抗北方工业社会入侵的主观臆想。这些复杂、矛盾的思想凝聚在一起,以卓绝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使这篇不足500字的短篇小说,表现了丰富、复杂、深刻的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艾米丽 大家闺秀 自然人性 乡土人情观念 传统 忧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