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儒家自然人性论与礼乐教育的关系 |
张斯珉
乔清举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自然与人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异同 |
曹晓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论沈从文的自然人性观 |
王文捷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4
|
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
姚文放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论自然人性与经济学发展 |
张岳恒
傅国华
李远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6
|
沈从文小说“自然人性”内涵的多元成因 |
王宇
|
《理论月刊》
|
2004 |
0 |
|
7
|
野蛮与文明的对峙国——论现代中国作家对自然人性的探索(之一) |
罗成琰
|
《中州学刊》
|
1988 |
0 |
|
8
|
宪法价值哲学的历史纬度——对西方宪法人性基础的反思 |
陈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9
|
对梁实秋人性论文艺思想的再认识 |
白春超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0
|
人性观的困惑与生态困境的历史演绎 |
牛庆燕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道家自然精神与中国当代文学 |
彭继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2
|
“自然人”与“道德人”──人文主义的人生理论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比较 |
郑晓江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13
|
荀子人性论的内涵、实质及其意义——兼与朱熹人性论的比较 |
谢胜旺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自然主义视角下对《棉被》的解读 |
吴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休谟的人性哲学和斯密的人性经济学 |
杨玉成
|
《东南学术》
|
2001 |
1
|
|
16
|
狂狷童心和自然之子——李贽与卢梭诗学比较初探 |
魏中银
马树芳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7
|
人性论视阈下的姜文电影读解 |
温慧舒
|
《电影评介》
|
2013 |
1
|
|
18
|
略论我国近代人性论的两重倾向 |
应丰禾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0 |
0 |
|
19
|
论宪法思想对审计制度的影响 |
杨肃昌
肖泽忠
|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20
|
京派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兼与西方古典主义比较 |
周冰心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