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评《迷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缺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景峰
陈翼龙
-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5,73,共2页
-
文摘
《迷雾》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金最受欢迎的同名恐怖小说。该片自始至终透漏着彻底的绝望气息,通过一群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对人性的阴暗面有深入浅出的剖析。
-
关键词
迷雾
人性缺陷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作为生存策略的道德及其演化路径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燕善敏
-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8,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素质提升的制度基础研究”(16ZXD005)
徐州工程学院培育项目“中国当代道德体系及其制度逻辑研究”(XKY2017105)
-
文摘
道德作为生存的策略是人类进化中自我完善的文化工具。人性缺陷是道德存在的前提,自我意识是道德生成的基础,追求自由是道德实现的主要目标,生产力状况是道德演化的决定因素,实现信任是道德建构的核心任务。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矛盾与冲突,道德建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手段和途径。依据社会信任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将道德演化的历史阶段划分为自然伦理阶段、经验伦理阶段、制度伦理阶段和技术伦理阶段。
-
关键词
策略
人性缺陷
自我完善
历史阶段
-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半个世纪的呼唤──浅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作品主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鄂民
-
机构
苏州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65-69,共5页
-
文摘
威廉·戈尔丁在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以其对事物特有的洞察力,准确地捕捉人性的缺陷,长久地呼唤道德的回归。他的作品寓意深刻,振聋发愤,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人类的状况,引起全人类对社会的文明教育准则深刻反思。本文从作者的立意、视角及作品内涵、艺术主张诸方面剖析戈尔丁小说作品的主题,主张重新认识其作品的社会价值。
-
关键词
戈尔丁
寓言
寓意
象征
人性缺陷
-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柏拉图政治逻辑评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少来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99-102,共4页
-
-
关键词
柏拉图
政治逻辑
哲学家
制度安排
政治问题
政治原则
城邦
知识问题
人性缺陷
统治阶级
-
分类号
D09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