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F-1通过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静 朱红霞 +2 位作者 王敏哲 苟静 张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1,HMEC-1)功能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明确SDF-1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1,HMEC-1)功能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明确SDF-1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MEC-1,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DF-1(0、25、50、100μg/L),Western blot检测HMEC-1中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MTT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HMEC-1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MEC-1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U0126阻断HMEC-1中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后,再以SDF-1处理HMEC-1,MTT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HMEC-1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MEC-1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5μg/L的SDF-1处理即可显著活化HMEC-1中的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且随着SDF-1处理浓度的升高,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活化水平逐渐升高。同0μg/L的SDF-1处理组相比,25、50、100μg/L的SDF-1均可显著加强HMEC-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并抑制HMEC-1的凋亡水平(P<0.01),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当采用LY294002和U0126阻断HMEC-1中的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后,SDF-1促HMEC-1增殖和迁移能力及抑制HMEC-1凋亡的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DF-1可通过活化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HMEC-1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HMEC-1的凋亡水平,从而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信号通路 糖尿病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PI3K/AKT MAPK/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Bach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俊许 蒋丽 +3 位作者 魏香香 牛琮 陈思锋 孟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95-2200,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Bach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细胞转染技术下调内皮细胞Bach1表达;用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体外血管新生的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Bach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细胞转染技术下调内皮细胞Bach1表达;用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体外血管新生的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转染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VEGF基因的转录活性。结果:下调内皮细胞Bach1表达明显促进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抑制Bach1表达促进内皮细胞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VEGF转录活性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抑制转录因子Bach1表达可增加内皮细胞HO-1和VEGF的表达,促进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Bach1是负性调控血管新生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Bach1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红素氧合酶1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皮总皂苷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磊 谭莹 +2 位作者 陈爽 邱丽颖 金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研究合欢皮总皂苷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药效学影响。采用人脐静脉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作为研究模型,经不同剂量合欢皮总皂苷作用48、72 h后,应用SRB法、光学显微镜观察合欢皮总皂苷对HMEC-1细胞增殖、形态的影响;应用台盼蓝染色法... 研究合欢皮总皂苷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药效学影响。采用人脐静脉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作为研究模型,经不同剂量合欢皮总皂苷作用48、72 h后,应用SRB法、光学显微镜观察合欢皮总皂苷对HMEC-1细胞增殖、形态的影响;应用台盼蓝染色法、DNA梯形条带法、流式细胞仪PI单染方法分析合欢皮总皂苷对HMEC-1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合欢皮总皂苷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与时间、剂量均存在依赖关系,作用48 h的IC50为1.5μg/mL;合欢皮总皂苷使HMEC-1细胞周期阻滞在亚G0/G1期,高剂量作用48 h后可能引起细胞产生坏死。因此,合欢皮总皂苷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部分引起细胞坏死,从而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总皂苷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活性成分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秋艳 翁新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1-756,共6页
对山楂中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并研究其保护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和对损伤的修复作用.对山楂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 对山楂中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并研究其保护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和对损伤的修复作用.对山楂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1)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Ⅱ)熊果酸(Ursolicacid)、(Ⅲ)β-谷甾醇(β—sitoster01).实验以山楂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95%乙醇提取的各种提取物和化合物Ⅰ~Ⅲ为研究对象,以洛伐他汀(Lovastatin)作为阳性对照,MTT法考察样品对保护HMEC抑制oxLDL损伤和对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山楂各种溶剂提取物和洛伐他汀在3.12~25μg/mL时,保护细胞抑制氧化损伤;乙酸乙酯、95%乙醇提取物在浓度6.25~25μg/mL时对氧化损伤细胞有修复作用,效果好于洛伐他汀;胡萝卜苷、β-谷甾醇在0.39~12.5μg/mL下有保护作用;熊果酸在0.39~1.56μg/mL下有保护作用;胡萝卜苷在浓度6.25~12.5μg/mL下表现出很强的修复作用,熊果酸在浓度0.39~3.12μg/mL时表现出的修复作用和洛伐他汀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胡萝卜苷 熊果酸 Β-谷甾醇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酚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 陈亚军 +2 位作者 耿明 徐忠东 戴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观察石斛酚(gigantol)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NLRP3炎性体激活的影响,分析石斛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 目的观察石斛酚(gigantol)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NLRP3炎性体激活的影响,分析石斛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NLRP3、ASC、Caspase-1和TXNIP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结果Hcy(100μmol·L^-1)、石斛酚(1~10μmol·L^-1)对HMEC-1细胞活性未观察到明显影响;Hcy可明显增加细胞ROS水平,诱导TXNIP、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促进HMEC-1细胞IL^-1β分泌;石斛酚能明显逆转Hcy上调的HMEC-1细胞ROS和上清液IL^-1β水平,抑制Hcy诱导的TXNIP蛋白过表达和NLRP3炎性体激活。结论石斛酚能逆转Hcy激活的HMEC-1细胞NLRP3炎性体,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ROS/TXNIP通路可能参与石斛酚对Hcy诱导的NLRP3炎性体激活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酚 同型半胱氨酸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NLRP3炎性体 活性氧物质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松弛素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傅锐斌 邱健 +4 位作者 向定成 马骏 何建新 洪长江 张金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观察猪松弛素(pRLX)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这种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pRLX作用下HMVEC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原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蛋白表达;Griess法... 目的观察猪松弛素(pRLX)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这种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pRLX作用下HMVEC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原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蛋白表达;Griess法检测不同浓度pRLX分别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HMVECs NO产量的影响;Griess法检测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对pRLX刺激HMVECs产生NO效应的影响。结果pRLX促进HMVECs iNOS蛋白表达,但对cNOS表达影响不显著;pRLX呈浓度依赖性促进HMVECs NO产量,但24 h至96 h范围内各pRLX作用时间组之间NO产量无显著差异;氨基胍、L-单甲基精氨酸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均能阻断pRLX促进HMVECs产生NO的效应。结论pRLX促进HMVECs iNOS表达和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松弛素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管内皮细胞PAI-1 mRNA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张文婷 张莲芬 +1 位作者 周利苹 金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2-157,共6页
为了建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mRNA表达的方法。提取人微血管内皮细总RNA,经RT-PCR获得靶基因(PAI-1)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PCR产物。纯化后,作为标准品梯度稀释,采用SYBR Green I定... 为了建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mRNA表达的方法。提取人微血管内皮细总RNA,经RT-PCR获得靶基因(PAI-1)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PCR产物。纯化后,作为标准品梯度稀释,采用SYBR Green I定量PCR检测,建立标准曲线。方法学考核参数为特异性、线性范围、灵敏性和重复性。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对内皮细胞表达PAI-1 mRNA的干预效果。这种定量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的灵敏度达10^3拷贝,线性范围为10^4-10^10拷贝,循环阈值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批内变异≤4.93%,批间变异≤9.12%。全反式维甲酸能上调内皮细胞PAI-1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管内皮细胞PAI-1基因表达的方法有助于溶栓药物药理学的研究和新药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内皮细胞t-PA mRN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砚婷 张莲芬 金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RT-PCR检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总RNA,经RT-PCR获得靶基因(t—PA)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PCR产物。纯化后,作为标准品梯度稀释,采用SYBR GreenⅠ定量... 目的建立实时RT-PCR检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总RNA,经RT-PCR获得靶基因(t—PA)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PCR产物。纯化后,作为标准品梯度稀释,采用SYBR GreenⅠ定量PCR检测,建立标准曲线。方法学考核参数为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重复性。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对内皮细胞表达t-PA mRNA的干预效果。结果定量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的灵敏度达10^3拷贝,线性范围为10^3~10^10拷贝,循环阈值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批内变异≤3.10%。批间变异≤4.93%。1.25~20.00μmol·L^-1的全反式维甲酸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t-PAmRNA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可对t—PAmRNA的表达进行准确定量,有助于溶栓药物药理学研究和新药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璇 陶宇 +4 位作者 裴静娴 李明琰 陈建威 刘城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402-Ala803,简称Ad-HIF-1α-564/402/803)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Ad-HIF-1α-564/402/803在HEK293A细胞中进行扩增,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腺病毒纯化,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提取病毒DNA,进行PCR及PCR产物测序鉴定三突变型HIF-1α基因;X-Gal染色法测定重组腺病毒转染效率;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分别转染hMVECs后,观察hMVECs在Matrigel上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情况;Ad-HIF-1α-564/402/803、Ad-HIF-1αnature、Ad-Null和PBS分别转染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后,利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收集数据并计算各组CAM血管面积比。结果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扩增纯化后的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病毒滴度达1011~1012PFU/ml;X-gal染色显示MOI为100pfu/cell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Ad-HIF-1α-564/402/803转染hMVECs后Matrigel上的管腔数目显著多于Ad-HIF-1α-nature组、Ad-Null及对照组;基因转染CAM72h后,Ad-HIF-1α-564/402/803组CAM上微小血管数目较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明显增多;Ad-HIF-1α-564/402/803组血管面积比与Ad-HIF-1α-nature组、Ad-Null组、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0.000)。结论Ad-HIF-1α-564/402/803能明显促进hMVECs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的形成,同时可以促进CAM模型上微小血管新生,证实了Ad-HIF-1α-564/402/803在常氧情况下对血管新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重组腺病毒 血管新生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志强 张秀英 +5 位作者 李文广 黄双盛 刘圆圆 胡腊梅 侯翠兰 张小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管样结构形成实验测定ISL对HMEC-1细胞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ISL对HMEC-1的细胞周期。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ISL体内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ISL可明显抑制A549、SW620和HMEC-1细胞的增殖、HMEC-1细胞的迁移、管样结构形成以及细胞内MMP-2和MMP-9的表达,且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同时,ISL还可抑制HMEC-1细胞内由VEGF诱导产生的ROS量,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高浓度ISL可将HMEC-1细胞阻滞于S期,而低浓度ISL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ISL能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结论ISL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清除HMEC-1细胞内ROS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抗肿瘤 血管生成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tatin作用靶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陶永辉 张莲芬 金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靶点。方法以99Tcm-重组人血管抑素、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和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抗体为示踪分子,进行小鼠S180肿瘤模型显像、Matrigel血管模型放射自显影和HMEC-1细胞的流式细胞术。采用亲和甑别...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靶点。方法以99Tcm-重组人血管抑素、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和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抗体为示踪分子,进行小鼠S180肿瘤模型显像、Matrigel血管模型放射自显影和HMEC-1细胞的流式细胞术。采用亲和甑别技术对重组人血管抑素结合分子实施了分离,MS测序,并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99Tcm-重组人血管抑素可聚集在S180肿瘤部份,其特异地识别部位为新生血管。流式细胞术提示HMEC-1细胞表面存在重组人血管抑素的结合位点,亲和甑别发现3种结合蛋白,其中预测分子tubulin是重要的肿瘤药物靶点。结论血管抑素的作用靶点是特异靶向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且其作用可能是多因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与抑制HMEC迁移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逸嵘 张易 +2 位作者 张红霞 翁亮 张红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102,共11页
灰树花(Grifola fondose)高浓缩精粉经热水提取,95%乙醇沉淀,获得水溶性灰树花粗多糖GFP.GFP依次经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树脂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得到GFP1-F,GFP1-M及GFP1-L3种不含蛋白质的葡聚糖纯品,其分子量依次... 灰树花(Grifola fondose)高浓缩精粉经热水提取,95%乙醇沉淀,获得水溶性灰树花粗多糖GFP.GFP依次经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树脂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得到GFP1-F,GFP1-M及GFP1-L3种不含蛋白质的葡聚糖纯品,其分子量依次为1.09×105,1.93×104和2.76×103Da.采用吡啶-氯磺酸法对其进行硫酸酯化修饰,硫酸酯化衍生物GFP1-FS,GFP1-MS及GFP1-LS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个样品均在1 236.90cm-1和811.81cm-1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13C NMR证明C-6上的羟基被酯化.并且GFP1-FS的硫酸酯化程度最高,其取代度DS为1.07;GFP1-MS与GFP1-LS的硫酸酯化程度相当,DS分别为0.66和0.61.划痕法实验结果表明,经1 000μg/mL的GFP1-FS,GFP1-MS及GFP1-LS处理24h后向划痕区迁移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分别为对照组的73.33%,34.17%和67.21%,均具有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迁移的活性,其中GFP1-MS的效果最为显著,这可能与GFP1-MS所具有的复杂分支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葡聚糖 硫酸酯化衍生物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3p靶向HOXA5基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嘉媛 温立霞 李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299,共8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27a-3p(miR-27a-3p)对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组织中miR-27a-3p、同源异型盒基因A5(HOXA5)mRNA和HOXA5蛋白的表达。使用高糖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 目的:研究微小RNA-27a-3p(miR-27a-3p)对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组织中miR-27a-3p、同源异型盒基因A5(HOXA5)mRNA和HOXA5蛋白的表达。使用高糖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s),模拟糖尿病HMECs的损伤。在HMECs中转染miR-27a-3p mimic或HOXA5 siRNA,并进行高糖处理,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HOXA5、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StarBase预测结合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分析miR-27a-3p和HOXA5的靶向关系。在HMECs中共转染miR-27a-3p mimic和pcDNA-HOXA5,并使用高糖处理,观察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组织中miR-27a-3p的表达量明显减少,HOXA5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高糖诱导的HMECs中miR-27a-3p的表达量、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及cyclin D1、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高表达miR-27a-3p或低表达HOXA5明显增加高糖处理HMECs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cyclin 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量(P<0.05)。miR-27a-3p靶向调控HOXA5表达。高表达HOXA5可以部分消除miR-27a-3p mimic对高糖处理的HMECs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cyclin D1、MMP2、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miR-27a-3p靶向HOXA5基因,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7a-3p 糖尿病 创面愈合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HOXA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