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的质疑和剖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舒赛男 刘兴楼 +1 位作者 Ming Zhang 董永绥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G阳性率1~3岁组为60.37%,〉20岁组为97.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发展中国家 HCMV感染 双链DNA病毒 疱疹病毒 上海人群 感染性疾病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BALB/c小鼠大脑皮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维 王明丽 +2 位作者 吴喜林 刘倩 陈敬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原发感染BALB/c小鼠大脑皮质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分别用2×10^6、2×10^5、2×10^4、2×10^3、2×10^2PFU/ml的HCMV AD189株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LB...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原发感染BALB/c小鼠大脑皮质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分别用2×10^6、2×10^5、2×10^4、2×10^3、2×10^2PFU/ml的HCMV AD189株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LB/c小鼠雌雄各6只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灭活病毒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1个月后取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PCR和RT-PCR分别检测各标本中HCMVUL83基因及UL54的转录、HE染色。结果2×10^6、2×10^5PFU/ml实验组的雌性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HE染色可见海马区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雄性小鼠、低剂量(2×10^4、2×10^3、2×10^2PFU/ml)实验组、灭活病毒组和HF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HCMVAD169株腹腔注射6~8周龄SPF级雌性小鼠1个月可测出大脑皮质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为HCMV所致的原发感染状态,且小鼠性别及病毒的接种量可能与感染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脑炎 病毒性/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鼠脑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明丽 史百芬 +4 位作者 李京培 毕克菊 胡勇 黄升海 任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物中病毒 D N A 的原位杂交法。方法 制备和培养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并进行病毒感染;在感染后的第3 ,5 天及第1 ~4 周连续取...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物中病毒 D N A 的原位杂交法。方法 制备和培养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并进行病毒感染;在感染后的第3 ,5 天及第1 ~4 周连续取样用地高辛标记的 H C M V 即刻早期抗原( M I E) 和晚期抗原( L A) 寡核苷酸特异性探针分别进行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受染神经元内相应病毒核酸及分布。结果  M I E 寡核苷酸探针可在 H C M V 感染后第4 ~7 天检出神经元核内 H C M V D N A;而 L A 寡核苷酸探针则可稳定地检出感染后第7 ~28天细胞培养物中的相应病毒核酸;并显示: H C M V D N A 杂交阳性信号在感染的早期主要分布在核内,呈灶性;而在感染的晚期,杂交阳性信号均匀分布于受染神经元的核内及胞浆内。结论 地高辛标记的 H C M V D N A M I E 和 L A 寡核苷酸探针在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以及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原位杂交 巨细胞病毒感染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基因缺陷小鼠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感染特点
5
作者 张玉琳 罗小华 刘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Smith株建立WAS基因缺陷小鼠(129S6/SvEvTac-Wastm1Sbs/J)全身播散型感染模型并观察感染特点。方法同窝内简单随机法选取实验组小鼠(129S6/SvEvTac)WASp-/-(雌雄各半),感染... 目的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Smith株建立WAS基因缺陷小鼠(129S6/SvEvTac-Wastm1Sbs/J)全身播散型感染模型并观察感染特点。方法同窝内简单随机法选取实验组小鼠(129S6/SvEvTac)WASp-/-(雌雄各半),感染对照组小鼠(129S1/SvImNJ)WASp+/+6只,雌雄各半,6~8周龄。腹腔内接种0.2 mL小鼠巨细胞病毒悬液1×10^5PFU;另设6只129S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接种MCMV 9 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唾液腺分离病毒,RT-PCR检测小鼠主要脏器组织中MCMV gB基因,HE病理染色观察小鼠脏器病理损害,流式细胞术检测WAS基因缺陷小鼠脾脏MCM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比例。结果与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相比,实验组WASp-/-小鼠MCMV感染后一般状况差,体质量下降,活动少,耸毛反应明显,有死亡(1/6)。感染后第9天,实验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唾液腺均分离出巨细胞病毒,主要脏器心、肝、肺、肾和唾液腺中MCMV gB基因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实验组小鼠肺内MCMV gB基因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空白对照组未检测出病毒。MCMV感染后主要脏器出现明显病理损害,其中肺部病理损害严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WAS基因缺陷小鼠脾脏MCMV CTL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结论腹腔注射MCMV 1×10^5PFU成功建立成年WAS基因缺陷小鼠急性感染模型,观察到较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更明显的、较重的急性感染反应;肺为感染主要靶器官之一;初次感染后脾脏MCMV CTL比例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WAS基因缺陷小鼠 感染模型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人巨细胞病毒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侯舒 王亚亭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小鼠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型,为HCMV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及抗HCMV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CMVAD169株感染Balb/c(Baggalbino/c)小鼠,观测小鼠呼吸、体重变化,取外周血检测HCMV特异...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小鼠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型,为HCMV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及抗HCMV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CMVAD169株感染Balb/c(Baggalbino/c)小鼠,观测小鼠呼吸、体重变化,取外周血检测HCMV特异性抗体,取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病理学检查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结果HCMV感染组小鼠较对照组呼吸频率增加,体重减轻(P<0.01),实验室检查指标符合间质性肺炎形态学及病毒学改变。结论HCMV可致Balb/c小鼠产生间质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间质性肺炎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重组病毒株建立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峰 方峰 +2 位作者 董永绥 李革 聂兴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300,W001,共4页
用插入LacZ基因的重组病毒株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 (murinecytomegalovirus ,mCMV)性肝炎模型。20只BALB/c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接种1×106PFU病毒悬液 ,动态观察血单个核细胞和组织中mCMV感染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 用插入LacZ基因的重组病毒株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 (murinecytomegalovirus ,mCMV)性肝炎模型。20只BALB/c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接种1×106PFU病毒悬液 ,动态观察血单个核细胞和组织中mCMV感染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①mCMV感染小鼠血单个核细胞中X -gal染色阳性细胞在48h时开始出现 ,第3天有所减少 ,在第6天达到高峰;②肝、肺、肾组织病毒感染72h后可见 ,在第12天斑点数最多 ,以肝组织病毒感染多见;③肝组织病变在病毒感染后96h开始出现 ,在第12天达到高峰。提示 :利用重组mCMV建立的mCMV性肝炎小鼠模型 ,在感染后2周仍保持较高感染水平 ,为CMV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动物模型 病毒性肝炎 婴幼儿 肝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被引量:3
8
作者 蔡亦红 高荣保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在体外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方法在长成单层的Balb/c新生乳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物上,接种TCID50为5×103/3ml的HCMVAD169株感染的HF细胞上清液。通过相差显微镜、PCR、RT-PC...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在体外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方法在长成单层的Balb/c新生乳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物上,接种TCID50为5×103/3ml的HCMVAD169株感染的HF细胞上清液。通过相差显微镜、PCR、RT-PCR、间接免疫荧光、TCID50、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和鉴定HCMV在神经细胞内的感染状况。结果接种病毒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感染后第1天即可观察到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变逐渐加重;HCMVIE和UL83DNA及mRNA检测均可见阳性条带;HCMVpp65蛋白免疫荧光检测亦为阳性,蛋白质表达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明显提高;TCID50检测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毒滴度逐渐上升;在神经元胞浆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病毒颗粒。结论HCMVAD169株可能具有增殖性感染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理学 大脑皮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9
作者 孔琪(摘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humaneytomegalovirus,HCMV)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威胁发育期胎儿的重要因素,虽然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感染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在美国,每年约有8000个孩子出现先天性CMV感染后遗症,大多数是中枢神...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humaneytomegalovirus,HCMV)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威胁发育期胎儿的重要因素,虽然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感染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在美国,每年约有8000个孩子出现先天性CMV感染后遗症,大多数是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考虑到对胎儿的潜在毒性,目前还没有HCMV疫苗和抗HCMV的药物上市。临床上对减少HCMV孕妇感染率以及减少病毒经胎盘传播的措施需求非常迫切。动物模型为HCMV的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平台,并可以寻找减少胚胎感染和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非人灵长类 HCMV 子宫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10
作者 孔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非人灵长类 动物模型 先天性CMV感染 子宫内 HCMV疫苗 人巨细胞病毒 神经系统改变 临床症状 hu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德群 赵纪强 +3 位作者 张玮 甘霖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①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①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 pp65 DNA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艳秋 余莉 +2 位作者 方草晖 张文艳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构建含HCMV pp65336~ 50 7位氨基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pp65作为HCMVpp65基因疫苗 ,观察其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情况。方法 以 6~ 8周龄♀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只。试验组于股四头肌注射pp65... 目的 构建含HCMV pp65336~ 50 7位氨基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pp65作为HCMVpp65基因疫苗 ,观察其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情况。方法 以 6~ 8周龄♀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只。试验组于股四头肌注射pp65DNA疫苗 ,对照组注射空载体pcDNA3 1。 2组小鼠分别在 0d、5d、3周注射该DNA疫苗 2 0 0μg。在末次免疫后 3d ,无菌取小鼠脾细胞 ,并用ConA和重组HCMV pp65336~ 50 7作为抗原刺激 ,吉氏液染色观察T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并计算转化率。MTT法对脾脏的特异性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进行测定 ,间接ELISA定量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 γ的含量。结果 pp65336~ 50 7抗原刺激的DNA疫苗免疫鼠脾细胞体积变大 ,胞浆增多 ,核仁增多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示pp65336~ 50 7抗原能特异性刺激免疫鼠脾细胞增殖 ;试验组IFN γ较对照组增高 ,其含量为 80 0ng/L。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显著性 (P<0 0 5)。试验组及对照组脾细胞杀伤率分别为 :56 0 5 %±1 3 64 %、9 85 %± 2 0 6 % ,试验组脾细胞CTL活性比对照组增高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 PP65 DNA疫苗 小鼠 细胞免疫应答 动物模型 巨细胞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先天性感染胎鼠脑组织中iNOS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莉 李艳秋 +5 位作者 张文艳 方草晖 类延花 吴建军 金晶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氨基胍 (AG) 2 0 0mg/kg、2 0mg/kg ,D组、E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 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 (L Arg) 30 0mg/kg、30mg/kg ,F组为DMEM对照组 ,每天每只 0 2ml。持续 17d。以上各组在孕鼠受孕第19天 ,剖腹取胎鼠 ,观察各组胎鼠生长发育及体重 ,有无皮下出血、淤血等情况 ,同时取胎鼠脑组织 ,作以下检测 :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②RT PCR测iNOSmRNA的转录。结果 HCMV感染各组孕鼠在孕 19d ,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部分胎鼠发育迟缓并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感染各组胎鼠脑组织匀浆NO代谢产物明显高于DMEM对照组 (P <0 0 0 1) ,以B组尤为明显 ,A、C、E组间无差异显著性。RT PCR在感染各组均扩增出iNOSmRNA特异性条带表达 ,B组信号量最高 ,D组信号最弱。DMEM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特异性条带。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可刺激胎鼠脑组织iNOS的表达 ,其表达产物NO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脑组织 INOS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流感病毒诱发孕鼠严重疾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Kim J C 董晓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9-239,共1页
鲜有关于乙型流感病毒在动物怀孕期间发病机制的研究,本试验利用建立的小鼠模型研究发现,乙型流感病毒可导致孕期小鼠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死亡。试验结果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孕鼠死亡率为40%,而感染的年龄相仿的非怀孕小鼠未出现死亡... 鲜有关于乙型流感病毒在动物怀孕期间发病机制的研究,本试验利用建立的小鼠模型研究发现,乙型流感病毒可导致孕期小鼠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死亡。试验结果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孕鼠死亡率为40%,而感染的年龄相仿的非怀孕小鼠未出现死亡;与感染的非怀孕小鼠相比,感染孕鼠肺脏部的病毒载量高,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与未感染怀孕小鼠相比,感染孕鼠产仔数减少,结果表明,乙型流感病毒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酮对于维持妊娠过程非常重要,与未感染孕鼠相比,感染孕鼠子宫中的孕酮减少。综上所述,乙型流感病毒可在怀孕过程中引发严重疾病,接种疫苗可能是怀孕期间保护妇女的重要预防措施。关键词:怀孕;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激素;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发病机制 疾病 病毒感染 怀孕期间 小鼠模型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法测定胎鼠大脑皮质内皮素-1 mRNA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中玉 王明丽 +1 位作者 李京培 陈贵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鼠大脑皮质内皮素 1(ET 1)mRNA的方法。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的检测体系后 ,对胎鼠大脑皮质ET 1mRNA进行检测 ,并以RT PCR后产物...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鼠大脑皮质内皮素 1(ET 1)mRNA的方法。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的检测体系后 ,对胎鼠大脑皮质ET 1mRNA进行检测 ,并以RT PCR后产物的OD值来反映起初ET 1mR NA的模板相对含量。结果 在一定TaqDNA酶、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等条件下 ,ET 1mRNA经RT PCR扩增后产物的OD值与ET 1mRNA模板量成正比。结论 优化条件后的RT PCR是检测ET 1mRNA的一种敏感、简便、特异、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大脑皮质内皮素-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IE2基因荷瘤小鼠中ATF5功能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于淼 刘婷 +2 位作者 胡明 王斌 钱冬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71-75,共5页
利用转IE2基因小鼠荷瘤的方法,对肿瘤组织中ATF5转录激活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从而探究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蛋白IE86对ATF5功能的影响。通过鼠胶质瘤细胞GL261对转基因鼠进行荷瘤,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荷瘤鼠的... 利用转IE2基因小鼠荷瘤的方法,对肿瘤组织中ATF5转录激活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从而探究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蛋白IE86对ATF5功能的影响。通过鼠胶质瘤细胞GL261对转基因鼠进行荷瘤,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荷瘤鼠的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ATF5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ATF5的表达,结果显示,转IE2基因小鼠体内ATF5表达量较正常小鼠ATF5表达量高。ATF5在转IE2基因荷瘤鼠中呈现高表达状态,ATF5是一个与凋亡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在凋亡、分化及发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IE86 胶质瘤细胞 转录激活因子5(ATF5)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第43卷目次索引
17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9-720,F0003,共3页
关键词 安徽医科大学 小鼠 小家 目次索引 胃腺癌细胞 高脂饮食 TNF 基因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实验研究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观察 相关性分析 学报 连续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