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中和活性鉴定
1
作者 姜永忠 王明丽 +3 位作者 李艳秋 余莉 胡勇 毕克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制备具有中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 用HCMV抗原免疫Balb/c小鼠 5、6次后 ,取致敏的脾脏B淋巴细胞和HGPRT 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2周 ,间接EL... 目的 制备具有中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 用HCMV抗原免疫Balb/c小鼠 5、6次后 ,取致敏的脾脏B淋巴细胞和HGPRT 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2周 ,间接ELISA法筛选克隆。挑取分泌抗体的杂交瘤株 ,再用间接ELISA进行鉴定 ,最终获得抗HCMV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 ,用Ouchterlony法鉴定McAb的亚类。小鼠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 ,取腹水经盐析法提纯IgG。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在第 6代HF细胞株及原代培养新生乳鼠脑神经细胞上进行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获得了 4株杂交瘤细胞株 ,制备的F9McAbs盐析后蛋白质浓度为 11 2g/L ,血清学试验证明该McAbs能和HCMV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制备的IgG具有高度特异性。且体外实验已证实 ,该McAb具有中和抗体的性质。结论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HCMV单克隆抗体能在体外中和HCMV致病变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 制备 体外中和活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检定和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华 戴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作为免疫原,制备出13株鼠-鼠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的6株进行了检定.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McAb)7B4、7D7、7E11、8E8和8D6相对应的HCMV多肽分子... 采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作为免疫原,制备出13株鼠-鼠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的6株进行了检定.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McAb)7B4、7D7、7E11、8E8和8D6相对应的HCMV多肽分子量分别为46、150、38、5172和65kD.HCMV感染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后不同时间制成抗原片,与McAb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McAb8B8相应的病毒多肽为即刻早期抗原,其它5株McAb相应的病毒多肽均为晚期抗原,6株McAb等量混合后,标上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IgM抗体捕获法ELISA(MacELISA)中,并与间接ELISA(IELISA)同时检测HCMV-IgM.在未经选择的100份脐带血中,两法均为阳性的3份,两法均为阴性的94份;MacELISA阳性而IELISA阴性的2份血清的特异性试验证明,HCMV-IgM确为阳性.IELISA阳性而MacELISA阴性的1份血清的特异性试验证明,它是由RF引起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抗体.单克隆 IgM抗体捕获法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3
作者 方友文 李保同 杨毓华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2期26-29,共4页
应用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HcMV-AD169)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两株(1F9 2H10)分泌抗HC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经鉴定,两株McAb的Ig亚类为IgG1,腹水效价间接ELISA法为10^(-5)和10^(-6)。两株... 应用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HcMV-AD169)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两株(1F9 2H10)分泌抗HC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经鉴定,两株McAb的Ig亚类为IgG1,腹水效价间接ELISA法为10^(-5)和10^(-6)。两株McAb仅与HCMV反应,而与其他疱疹病毒无反应,2H10有中和病毒作用而1F9则无。用HCMV-McAb建立抗体捕获ELISA法测定150例孕妇血清中HCMV-IgM抗体,阴阳性总符合率与间接ELISA法相比较,为99.3%(149/150)。文中尚对HCMV-McAb用途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类白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王可欣 Weldu Tesfagaber +7 位作者 王婉 尹丽 孔惠 张振江 李芳 高彩霞 步志高 赵东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猪I类白细胞抗原(SLA I)是机体内至关重要的免疫相关蛋白,是启动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应答的核心分子。在机体内,SLA I负责将内源性抗原肽递呈至细胞膜表面,由CD8+T细胞识别,启动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为了制备SLA I的单克隆抗体... 猪I类白细胞抗原(SLA I)是机体内至关重要的免疫相关蛋白,是启动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应答的核心分子。在机体内,SLA I负责将内源性抗原肽递呈至细胞膜表面,由CD8+T细胞识别,启动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为了制备SLA I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SLA I-1*04:01等位基因胞外区序列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序列连接,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MBP-SLA I。经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MBP-SLA I免疫BALB/c小鼠3次,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对血清抗体效价在1:10 000以上的小鼠进一步冲击免疫后,分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ELISA方法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3次克隆纯化,最终筛选得到稳定分泌SLA I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MAb-1A11。经ELISA检测纯化后的MAb-1A11效价可达1:3 200,经小鼠MAb抗体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其重链为IgG2b,轻链为κ。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MAb-1A11能够识别猪肺泡巨噬细胞(PAM)表达的内源性SLA I,在42 ku处出特异性条带,而对HEK293T细胞中表达的同源物人白细胞抗原无交叉识别作用。利用MAb-1A11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HLJ/18-6GD株感染的PAM中SLA I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着ASFV感染时间的延长,SLA I表达水平出现轻微下降。本研究制备了SLA I的MAb,并初步将其应用于ASFV感染机制的研究中,为深入了解SLA I所受调控的机制提供了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细胞抗原I 单克隆抗体 WESTERNBLOT 非洲猪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pr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B细胞表位的鉴定
5
作者 杨笑笑 杨兴淼 +1 位作者 刘亚林 曹瑞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1-603,共13页
[目的]本文旨在制备日本脑炎病毒(JEV)pr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了解prM的结构和功能、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研究JEV prM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prm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诱导表达并纯化prM蛋白,随后将其免疫小鼠,... [目的]本文旨在制备日本脑炎病毒(JEV)pr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了解prM的结构和功能、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研究JEV prM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prm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诱导表达并纯化prM蛋白,随后将其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亚克隆得到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并进行效价测定,通过Western blot和IFA验证其特异性,并进行空斑中和试验测定其中和活性,利用原核表达多段截短体蛋白确定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并进行保守性分析,将其初步应用于感染检测及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经细胞融合和3次亚克隆后成功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mAb)的细胞株,命名为4H6,所制备的腹水效价可达到1∶1 638 400,经鉴定,该prM mAb重链属于IgG2b,轻链为κ型。Western blot以及IFA试验均证明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显示prM 4H6分泌的mAb不具备中和活性。通过表达截短蛋白鉴定出prM 4H6分泌的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30)GENRCWVRAIDVGYMC^(45),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表位位于prM蛋白表面且在JEV不同毒株之间高度保守。成功将prM 4H6分泌mAb初步应用于JEV感染检测及prM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结论]成功制备1株高效分泌抗JEV prM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分泌的特异性mAb的B细胞表位识别区位于pr表面,为分析prM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其他病毒蛋白(如E蛋白或宿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prM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6
作者 龚婷 马辉 郑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84,118,共5页
为获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CPV)VP2蛋白单克隆抗体,该研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VP2蛋白进行截短表达,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获得了3株稳定的单克隆抗体(C6F7、D2E4、E3F6),其抗体效价分别为1∶1024000、1∶1024000... 为获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CPV)VP2蛋白单克隆抗体,该研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VP2蛋白进行截短表达,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获得了3株稳定的单克隆抗体(C6F7、D2E4、E3F6),其抗体效价分别为1∶1024000、1∶1024000、1∶2048000,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06、105、103,重链分别为IgG1、IgG2b和IgG1,轻链均为κ链,均能与VP2蛋白和CPV感染的F81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均与4种常见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该研究获得了3株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免疫学活性好的VP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CPV基础性研究和免疫学诊断试剂盒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4型Pento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7
作者 岳筠 王涵钰 +4 位作者 毛以智 李乔斌 赵超 冯孝傲 程振涛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29-31,共3页
为了对禽腺病毒4型(FAdV-4)的早期快速诊断与有效防控奠定基础,采用BL21(DE3)细胞表达FAdV-4 Penton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PEG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并用HAT培养基与间接ELISA方法培养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应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 为了对禽腺病毒4型(FAdV-4)的早期快速诊断与有效防控奠定基础,采用BL21(DE3)细胞表达FAdV-4 Penton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PEG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并用HAT培养基与间接ELISA方法培养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应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和反应原性,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结果:通过脾细胞制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筛选获得1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F12)。其培养物上清与重组蛋白Penton呈现特异性反应,证明杂交瘤细胞F12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2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腹水抗体与目的蛋白呈现特异性条带。结论:试验成功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FAdV-4 Penton蛋白杂交瘤细胞株(F12),制备的腹水单克隆抗体可用于FAdV-4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4型 Penton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2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格 司煊瑛 +8 位作者 闫志伟 王飞 尤龙琪 刘梗 蔡茂 梁珺珹 梁玉秀 杜永坤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1,共11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通过ELISA方法测定腹水效价;利用在线软件预测p22蛋白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并合成重叠多肽,通过Dot blotting鉴定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22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原核系统表达的p2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2 ku。用纯化后p2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成功筛选到4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G3D7G11、2G5H6H8、6D10G7D6和8F6F8B9,其腹水效价均达到1∶500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2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单克隆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和6D10G7D6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为IgG1类,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2a类,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为Kappa型。Dot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58—89位氨基酸处;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126—150位氨基酸处。[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4株ASFV p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B细胞表位区间。研究结果为p2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ASFV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2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雯 佟贺 +1 位作者 杨兴淼 曹瑞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GAstV-2 P2蛋白,用其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利...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GAstV-2 P2蛋白,用其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经过细胞筛选和亚克隆,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WB)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单抗特异性,用获得的单抗对GAstV感染阴、阳性肾脏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亚型,同时构建P2蛋白的不同截短体来鉴定单抗识别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共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10、3C6、5B1。单抗效价分别为1∶2048000、1∶512000、1∶2560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的重链均为IgG2b,轻链均为Kappa型。WB和IFA结果显示,3株单抗均可以特异性结合鹅星状病毒。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B1和3C6可以应用于免疫组化的检测。抗原表位鉴定结果显示,1B10识别_(109)TSTTSTGGLITELRN_(123),3C6识别_(206)LTDPEEDDDPLS_(217),5B1识别_(96)LNPELETAVLRV_(107)。[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能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3株单克隆抗体,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P2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0
作者 闫昭宇 孔宁 +3 位作者 张琪 许信刚 单同领 周宏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制备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结构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将N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中,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进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后纯化,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杂交瘤细胞。对阳性杂... 为了制备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结构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将N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中,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进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后纯化,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杂交瘤细胞。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3次亚克隆后,用筛选鉴定正确的阳性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制备腹水并进行初步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腹水中抗体的特异性,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腹水中抗体的反应性。Western blot、IFA显示制备的腹水中抗体的特异性和反应性均良好。成功制备出一株能稳定分泌牛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牛冠状病毒和N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牛冠状病毒 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4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初步应用
11
作者 张宇 程凡玉 +7 位作者 俞赵荣 邵颖 魏宁波 陈芳芳 王振宇 宋祥军 涂健 祁克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4-2371,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禽4型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type 4,FAdV-4)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结合位点,并评估其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沉淀反应中的应用价值。使用纯化的FAdV-4-AH-F41株全病毒免疫小鼠,通过间接酶联免... 本研究旨在制备禽4型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type 4,FAdV-4)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结合位点,并评估其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沉淀反应中的应用价值。使用纯化的FAdV-4-AH-F41株全病毒免疫小鼠,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筛选出一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亚克隆,并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检测。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构建了pCold TF-Hexon、pET-32a(+)-Fiber1、pCold TF-Penton、pCold TF-Fiber2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初步鉴定所得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在检测出抗体的亚型后,将其初步应用于IHC和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Fiber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命名为5C7。该抗体效价为1∶102400,亚型为IgG-2b,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IHC中,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病变特征;在免疫沉淀试验中,5C7可作为捕获抗体,与病毒感染细胞中的Fiber1蛋白特异性结合。结果提示,本试验通过全病毒粒子免疫小鼠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Fiber1蛋白,并在IHC和免疫沉淀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FAdV-4实验室病理诊断方法的建立和Fiber1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体鉴定 Fiber1蛋白 IHC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12
作者 柴茂 马震原 +8 位作者 杨海波 王淑娟 刘影 王东方 赵雪丽 王翠 谢彩华 王华俊 闫若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构建PEDV N基因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取重组杆粒Bacmid-N,将Bacmid-N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制备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构建PEDV N基因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取重组杆粒Bacmid-N,将Bacmid-N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制备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经融合、筛选、纯化出单克隆抗体,并测定单克隆抗体相关特性。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获得大小为59 kDa重组N蛋白(rN),制备出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3C8E3,该单克隆抗体为IgG1亚类,效价为1∶1.024×10^(5),效价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更具实用性。本研究为PED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PEDV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猪流行腹泻病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3
作者 焦爽 李长尧 +2 位作者 张朝霞 翁长江 熊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中富含抗原表位区段进行融合表达及纯化,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单克隆抗体(mAb)。小鼠经3次免疫后,利用iELISA检测其血清中抗gB蛋白的抗体效价,并将抗体效价... 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中富含抗原表位区段进行融合表达及纯化,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单克隆抗体(mAb)。小鼠经3次免疫后,利用iELISA检测其血清中抗gB蛋白的抗体效价,并将抗体效价达到2×10~4以上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随后通过iELISA和IFA实验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经3~4次亚克隆筛选后,得到了1株可以稳定分泌gB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93。同时,对其进行亚类鉴定发现该株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型为IgM型。本研究为建立新型ELISA检测试剂盒、新型疫苗的开发,以及后续中和抗体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B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建立
14
作者 王田田 于瑞明 +5 位作者 张莉萍 白英杰 张中旺 潘丽 张全伟 刘新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26-5337,共12页
【目的】制备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一种检测PDCo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猪群PDCoV感染情况的临床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DCoV N蛋白并... 【目的】制备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一种检测PDCo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猪群PDCoV感染情况的临床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DCoV N蛋白并验证,用其免疫BALB/c雌鼠,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制备抗PDCoV N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和特异性。将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并分别与未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两两组合配对,选择最优抗体用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棋盘法优化捕获抗体包被浓度和酶标抗体稀释度等条件,条件优化后通过梯度稀释法确定该方法的PDCoV N蛋白和PDCoV的检出限,并验证其重复性和特异性,最终检测临床样品验证该方法与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的一致性。【结果】成功表达出纯度较高的PDCoV N蛋白,用其免疫小鼠4次后其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256000,通过杂交瘤融合技术成功筛选到6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D2-1、5D2-2、6G7-1、6G7-2、3C5和6F10)。Western blotting、IFA结果显示,筛选到的6株单克隆抗体可与PDCoV N蛋白特异性反应。配对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捕获抗体为5D2-1,最佳检测抗体为6G7-1-HRP。本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PDCoV N蛋白的检出限为2 ng/mL,全病毒的检出限为7.89×103 TCID 50/mL,具有良好的灵敏性。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10%,且未见与其他常见猪肠道病毒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与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符合率为88.19%,Kappa值为0.761,表明该方法可用于PDCoV临床样品的检测。【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制备了6株针对PDCoV N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PDCoV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PDCoV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15
作者 崔利兵 张志飞 +7 位作者 石晓娜 许榜丰 闫大为 滕巧泱 刘芹防 李泽君 焦培荣 苑纯秀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3,共7页
为了制备识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ILTV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融合细胞,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筛选能分泌特异性识别ILTV gD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对所分泌的单... 为了制备识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ILTV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融合细胞,再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筛选能分泌特异性识别ILTV gD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对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研究。间接ELISA与IFA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筛选到2株能分泌识别ILTV gD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细胞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能中和ILTV。抗体亚型鉴定均为IgG1,轻链为κ链。ILTV 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为ILTV gD中和表位的筛选与ILTV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杂交瘤细胞技术 单克隆抗体 g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真核表达及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制备
16
作者 李春震 李青梅 +5 位作者 邹婉莹 孟泽锟 孙亚宁 杨苏珍 郭军庆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54-4863,共10页
【目的】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1重组蛋白及其中和性单克隆抗体,为PED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材料。【方法】构建可表达S1蛋白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F细胞,以镍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 【目的】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1重组蛋白及其中和性单克隆抗体,为PED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材料。【方法】构建可表达S1蛋白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F细胞,以镍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蛋白纯化。将PEDV CH/Hubei/2016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进行培养增殖,对病毒液进行浓缩并利用凝胶过滤层析纯化PEDV,以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的PEDV进行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杂交瘤细胞;以间接ELISA及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通过病毒中和试验筛选鉴定抗PEDV S1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1重组蛋白在HEK293F细胞培养上清中高效表达。获得TCID_(50)为1×10^(-6.5)/0.1 mL纯化的PEDV。筛选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EDV S1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E1E10、4A8C8、8G9B11、9H8H1和10C9A5,其腹水的IPMA和ELISA效价分别为6.4×10^(-4)至1.28×10^(-5)和6.4×10^(-5)至1.024×10^(-7)。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2E1E10和4A8C8对PEDV有显著中和活性,对DR13毒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212和1.203μg/mL,对CHHB毒株的IC 50分别为0.948和1.712μg/mL。【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具有良好抗原活性的PEDV S1重组蛋白和抗S1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为PEDV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1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广谱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D205R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抗原表位鉴定
17
作者 林志钊 赵燕燕 +6 位作者 任豪杰 史赛燕 韩世充 何文瑞 万博 张雨杭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控制ASF。为提供诊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材料,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ASFV重组D205R蛋白,制备D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鉴定mAb识别的抗原表...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控制ASF。为提供诊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材料,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ASFV重组D205R蛋白,制备D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鉴定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2a-D205R表达质粒,并纯化大小约为44 ku的重组D205R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D205R蛋白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筛选的方法,得到mAb 19A5。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表明,mAb 19A5能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重组D205R蛋白,并能检测到野生型D205R蛋白。用丙氨酸扫描法鉴定出167-SDPPVVWLGGRPGD-180是mAb 19A5的抗原表位,S167、W173、L174、G175、P178和D180是与mAb19A5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保守性和结构分析表明,抗原表位高度保守,且位于蛋白质表面,是线性表位。综上,成功制备mAb 19A5,并鉴定了mAb 19A5识别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205R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8
作者 吴敏 邵轶智 +2 位作者 卢彤岩 赵景壮 徐黎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84,共10页
为了建立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快速诊断方法,通过对IPNV病毒VP2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预测,筛选出抗原性强、保守性好,且位于蛋白表面第178~191位和第380~393位的两个肽段,分别制备了针对VP2蛋白... 为了建立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快速诊断方法,通过对IPNV病毒VP2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预测,筛选出抗原性强、保守性好,且位于蛋白表面第178~191位和第380~393位的两个肽段,分别制备了针对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VP2-178抗体和VP2-380抗体;对纯化后的抗体进行HRP标记,建立了针对IPNV病毒VP2蛋白的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捕获抗体为VP2-178抗体,其最佳工作浓度为0.5μg/孔;检测抗体为VP2-380抗体,最佳稀释度为1∶2000;经检测条件优化后,该ELISA方法能够检测国内流行的1型和5型IPNV毒株,但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及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均无反应,表明该方法广谱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IPNV的最低检测限为62.5 TCID_(50)/mL;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7%;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与国标方法同时对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可为IPNV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 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 抗原捕获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病毒主要表面抗原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青 张萌萌 +3 位作者 于吉军 冯健男 魏寅祥 王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9-630,共12页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减毒天花疫苗对MPXV感染有交叉保护,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替考韦马特虽显示出治疗MPXV感染的潜力,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病毒耐药性的问题。单克隆抗体(mAb)可通过靶向病毒关键膜蛋白发挥中和作用,兼具检测、预防与治疗功能,已成为突破现有防治瓶颈的重要策略。本文系统综述了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MPXV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主要免疫原性结构蛋白(如A29L、M1R、H3L、E8L、B6R和A35R等)的功能特征,并重点聚焦针对这些关键靶点的mAb的研究进展,详述其中和效力和体内外保护效果,并探讨多种mAb联用提升疗效和克服耐药性的策略。旨在为深入理解MPXV的免疫原性、加速开发高效安全的抗MPXV治疗性抗体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为应对猴痘疫情、制定精准防控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结构蛋白 成熟病毒粒子 包膜病毒粒子 免疫原性 单克隆抗体 抗体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的鉴定
20
作者 林琪虹 李长尧 +2 位作者 张朝霞 宋厚辉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亚类鉴定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3D5 MAb为IgM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3D5 MAb与293T细胞中过表达的E2蛋白及CSFV感染猪肾细胞(PK-15细胞)后(感染后不同时间)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3D5 MAb与PK-15细胞中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E2蛋白的293T细胞和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感染后12 h)均出现了40 ku左右的特异性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出现红色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3D5 MAb均能够与过表达的和天然表达的E2蛋白有较强的反应性。利用一系列表达截短的重组E2片段,通过western blot鉴定3D5 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E2蛋白氨基酸序列中的157REKPFPHRMD167为3D5 MAb的抗原表位。本研究首次制备了CSFV E2蛋白的MAb,并对其进行了表位鉴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SFV E2蛋白的结构、功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