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道德能动性的伦理证成:传统观点到开放立场
1
作者 曲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传统观点将道德能动性解释为人独有的道德行为能力,并提出了道德能动性的完备条件。传统观点并未直接否定人工道德自主体和人工道德能动性的可能性,但它固守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对道德能动性的完备条件缺乏充分反思。事实上,人类以及非人... 传统观点将道德能动性解释为人独有的道德行为能力,并提出了道德能动性的完备条件。传统观点并未直接否定人工道德自主体和人工道德能动性的可能性,但它固守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对道德能动性的完备条件缺乏充分反思。事实上,人类以及非人类存在物在缺乏某些条件的情况下,仍具备道德能动性。站在开放立场上,道德能动性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实体积极施加有效道德影响的能力,要求实体具备由其内部状态“引发”的道德行为、内在认知能力、处于道德规范约束下等条件。道德能动性既可以是自然生成的,也可以是通过人工建构以软硬件形态呈现的无意识道德能动性,还可以是通过人机交互表现出来的集体道德能动性,包括授权的道德能动性、扩展的道德能动性和分布的道德能动性等不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能动性 人工道德能动性 意识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道德能动性:从连续性进路到非连续性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机器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让机器拥有人工道德能动性,以成为人工道德行动者。人工道德能动性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建立在能动性、人类能动性以及人类道德能动性概念的基础上,但又有所... 机器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让机器拥有人工道德能动性,以成为人工道德行动者。人工道德能动性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建立在能动性、人类能动性以及人类道德能动性概念的基础上,但又有所不同。在如何构建人工道德能动性这一问题上,机器伦理内部目前已发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进路:连续性进路认为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同质的,所以应当完全模仿人类道德能动性的机制来构造人工道德行动者;与之相反的则是非连续性进路,它主张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异质的,从而没有必要完全模拟人类道德能动性。这两种进路有着迥异的内涵与特征,其哲学后果也各不相同。然而,若站在功能主义立场,考察人类的能动性与道德能动性的实现机制,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只能是异质的,因此非连续性进路更值得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伦理 人工道德能动性 连续性进路 非连续性进路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