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分析
1
作者
周丹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8期128-132,共5页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手段对人工视网膜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技术创新。【方法】以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申请专利的技术方向、重点申请人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专利...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手段对人工视网膜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技术创新。【方法】以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申请专利的技术方向、重点申请人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和布局方向。【结果】人工视网膜技术在视网膜上植入技术、衬底材料和刺激电极的研究、图像和数据传输方面均有较多的技术研究。【结论】相关企业应关注新的技术发展,加大创新研究,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网膜
专利申请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于外层视网膜病变的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技术(英文)
被引量:
3
2
作者
饶程
袁祥辉
+2 位作者
张思杰
王秋林
黄友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47-851,共5页
老年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两种主要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对于这种光感受器受损的视网膜疾病,人工视网膜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治疗途径。现在的人工视网膜技术都是基于神经电刺激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二十多...
老年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两种主要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对于这种光感受器受损的视网膜疾病,人工视网膜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治疗途径。现在的人工视网膜技术都是基于神经电刺激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人工视网膜技术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外层型和表层型。两种人工视网膜技术各有优缺点。对于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植入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利用玻璃腔的空间对植入物进行散热。本文首先从视网膜多层结构的信号转换和传递功能出发,简单的介绍了人工视网膜技术的概念;概括了表层型视网膜电刺激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方面;最后总结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研究者研究的几种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方案。可以肯定,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人工视网膜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层
视网膜
变性
人工视网膜
技术
老年黄斑变性
色素性
视网膜
炎
表层型
视网膜
电刺激
表层型
人工视网膜
视网膜
病变
人工视网膜
膜技术
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3
作者
惠延年
王静波
王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应用人工视网膜激活视网膜内层 ,将是治疗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一种有希望的途径。近年来已在研发不同的新装置上付出了很大努力。现对 3种类型的人工视网膜 ,即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外层型人工视网膜及化学型人工视网膜的最新进展作一评述。
关键词
人工视网膜
视网膜
变性疾病
人工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壮晖
李刚
+2 位作者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1-1736,共6页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释放以及键合完成基于PDMS微电极制作.其中,微电极绝缘层制作和电极位点暴露采用浇注PDMS并结合外力夹压固化和PDMS湿法刻蚀来实现.使用该方法制作的PDMS电极,结构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同时,通过SEM和阻抗测试对所制作的微电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电化学阻抗降低了近60%(频率1 kHz处),基于该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在力学和电学性能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电镀
人工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何锦贤
梁先军
+2 位作者
赵刚平
朱敏
马广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 0 0 4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4只眼(77.8% ) ;术后视...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 0 0 4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4只眼(77.8% ) ;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视力不变者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视网膜脱离发展快、病情重、裂孔寻找困难的特点;一旦出现网脱症状,应仔细检查,尽早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以保存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临床分析
白内障
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项振扬
李辉君
+1 位作者
林咸平
费安裕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只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发现视网膜裂孔 13例 ,术中发现 7例 ,2例未发现裂孔。马蹄孔 13例 ,圆孔 7例。单个裂...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只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发现视网膜裂孔 13例 ,术中发现 7例 ,2例未发现裂孔。马蹄孔 13例 ,圆孔 7例。单个裂孔 7例 ,两个或两个以上裂孔 13例。其中行巩膜扣带术 12例 ,玻璃体切除联合扣带术 10例。视网膜复位 16例 ,未复位 6例。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裂孔困难 ,且裂孔常为多发 ,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
人工
晶状体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植入后视网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芳
刘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38-340,共3页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是目前关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外层退行变性疾病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旨在利用植入的微电极器替代变性的光感受器细胞,经光-电信号转换,对视网膜内层残留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产生电刺激...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是目前关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外层退行变性疾病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旨在利用植入的微电极器替代变性的光感受器细胞,经光-电信号转换,对视网膜内层残留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产生电刺激,进而通过正常的视路在大脑视皮质诱发视觉反应,从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然而视网膜下假体植入后视网膜的结构、功能及蛋白表达等可发生一些变化,有学者还发现视网膜下假体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推测可能有保护作用的参与,但其来源尚不完全明了。本文主要就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植入后视网膜的变化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下
人工
假体
视网膜
电图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谷氨酸盐
氨基乙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应用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杨珂
李敏
+1 位作者
赵昕
雷考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所有手术均采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率、视力...
目的探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所有手术均采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率、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12只眼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11只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1只眼视力不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1.6%。结论应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进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使一次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的探讨
9
作者
倪建同
张皙
黄路路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ARD)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PPRD)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以无晶状体眼及人工晶状体眼原发生视网膜脱离 6 5例 (6 5只眼 )为研究对象 ,分首次单纯环扎加压组30例 (30只眼 )及玻璃体手术加环扎...
目的 探讨治疗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ARD)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PPRD)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以无晶状体眼及人工晶状体眼原发生视网膜脱离 6 5例 (6 5只眼 )为研究对象 ,分首次单纯环扎加压组30例 (30只眼 )及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组 35例 (35只眼 ) ,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复发后进一步治疗观察。结果 30只眼单纯环扎加压组一次手术成功率 86 .6 7%(2 6 / 30 )。随访 3个月~ 1年 ,平均 5 .2个月。视网膜复位 2 7只眼 ,复位率 90 %,其中 3只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手术联合环扎或环扎加压组 35只眼作为首次手术 ,一次手术成功率 91.43%(32 / 35 ) ,3只眼为巩膜手术复发者 ,共 38只眼 ,随访 3个月~ 1年 ,平均 4.9个月 ,视网膜复位 37只眼 ,复位率 97.37%。总手术成功率 93.85 %(6 1/ 6 5 )。结论 单纯环扎加压术和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术两种手术方法在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情况下治疗 ARD和 PPRD具有较好的效果。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术对 PVR增生较重的病例效果显著。两种手术方法结合治疗 ARD和 PPRD能明显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手术方法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环扎加压
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
10
《中国医院院长》
2006年第4期10-10,共1页
东北首例截瘫神经元干细胞移植术成功,北医骶前神经根电刺激器植入术获成功,美开发出为人工视网膜供能的纳米电池,我国上颈椎手术实现术中三维实时导航。
关键词
科技
干细胞移植术
刺激器植入术
人工视网膜
上颈椎手术
缺血保护
神经元
神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分析
1
作者
周丹
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出处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8期128-132,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手段对人工视网膜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技术创新。【方法】以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申请专利的技术方向、重点申请人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和布局方向。【结果】人工视网膜技术在视网膜上植入技术、衬底材料和刺激电极的研究、图像和数据传输方面均有较多的技术研究。【结论】相关企业应关注新的技术发展,加大创新研究,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关键词
人工视网膜
专利申请
专利分析
Keywords
artificial retina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analysis
分类号
R318.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外层视网膜病变的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技术(英文)
被引量:
3
2
作者
饶程
袁祥辉
张思杰
王秋林
黄友恕
机构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47-851,共5页
基金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470469)~~
文摘
老年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两种主要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对于这种光感受器受损的视网膜疾病,人工视网膜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治疗途径。现在的人工视网膜技术都是基于神经电刺激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人工视网膜技术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外层型和表层型。两种人工视网膜技术各有优缺点。对于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植入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利用玻璃腔的空间对植入物进行散热。本文首先从视网膜多层结构的信号转换和传递功能出发,简单的介绍了人工视网膜技术的概念;概括了表层型视网膜电刺激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方面;最后总结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研究者研究的几种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方案。可以肯定,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人工视网膜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外层
视网膜
变性
人工视网膜
技术
老年黄斑变性
色素性
视网膜
炎
表层型
视网膜
电刺激
表层型
人工视网膜
视网膜
病变
人工视网膜
膜技术
层型
Keywords
outer retinal degeneration
retinal prosthesi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etinitis pigmentosa
epireti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piretinal prosthesis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3
作者
惠延年
王静波
王琳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科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文摘
应用人工视网膜激活视网膜内层 ,将是治疗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一种有希望的途径。近年来已在研发不同的新装置上付出了很大努力。现对 3种类型的人工视网膜 ,即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外层型人工视网膜及化学型人工视网膜的最新进展作一评述。
关键词
人工视网膜
视网膜
变性疾病
人工
视觉
Keywords
retinal prosthesis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
artificial vision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R318.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壮晖
李刚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1-173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70750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4Z326)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629)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36200)
上海-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08520740300)
文摘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释放以及键合完成基于PDMS微电极制作.其中,微电极绝缘层制作和电极位点暴露采用浇注PDMS并结合外力夹压固化和PDMS湿法刻蚀来实现.使用该方法制作的PDMS电极,结构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同时,通过SEM和阻抗测试对所制作的微电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电化学阻抗降低了近60%(频率1 kHz处),基于该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在力学和电学性能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电镀
人工视网膜
Keywords
microelectrode array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electroplated
retinal prosthesis
分类号
TP2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M938.8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何锦贤
梁先军
赵刚平
朱敏
马广伟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 0 0 4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4只眼(77.8% ) ;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视力不变者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视网膜脱离发展快、病情重、裂孔寻找困难的特点;一旦出现网脱症状,应仔细检查,尽早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以保存视功能。
关键词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临床分析
白内障
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
Keywords
Retinal detachment
Intraocular lens
Surgery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项振扬
李辉君
林咸平
费安裕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眼科中心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34-135,共2页
文摘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只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发现视网膜裂孔 13例 ,术中发现 7例 ,2例未发现裂孔。马蹄孔 13例 ,圆孔 7例。单个裂孔 7例 ,两个或两个以上裂孔 13例。其中行巩膜扣带术 12例 ,玻璃体切除联合扣带术 10例。视网膜复位 16例 ,未复位 6例。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裂孔困难 ,且裂孔常为多发 ,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
人工
晶状体植人
Keywords
Lenes,Intraocular
Retinal detachment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植入后视网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芳
刘武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38-340,共3页
基金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989)~~
文摘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是目前关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外层退行变性疾病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旨在利用植入的微电极器替代变性的光感受器细胞,经光-电信号转换,对视网膜内层残留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产生电刺激,进而通过正常的视路在大脑视皮质诱发视觉反应,从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然而视网膜下假体植入后视网膜的结构、功能及蛋白表达等可发生一些变化,有学者还发现视网膜下假体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推测可能有保护作用的参与,但其来源尚不完全明了。本文主要就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植入后视网膜的变化作一综述。
关键词
视网膜
下
人工
假体
视网膜
电图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谷氨酸盐
氨基乙酸
γ-氨基丁酸
Keywords
subretinal prosthesis
electroretinogram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lutamate
glycine
gammaaminobutyric acid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应用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杨珂
李敏
赵昕
雷考华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08-409,共2页
基金
广西科技厅回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项目(No.0639014)
文摘
目的探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所有手术均采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率、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12只眼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11只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1只眼视力不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1.6%。结论应用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进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使一次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Keywords
Wide field inversion lens system
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的探讨
9
作者
倪建同
张皙
黄路路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治疗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ARD)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PPRD)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以无晶状体眼及人工晶状体眼原发生视网膜脱离 6 5例 (6 5只眼 )为研究对象 ,分首次单纯环扎加压组30例 (30只眼 )及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组 35例 (35只眼 ) ,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复发后进一步治疗观察。结果 30只眼单纯环扎加压组一次手术成功率 86 .6 7%(2 6 / 30 )。随访 3个月~ 1年 ,平均 5 .2个月。视网膜复位 2 7只眼 ,复位率 90 %,其中 3只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手术联合环扎或环扎加压组 35只眼作为首次手术 ,一次手术成功率 91.43%(32 / 35 ) ,3只眼为巩膜手术复发者 ,共 38只眼 ,随访 3个月~ 1年 ,平均 4.9个月 ,视网膜复位 37只眼 ,复位率 97.37%。总手术成功率 93.85 %(6 1/ 6 5 )。结论 单纯环扎加压术和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术两种手术方法在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情况下治疗 ARD和 PPRD具有较好的效果。玻璃体手术加环扎或环扎加压术对 PVR增生较重的病例效果显著。两种手术方法结合治疗 ARD和 PPRD能明显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手术方法
人工
晶状体眼
视网膜
脱离
环扎加压
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
复位
Keywords
Aphakia
Pseudophakia
Retinal detachment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
10
出处
《中国医院院长》
2006年第4期10-10,共1页
文摘
东北首例截瘫神经元干细胞移植术成功,北医骶前神经根电刺激器植入术获成功,美开发出为人工视网膜供能的纳米电池,我国上颈椎手术实现术中三维实时导航。
关键词
科技
干细胞移植术
刺激器植入术
人工视网膜
上颈椎手术
缺血保护
神经元
神经根
分类号
R197.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人工视网膜专利技术分析
周丹
《河南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于外层视网膜病变的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技术(英文)
饶程
袁祥辉
张思杰
王秋林
黄友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
惠延年
王静波
王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
朱壮晖
李刚
周洪波
张华
赵建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何锦贤
梁先军
赵刚平
朱敏
马广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项振扬
李辉君
林咸平
费安裕
《临床眼科杂志》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视网膜下人工假体植入后视网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刘芳
刘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应用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观察
杨珂
李敏
赵昕
雷考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的探讨
倪建同
张皙
黄路路
《临床眼科杂志》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科技
《中国医院院长》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