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载人工磁导体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
1
作者 王丽黎 李君君 +1 位作者 张诗雨 樊盼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37-3645,共9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加载人工磁导体(AMC)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天线的谐振频率为3.5 GHz和5.8 GHz。天线由双频单极子天线和4×4阵列的双频人工磁导体构成,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介质基板。天线尺寸为0.70λ_(0)×0.70λ_(0)×0.05... 该文研究了一种加载人工磁导体(AMC)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天线的谐振频率为3.5 GHz和5.8 GHz。天线由双频单极子天线和4×4阵列的双频人工磁导体构成,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介质基板。天线尺寸为0.70λ_(0)×0.70λ_(0)×0.05λ_(0)(λ_(0)为3.5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人工磁导体的介质基板为3层结构,增加了相位响应,使用双环开槽结构延长电流路径长度,实现了双频的宽带同相位反射。人工磁导体的引入有效降低天线的背向辐射,从而降低比吸收率(SAR),同时提高天线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性能受结构变形和人体载荷的影响较小。在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阻抗带宽分别为7.5%和4.0%;峰值增益分别为7.86 dBi和8.06 dBi。在3.5 GHz和5.8 GHz的比吸收率分别为0.2 W/kg和0.06 W/kg,均小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为了验证仿真结果,对天线进行加工测试,实测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加载人工磁导体的天线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增益以及较低的比吸收率,适用于可穿戴无线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天线 双频人工导体 比吸收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宽带人工磁导体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闫敦豹 高强 +2 位作者 付云起 张国华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采用齿化边缘技术对普通的人工磁导体(AMCArtificialMagneticConductor)结构进行了改进,可以获得更宽频带的电磁带隙。仿真结果表明,在带隙中心频率为7GHz左右时,带隙宽度提高了240MHz,比普通结构提高了15%左右。制作了实际的电路,测量... 采用齿化边缘技术对普通的人工磁导体(AMCArtificialMagneticConductor)结构进行了改进,可以获得更宽频带的电磁带隙。仿真结果表明,在带隙中心频率为7GHz左右时,带隙宽度提高了240MHz,比普通结构提高了15%左右。制作了实际的电路,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高阻表面 人工导体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形特征的宽带人工磁导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敦豹 高强 +2 位作者 付云起 张国华 袁乃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分形特征的宽带 AMC 结构。这种结构是将普通 AMC 结构贴片的边缘用 Minkowski 环代替形成,结果发现使用这种结构可以得到更宽频带的电磁带隙。在3GHz 左右的频率,电磁带隙宽度可提高28%左右。这种结构可用于实际...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分形特征的宽带 AMC 结构。这种结构是将普通 AMC 结构贴片的边缘用 Minkowski 环代替形成,结果发现使用这种结构可以得到更宽频带的电磁带隙。在3GHz 左右的频率,电磁带隙宽度可提高28%左右。这种结构可用于实际的宽带电路和天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 人工导体 Minkowski分形环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嵌入式人工磁导体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敦豹 王超 +1 位作者 高强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紧凑型交互嵌入式人工磁导体(IE—AMC:inter—embedded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结构。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反射相位特性及表面波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的单元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AMC结构的谐振频...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紧凑型交互嵌入式人工磁导体(IE—AMC:inter—embedded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结构。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反射相位特性及表面波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的单元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AMC结构的谐振频率降低超过70%。换句话说,设计具有同样谐振频率的AMC结构单元,使用这种结构的单元尺寸仅为普通结构的30~40%左右。这使得仅用双层结构就可以实现可用于低频无线通信波段的AMC结构。同时在实际的微波集成电路及天线阵应用中,有限的空间内可以使用更多的AMC结构单元,从而使电路及天线阵的性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人工导体 交互嵌入式 互耦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的双频圆极化天线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黎 王新庄 +1 位作者 张衡 李君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0,共8页
为减少多径损耗、抗极化失配,同时满足无线设备对多频段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加载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的双频圆极化天线。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采用双层结构增加了相位响应,使用矩形环延长电流路径,矩形环中加入圆角和截断的矩形贴片结构引起... 为减少多径损耗、抗极化失配,同时满足无线设备对多频段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加载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的双频圆极化天线。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采用双层结构增加了相位响应,使用矩形环延长电流路径,矩形环中加入圆角和截断的矩形贴片结构引起表面阻抗不平衡性,实现了在2.45 GHz和5.8 GHz频段内高效的极化转换。在双频单极子天线下方加载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利用90°极化旋转效应实现了在低频段左旋圆极化和高频段右旋圆极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天线的工作带宽分别为2.2~2.58 GHz和3.5~6 GHz,3dB轴比带宽分别为2.3~2.56 GHz和5.6~6.2 GHz,峰值增益分别为16.8和7.5 dBic。实验结果证实了采用极化扭转人工磁导体可以降低双频圆极化天线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扭转人工导体 圆极化 双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紧凑型人工磁导体结构
6
作者 闫敦豹 高强 +2 位作者 付云起 张国华 袁乃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08-2010,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紧凑型人工磁导体(AMC)结构,同样的单元尺寸可以获得较低频率的反射相位阻带带隙,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AMC结构的大尺寸问题。制作了相应的实际电路,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高阻表面 人工导体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磁导体的芯片内/芯片间无线互连单极子天线传输特性研究
7
作者 杨曙辉 李邓化 +5 位作者 陈迎潮 王文松 汪海鹏 陈文瀚 冯梦璐 贺学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61-28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芯片内/芯片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结构的单极子管脚天线阵列模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采用厚度3mm的FR4介质,形状为边长50mm正方形.4个单极子天...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芯片内/芯片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结构的单极子管脚天线阵列模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采用厚度3mm的FR4介质,形状为边长50mm正方形.4个单极子天线分布在PCB基板中心15mm×15mm的正方形各顶点上,代表4个芯片的4个管脚.天线为铜材质,长度2.6mm,直径1.5mm.在PCB介质中嵌入了一个周期性人工磁导体铜质平面,4个单极子天线形成一个4端口网络.在仿真基础上,进了实物加工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具有AMC的天线阵列回波损耗(S_(11))-10d B频带为13.02GHz^15.73GHz;在14.22GHz处,S_(11)的幅度达到最小值-27.25d B,S_(21)、S_(31)、S_(41)分别为-26.26d B、-19.23d B、-21.14d B.与不含AMC结构的天线阵列相比,S参数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S_(11)改善了约3.63d B,S_(21)、S_(31)、S_(41)分别提高了2.05d B、7.21d B、5.28d B.验证了在PCB介质中嵌入AMC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单极子天线间的电压传输系数,增加信号的功率传输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导体 芯片内/芯片间无线互连 单极子天线 散射参数 功率传输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棋盘型人工磁导体的微带天线RCS缩减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辰 何芒 +1 位作者 章传芳 孙厚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利用棋盘型人工磁导体(AMC)结构研究微带天线RCS的缩减技术。给出AMC耶路撒冷十字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据此设计两个不同的AMC耶路撒冷十字,使其产生180°的反射相位差,并组成棋盘型结构。当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加载棋盘型AMC结构的微... 利用棋盘型人工磁导体(AMC)结构研究微带天线RCS的缩减技术。给出AMC耶路撒冷十字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据此设计两个不同的AMC耶路撒冷十字,使其产生180°的反射相位差,并组成棋盘型结构。当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加载棋盘型AMC结构的微带天线表面时,实现了反射波的相消干涉。在天线带内和带外12~24 GHz都明显降低了微带天线的RCS,最大可以达到36 d B的缩减,并且天线的辐射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导体 棋盘型结构 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 微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磁导体在超近反导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泉 谭渊 +1 位作者 杨勇 袁乃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坦克超近程主动防护雷达系统中的收发天线隔离问题,分析了由周期结构光子晶体高阻表面形成的人工磁导体(AMC)的等效模型,给出了其反射系数与相移的关系。由于其对电磁波表现出来的吸收和产生相移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光子晶体高祖表... 针对坦克超近程主动防护雷达系统中的收发天线隔离问题,分析了由周期结构光子晶体高阻表面形成的人工磁导体(AMC)的等效模型,给出了其反射系数与相移的关系。由于其对电磁波表现出来的吸收和产生相移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光子晶体高祖表面代替传统隔条来提高天线隔离度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使得收发天线在200MHz的带宽达到-80dB以下的隔离度,满足系统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隔离 人工导体 超近反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型人工磁导体结构及其反射相位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敦豹 王超 +1 位作者 高强 袁乃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分析蘑菇形AMC(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形状对反射相位特性的影响,发现其反射相位特性只与结构单元中与入射波极化相同方向上的尺寸有关。引入了条带形AMC结构,计算分析了它的反射相位带隙特性与表面波带隙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与... 通过分析蘑菇形AMC(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形状对反射相位特性的影响,发现其反射相位特性只与结构单元中与入射波极化相同方向上的尺寸有关。引入了条带形AMC结构,计算分析了它的反射相位带隙特性与表面波带隙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与常用的蘑菇形AMC结构相比,虽然具有相同的反射相位特性,却有着不同的表面波带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人工导体 表面波 反射相位 条带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带柔性人工磁导体结构研究
11
作者 王蒙军 杨泽 +2 位作者 刘建颖 郑宏兴 蔡露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0,共6页
人工磁导体能够减小人体生物组织对人体通信天线性能的影响。根据等效电路模型以及软件优化仿真明确3×3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形状和尺寸参数。结合人体手臂生物组织模型进行仿真,以0.05 mm厚度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铜为导电材料,加... 人工磁导体能够减小人体生物组织对人体通信天线性能的影响。根据等效电路模型以及软件优化仿真明确3×3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形状和尺寸参数。结合人体手臂生物组织模型进行仿真,以0.05 mm厚度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铜为导电材料,加工制作正方形人工磁导体结构辐射单元和天线并在人体手臂进行实测。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单元结构尺寸设计为S1=24 mm,S2=23 mm,S3=12 mm,S4=7 mm,能够确保天线工作在2.45 GHz和5.80 GHz双频段,将人体SAR值在2.45 GHz时降低了86%,在5.8 GHz降低了64%,AMC结构和天线相距5 mm时,实测天线回波损耗S(11)参数曲线与理论结果相符,可以满足双频带安全人体通信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底材料 人工导体结构 双频段天线 比吸收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C的吸波材料及其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有权 张光甫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357,共5页
研究了基于AMC结构的吸波材料在微带天线RCS减缩中的应用。给出了基于AMC结构吸波材料的表面阻抗的计算公式,并实际加工了吸波材料样品,分析了反射相位与表面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将这种超薄AMC吸波材料应用于微带天线,实验结果表明:微... 研究了基于AMC结构的吸波材料在微带天线RCS减缩中的应用。给出了基于AMC结构吸波材料的表面阻抗的计算公式,并实际加工了吸波材料样品,分析了反射相位与表面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将这种超薄AMC吸波材料应用于微带天线,实验结果表明:微带天线RCS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天线辐射性能得到保持,仅前向增益下降了0.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导体 吸波材料 微带天线 RCS减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AMC结构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强 闫敦豹 袁乃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86-1689,共4页
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设计了一种新型的AMC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高阻频率选择表面形成的.此结构应用于缝耦合微带天线时,可使天线背瓣降低10dB,增益上升2-3dB.这对设计天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制作了实际天... 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设计了一种新型的AMC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高阻频率选择表面形成的.此结构应用于缝耦合微带天线时,可使天线背瓣降低10dB,增益上升2-3dB.这对设计天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制作了实际天线,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人工导体 高阻频率选择表面 缝耦合微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介质AMC的宽带隐身超表面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成 王星 +1 位作者 李思佳 周一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8,共7页
针对目前由人工磁导体(AMC)构成不同结构的隐身超表面带宽较窄和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量较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层介质AMC单元的棋盘结构宽频带隐身超表面。通过将AMC单元的介质设置为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双层介质,使两个单元的反... 针对目前由人工磁导体(AMC)构成不同结构的隐身超表面带宽较窄和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量较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层介质AMC单元的棋盘结构宽频带隐身超表面。通过将AMC单元的介质设置为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双层介质,使两个单元的反射相位突变点和反射相位零点的频率值重合,进一步拓宽了满足理想相位差的频率范围,从而拓展了RCS减缩带宽,并且将单元厚度减小到3 mm。仿真结果表明:该隐身超表面在4.8 GHz~13.5 GHz的频带范围内具有RCS减缩效果,相对带宽为95.1%;在5.6 GHz~13.2 GHz的频带内减缩效果最好,减缩量达到了10 dB以上,相对带宽为80.9%。该结论验证了基于双层介质基板的AMC单元进行厚度更薄的隐身超表面设计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超表面的RCS减缩带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人工导体 雷达散射截面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C用于传输、辐射及散射问题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泳 王秉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8,共5页
介绍了人工磁导体用于波导传输、天线辐射和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金属导体和人工磁导体构造虚拟电/磁壁,设计了新型的平行板波导;利用人工磁导体作反射板,可实现低剖面天线系统的设计,并且通过改变极化依赖型人工地板上偶极子的取向... 介绍了人工磁导体用于波导传输、天线辐射和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金属导体和人工磁导体构造虚拟电/磁壁,设计了新型的平行板波导;利用人工磁导体作反射板,可实现低剖面天线系统的设计,并且通过改变极化依赖型人工地板上偶极子的取向,能够获得圆极化辐射特性;通过在人工磁导体上加载合适的电阻,可设计超薄的雷达吸波材料;利用人工磁导体反射相位特性,可设计低RCS的反射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人工导体 平行板波导 反射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Perot谐振天线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震国 葛志晨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75,共6页
Fabry-Perot谐振天线自提出以来,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已逐步成为国际上一个比较新的研究热点。文中对Fabry-Perot谐振天线的结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动态等有关问题... Fabry-Perot谐振天线自提出以来,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已逐步成为国际上一个比较新的研究热点。文中对Fabry-Perot谐振天线的结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动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实的分析和综述,指出了几种理论分析模型在分析此类谐振天线时的一致性,提出了Fabry-Perot谐振天线可以看作是EBG谐振天线的一个特例。同时对目前此类天线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指出了有待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谐振天线 EBG谐振天线 漏波天线 缺陷模 人工导体 频率选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极化选择多频带的低雷达截面积反射屏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旭 曹祥玉 +2 位作者 高军 赵一 杨欢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利用互补开口环谐振器的谐振特性,设计了一种极化选择多频带人工磁导体,并采用相位对消的方法,将此新型人工磁导体和理想电导体组合,提出了一种具有极化选择特性的多频带低雷达截面积反射屏.当电磁波以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照射该屏时,分... 利用互补开口环谐振器的谐振特性,设计了一种极化选择多频带人工磁导体,并采用相位对消的方法,将此新型人工磁导体和理想电导体组合,提出了一种具有极化选择特性的多频带低雷达截面积反射屏.当电磁波以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照射该屏时,分别产生2个和3个低雷达截面积频段,具有多频段极化选择吸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导体 反射屏 极化选择特性 多频段 雷达截面积减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复合平面的缝隙天线RCS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渊 袁乃昌 +1 位作者 杨勇 付云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84-2187,共4页
分析了人工磁导体和理想电导体复合表面对入射电磁波反射相位相差180°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两个表面的比例,可以实现复合平面结构后向电磁散射的抑制。将该复合表面应用于缝隙天线的设计,达到了在不影响天线辐射效能的同时减少雷... 分析了人工磁导体和理想电导体复合表面对入射电磁波反射相位相差180°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两个表面的比例,可以实现复合平面结构后向电磁散射的抑制。将该复合表面应用于缝隙天线的设计,达到了在不影响天线辐射效能的同时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的目的。实测结果表明,加载复合表面的缝隙天线在设计频带内的RCS减少了10~15dB,进一步验证了复合平面对后向电磁散射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天线 雷达反射截面积 人工导体 反射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条带缝隙波导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逯贵祯 洪楚雨 方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4-186,共3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条带代替金属脊结构的缝隙波导传输线结构。为了简化缝隙波导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对理想PEC-PMC平面结构和PEC-AMC平面结构的缝隙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证明了两种方法在分析缝隙波导结构时具有等效性。利用... 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条带代替金属脊结构的缝隙波导传输线结构。为了简化缝隙波导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对理想PEC-PMC平面结构和PEC-AMC平面结构的缝隙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证明了两种方法在分析缝隙波导结构时具有等效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降低分析复杂缝隙波导结构时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缝隙波导 人工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轮廓高效率的印刷复合空馈阵天线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知航 章文勋 +1 位作者 贺祥 符道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印刷式复合空馈阵是一种融合印刷反射阵和传输阵概念为一体的新型天线,具有馈电简单、效率高、轮廓低、成本低等特点。研究了两种提高该类天线效率的技术:采用基板和盖板上印刷尺寸渐变的贴片进行相位补偿,使天线口径面的场分布趋于同相... 印刷式复合空馈阵是一种融合印刷反射阵和传输阵概念为一体的新型天线,具有馈电简单、效率高、轮廓低、成本低等特点。研究了两种提高该类天线效率的技术:采用基板和盖板上印刷尺寸渐变的贴片进行相位补偿,使天线口径面的场分布趋于同相;并采用"蘑菇型"人工磁导体表面作为基板以抑制横向波,以减小副瓣和交叉极化,由此提高了天线增益。设计工作于14 GHz的天线样机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达到近20 dBi的峰值增益,对应82%的口径效率,以及增益跌落少于3dB且回波损失低于-10 dB的8.4%公共频带;天线的剖面总高度仅为12 mm,即0.560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馈阵 印刷天线 低轮廓天线 高效率天线 宽频带天线 人工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