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发药量与药型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凌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4-590,共7页
凌云 .激发药量与药型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84~ 5 90  人工激发地震波场的强弱和激发频率与激发药量、激发药型、激发耦合和激发有效能量下传紧密相关 ,在不少文献和教科书中已讨论过这一问题 ,并得出不少有... 凌云 .激发药量与药型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84~ 5 90  人工激发地震波场的强弱和激发频率与激发药量、激发药型、激发耦合和激发有效能量下传紧密相关 ,在不少文献和教科书中已讨论过这一问题 ,并得出不少有益的结论 ,如激发频率与激发药量成反比 [1]、与激发破坏半径成反比、与耦合介质的速度成正比 [2 ]等 ,但在实际勘探中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结论往往十分困难。主要问题是 :1从实际实验炮集数据中难以直接获得较准确的定量实验结论 ;2激发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难以从实际实验炮集数据得出单一因素的定量分析结论 ;3通常实际实验炮集数据内具有较低的信噪比 ,影响直接获得激发参数变化的差异 ;4由于激发中的偶然因素较多 ,如爆炸不完全、激发耦合变化等都影响定量分析的精度。因此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可以较准确地从实际炮集数据中求取激发药量和激发药型实验分析结论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药量 激发药型 时频统计分析 频时统计分析 地震勘探 人工激发地震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转捩过程三维扰动的发展和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辉 连淇祥 +1 位作者 Yury S.Kachanov Vladimir I.Boroduli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引入展向调制的二维人工扰动激发平板边界层转捩 ,利用水槽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观察到转捩边界层中典型三维扰动的产生和发展 ,包括Λ结构、发卡涡以及发卡涡演化生成环状涡的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出环状涡和尖峰结构的关系 ,直接证实了尖... 引入展向调制的二维人工扰动激发平板边界层转捩 ,利用水槽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观察到转捩边界层中典型三维扰动的产生和发展 ,包括Λ结构、发卡涡以及发卡涡演化生成环状涡的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出环状涡和尖峰结构的关系 ,直接证实了尖峰结构的产生机理 .在流动紊乱化初始阶段发现常出现在湍流边界层中的暗斑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流动特性 流动显示 人工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下流体自流观测井断流应对技术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华 王伟 +5 位作者 陈其锋 冯恩国 魏汝庆 李月强 连凯旋 刘保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1-609,共9页
我国地热田区多利用自流热水井开展地震地下流体物理化学多测项综合观测,但是随着各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很多观测井已经断流或即将断流,这使地下流体观测项目大幅减少,甚至全部停测,蒙受很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山东聊城聊古1井先后引进与... 我国地热田区多利用自流热水井开展地震地下流体物理化学多测项综合观测,但是随着各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很多观测井已经断流或即将断流,这使地下流体观测项目大幅减少,甚至全部停测,蒙受很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山东聊城聊古1井先后引进与开发了人工激发自流观测技术与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技术,实现了原有热水自流井的稳定出水,保持原有地下水化学观测项目,并新增井水位与井水温度观测,确保该井地震监测能力.这种技术的开发,性价比很高,且大大延长了观测井的观测寿命,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观测 自流观测 潜水泵变频 人工激发 井水断流 聊古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