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处理多环芳烃污水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康 王玮 +1 位作者 李法云 欧阳鹏武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5-1330,共6页
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人工湿地去除PAHs的主要途径,包括基质、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探讨了强化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 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人工湿地去除PAHs的主要途径,包括基质、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探讨了强化人工湿地技术去除PAHs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水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以期对实现污水中PAHs的高效去除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多环芳烃 污水处理 强化作用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史雅兰 刘秀涵 +2 位作者 杨志刚 李云飞 陈飞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3-993,共11页
生物电人工湿地系统(CW-MFC)是一种耦合人工湿地(CW)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新兴技术,其除保留CW在水处理方面的优势外,还可通过富集电化学功能菌群强化系统对复杂污染物的去除。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W-MFC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 生物电人工湿地系统(CW-MFC)是一种耦合人工湿地(CW)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新兴技术,其除保留CW在水处理方面的优势外,还可通过富集电化学功能菌群强化系统对复杂污染物的去除。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W-MFC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其效能和机理方面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基于此,首先系统归纳了CW-MFC对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再从微生物、电化学作用、填料和植物4个方面阐述了其在抗生素去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CW-MFC对磺胺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80%,抗生素在CWMFC中可通过填料吸附截留、植物根系吸收和微生物电化学作用等多种机制协同去除,其中环丙沙星的去除以填料吸附为主,相比之下磺胺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更易被微生物降解。CW-MFC在处理抗生素废水,特别是修复抗生素污染地表水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系统在处理抗生素时仍面临着抗性基因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人工湿地(CW-MFC) 抗生素 污水处理 电化学活性菌 电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废水中新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庆华 周鸣 +2 位作者 丁毅娜 张宁 魏学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9-218,共10页
水环境中新污染物(ECs)来源广、种类多,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给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水体净化技术,具有经济、高效和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在去除ECs方面展现出良... 水环境中新污染物(ECs)来源广、种类多,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给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水体净化技术,具有经济、高效和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在去除ECs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潜力。研究表明,人工湿地通过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基质吸附等多种途径,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ECs。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4种常见ECs的研究进展,并对人工湿地去除水中EC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新污染物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生态系统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焦有权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人工湿地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替代工艺,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机理研究以及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同时详细论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及其各种影响... 人工湿地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替代工艺,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机理研究以及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同时详细论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5
作者 吴树彪 董仁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21,共6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式污水处理技术,以其独到的特点和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和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工程应用及其对污水净化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秀娟 张超兰 +1 位作者 韦必帽 黄雪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327-330,共4页
目前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而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人工湿地以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持技术及其独有生态功能受到众人的青睐.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并指出以其... 目前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而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人工湿地以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持技术及其独有生态功能受到众人的青睐.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并指出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Simulink仿真模型构建
7
作者 韩晓丽 李黛青 张镇松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9-2117,共9页
本文以Monod模型为基础,建立BAF-强化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氮去除的simulink仿真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对,并通过搭建BAF-强化人工湿地实验装置所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模型对出水... 本文以Monod模型为基础,建立BAF-强化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氮去除的simulink仿真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对,并通过搭建BAF-强化人工湿地实验装置所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模型对出水COD、氨氮和总氮的模拟平均值误差分别为12.03%、6.47%和1.91%,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平均值误差分别为13.80%、14.80%和0.29%.相较于一级动力学模型,本模型在对出水有机污染物以及氨氮的模拟表现更为出色.在对出水总氮的模拟上,本模型与一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模型能较好预测有机污染物、氨氮、总氮的降解效果,可为BAF-强化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效率提供模拟数据,同时为该系统有机污染物、氮的降解途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强化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 动力学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蔡佩英 马祥庆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年第1期8-11,33,共5页
人工湿地是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以节能、污水资源化为指导思想,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和实用化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这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受到日益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况、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 人工湿地是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以节能、污水资源化为指导思想,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和实用化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这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受到日益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况、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 处理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对PPCPs的去除效果
9
作者 胡雨嘉 胡泽宇 +3 位作者 莫虎 蒙振思 张亚楠 白少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3,共15页
为探讨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本研究以运行多年的“垂直流+两级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典型年份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研究了各湿地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同时调查了该工程中药物及个人护... 为探讨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本研究以运行多年的“垂直流+两级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典型年份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研究了各湿地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同时调查了该工程中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PPCPs)的存在与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因农村人口相对较少,污水水质受村中餐馆经营状况影响较大,特别是有机物,餐馆关闭后,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降低近60%;运行期间,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COD、氨氮(NH4+-N)及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为41.27、13.67、2.95 mg·L^(-1)。有机物主要依靠微生物分解与植物吸收去除,垂直流湿地水流与基质、微生物、植物根系接触更充分,且为半饱和态,微生物多样性高、氧气传输好,利于微生物分解,因此对COD去除贡献率最高,达62.90%。TP去除主要是基质吸附作用的结果,水平流一级湿地去除贡献率为59.13%,在3组湿地中表现最优。TN与NH4+-N在各级湿地中,借助氨化、硝化反硝化等反应逐步去除。此外,进水中共检出19种PPCPs,人工湿地对PPCPs的去除效果显著,其降解机制涉及植物吸收代谢、微生物分解、基质吸附和光解等多种途径。研究发现,PPCPs的去除效率与其在基质中的分配系数(Kd)呈负相关,Kd值较低的PPCPs由于其较高的溶解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在人工湿地中更容易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和光解等机制去除。研究表明,组合人工湿地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常规污染物及PPCPs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组合型人工湿地 生态处理 常规污染物 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PP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和生成沟渠的生态消纳微生物特性分析
10
作者 卢原 陈曙平 +4 位作者 张文艺 李乔 吴科 吴金海 金林飞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酶活性高于后端,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人工湿地土壤中的物种丰富度高于生态沟渠底泥,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脱氮菌属在人工湿地进出水和生态沟渠中的相对丰度较大,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和厌氧反硝化功能的菌属占比较大,且沟渠底泥中脱氮菌比例大于人工湿地。这表明人工湿地脱碳脱氮能力较强,生态沟渠具有良好的深度净化能力。旨在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尾水生态消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特性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 生态消纳 人工湿地 生态沟渠 脲酶活性 脱氮菌属 江苏省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组合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晶涵 余凯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9-773,共5页
根据不同类型湿地的组合方式,以及其他工艺与人工湿地组合时所在的位置(前端、内部和末端)进行了归类阐述。常见的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有多级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人工湿地与电化学组合技术,以及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 根据不同类型湿地的组合方式,以及其他工艺与人工湿地组合时所在的位置(前端、内部和末端)进行了归类阐述。常见的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有多级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人工湿地与电化学组合技术,以及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和生态塘等的组合工艺技术。这些组合处理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湿地技术独立运行时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组合技术 多级复合人工湿地 电化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耿琦鹏 洪剑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3-45,共3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投入少、维持费用低等特点。重点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提出了人工湿地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净化机理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玮 缪佳辉 孟娜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农村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城镇,且水环境状况十分恶劣,污水使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农村污水的处理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但处理过程及效果上仍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一项新兴的农村污水处理... 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农村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城镇,且水环境状况十分恶劣,污水使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农村污水的处理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但处理过程及效果上仍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一项新兴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可以促进污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防止环境再污染,有效处理污水问题。本文对近年来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概括该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运行推广的技术可行性,有助于以后继续此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在污水脱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丁怡 唐海燕 +5 位作者 刘兴坡 宋新山 宋智博 张静 黄锐 王宇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9,共4页
人工湿地脱氮与其类型有着重要联系。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构造、运行方式及复氧能力存在差异,因而脱氮效率有所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明显优于单一湿地系统。为了克服湿地脱氮中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涌现一批新型人工湿地,通过人工... 人工湿地脱氮与其类型有着重要联系。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构造、运行方式及复氧能力存在差异,因而脱氮效率有所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明显优于单一湿地系统。为了克服湿地脱氮中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涌现一批新型人工湿地,通过人工增氧、固定化微生物、电化学等新技术优化湿地构造、强化湿地脱氮过程。在总结不同类型人工湿地脱氮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各类型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优化人工湿地处理效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秋易 梁冬梅 肖尊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9,共5页
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归纳基质在湿地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对各类影响基质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多样化的级... 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归纳基质在湿地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对各类影响基质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多样化的级配方式和针对性生态床体组合,为今后构建人工湿地、优化处理效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基质-微生物 协同作用 优化 处理效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荣敏 黄钰铃 +2 位作者 曾月 张烨 雷蕊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8,194,共11页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对COD去除率较高,表流湿地对氨氮及磷的去除率较高,优于涵养塘;湿地实际运行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染物负荷与设计值不符,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据此提出湿地运行优化建议,促进湿地深度脱氮除磷,提升尾水湿地效能;运行优化可提高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率,同时污水处理厂减少碳排放94.74 gCO_(2)m^(3)。研究结果可为该尾水湿地运行管理及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系列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设计与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 去除率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何成达 谈玲 +4 位作者 葛丽英 季俊杰 叶亚玲 何莲 王惠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6-7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潜流构造湿地—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W-SFCW)并进行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SFCW)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W-SFC... 提出了一种新型潜流构造湿地—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W-SFCW)并进行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SFCW)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W-SFCW在污染物去除方面明显优于SFCW,在相同试验条件下W-SFCW出水COD、NH4+-N和TP分别为47.1、10.4和0.42mg·L-1,去除率分别比SFCW提高8.2%、13.1%和6.6%;但W-SFCW系统水流阻力大于SFCW系统,在本试验条件下W-SFCW的湿地床体的水头损失220mm,而SFCW水头损失70mm;W-SFCW及SFCW在冬季运行期间COD、NH4+-N去除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但未出现恶化现象;磷去除在低温期间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污染物降解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氮磷吸收富集能力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李建娜 胡曰利 +2 位作者 吴晓芙 黄忠良 董敏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6-509,共4页
比较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7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所选7种湿地植物,稳定生长4个月后,平均总生物量在1215~3500g/m^2,植物氮、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6-23.11、1.44~3.80mg/g。香蒲具有最高氮积累量... 比较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7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所选7种湿地植物,稳定生长4个月后,平均总生物量在1215~3500g/m^2,植物氮、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6-23.11、1.44~3.80mg/g。香蒲具有最高氮积累量达48.18g/m^2,梭鱼草具有最高磷积累量为7.23g/m^2,姜草对氮、磷的积累量最低分别为21.40、1.68g/m^2。植物地上部氮、磷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差异较大,除姜草外,植物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均大于3,黄花美人蕉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分别达11.75、12.10。通过植物收割去除氮、磷量约占湿地总去除量的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脱氮除磷 植物吸收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以深圳石岩河人工湿地为例 被引量:61
19
作者 刘春常 夏汉平 +4 位作者 简曙光 任海 张倩媚 刘家宝 郁向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对深圳石岩河人工湿地运行以来的污水净化效果、植物生长状况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运行7个月,污水处理量达1.8×106 m3,对污水中CODCr、BOD5、SS、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7.1%、94.1%、57.5%... 对深圳石岩河人工湿地运行以来的污水净化效果、植物生长状况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运行7个月,污水处理量达1.8×106 m3,对污水中CODCr、BOD5、SS、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7.1%、94.1%、57.5%、91.4%、47.8%和74.8%.对植物氮磷的分析表明,植物氮质量分数在1.31%~2.25%之间,磷质量分数在0.40% ~ 1.15%之间,植物氮积累量为116.2 ~ 417.1 kg·hm-2,磷积累量为70.7~178.3 kg·hm-2.与工程总处理量相比,植物吸收的氮磷量仍占很小部分,平均分别为4.90%和3.78%.此外,对工程运行状况的观测发现,人工湿地存在工程表面板结、内部堵塞及植物管理等问题,板结程度与植物覆盖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植物吸收 运行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53
20
作者 朱彤 许振成 +2 位作者 胡康萍 马桂花 李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7-22,共6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经济费用等问题,指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中、小型污水处理,特别是降解污水中的BOD_5、COD、SS、N、P等具有显著效果,不失为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经济费用等问题,指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中、小型污水处理,特别是降解污水中的BOD_5、COD、SS、N、P等具有显著效果,不失为一个解决中、小城镇污水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