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ANN的人工渗滤系统去除总磷过程优化
1
作者 刘元坤 曹塬琪 +2 位作者 于艾鑫 李星 郭晓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51-3160,共10页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P<0.0001,可较好的对TP的去除过程进行预测,接触时间为TP去除率最显著的参数,TP吸附过程中各因素的相对影响顺序为:接触时间>pH值>温度>初始浓度.采用BP-ANN模型进行优化,最佳网络结构为4-8-1.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接触时间(34.05%)>pH值(28.67%)>温度(19.56%)>初始浓度(17.72%).基于BP-ANN模型,采用GA优化人工渗滤系统运行条件,对TP去除过程的优化结果为:接触时间为720.53min、初始浓度为2.75mg/L、温度为30.62℃、pH为5,达到最佳去除率(99.63%).试验验证分析表明,BP-ANN-GA较BBD-RSM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拥有较高的R 2(0.9939)和较低的RSME(1.2851),说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能更好的描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TP的去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法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总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人工渗滤系统除氮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刘其友 孙烁 +1 位作者 王莹 赵朝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52-56,68,共6页
以山东半岛常见的河砂与棕壤作为滤层主要填充物质,并添加一定量能够改善滤层环境的外源物质构建人工渗滤系统;以海产养殖废水作为处理对象,比较了人工渗滤系统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除氮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20cm^3·cm^(-2)&#... 以山东半岛常见的河砂与棕壤作为滤层主要填充物质,并添加一定量能够改善滤层环境的外源物质构建人工渗滤系统;以海产养殖废水作为处理对象,比较了人工渗滤系统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除氮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20cm^3·cm^(-2)·d^(-1)时,人工渗滤系统对总氮与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43.89%和86.09%,硝态氮及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海产养殖废水 除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渗滤系统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素的去除
3
作者 李伟斯 王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76,共4页
人工渗滤系统以其建设费用低、管理运行方便、脱氮效果好等优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该实验以海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对人工渗滤系统的运行条件和氮素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水力运行周期和保水段高度对氮素的去除均... 人工渗滤系统以其建设费用低、管理运行方便、脱氮效果好等优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该实验以海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对人工渗滤系统的运行条件和氮素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水力运行周期和保水段高度对氮素的去除均有影响但影响各不相同。当水力负荷为20 cm^3/(cm^2·d),运行周期为6 h/6 h时,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54.88%和89.69%,而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保持稳定。提高保水段高度后,厌氧段得到扩充,在此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而总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氨氮 总氮 海水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不同人工快滤系统处理HABR出水的影响
4
作者 师旭军 晏雯雯 +2 位作者 王海梅 雷楷 张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7,149,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填料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出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通过设计两组不同填料高度的CRI装置,研究不同CRI对处理HABR出水用于农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CRI(高柱)的对COD、SS的平均去除...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填料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出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通过设计两组不同填料高度的CRI装置,研究不同CRI对处理HABR出水用于农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CRI(高柱)的对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79%、85.31%,出水浓度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生食蔬菜灌溉的要求,填料厚度的增加能够提高CRI抗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但两组CRI装置对TN和TP的去除率相差不大,且都比较低,使HABR出水中的氮磷元素得以保留,出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双碳”背景下,能够实现“水”、“肥”双重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填料厚度 农田灌溉 保氮保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1 位作者 潘彩萍 杨小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污水资源化 水力负荷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被引量:29
6
作者 崔程颖 马利民 +1 位作者 张选军 赵建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8,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的降解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有机物、氮的去除占70%以上,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占61.9%。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生物降解 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氨氮去除机理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禄 喻志平 赵智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通过对稳定运行的快渗池采样监测和利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渗滤系统中氨氮、硝氮的分布和转化,探讨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氮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在布水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主要发生吸附反应,吸附态氨氮主要集中在0~5... 通过对稳定运行的快渗池采样监测和利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渗滤系统中氨氮、硝氮的分布和转化,探讨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氮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在布水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主要发生吸附反应,吸附态氨氮主要集中在0~50cm砂层;在落干期,吸附态氨氮发生硝化反应,在下一次布水时硝氮随水流排出;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较弱,总氮的去除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氨氮 硝化-反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枫 骆灵喜 +3 位作者 刘欢 李旭宁 卢利兵 杨小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3,共6页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NH3-N...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在97%以上,硝化作用很强,NH3-N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几乎全部被氧化成硝态氮;SS去除率在90%以上,TP去除率在40%~70%。研究结果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人工快渗池在整个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除污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除污效率 土地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堵塞-恢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华清 李义连 +1 位作者 宁宇 吕凤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采用干湿交替间歇进水的运行方式,以不同粒径的河砂为填料构建3组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研究CRI系统的堵塞-恢复规律,填料粒径与系统出水COD、水力负荷和纳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温度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I系统堵塞后... 采用干湿交替间歇进水的运行方式,以不同粒径的河砂为填料构建3组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研究CRI系统的堵塞-恢复规律,填料粒径与系统出水COD、水力负荷和纳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温度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I系统堵塞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即可以自然恢复活性。细砂CRI系统的稳定性最好,出水COD最稳定,抗冲击能力和纳污量强于混砂和粗砂CRI系统。当温度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波动时,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际工程应建造多级系统或并行系统解决堵塞问题,以保证系统的水力负荷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堵塞-恢复 填料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俊敏 刘方 +1 位作者 付永胜 杨继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4,57,共4页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的机理,采用人工试验土柱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通过监测不同高度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得到了其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试验土柱中填料层0~1200mm段氨氮的去除率很高,约占总去...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的机理,采用人工试验土柱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通过监测不同高度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得到了其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试验土柱中填料层0~1200mm段氨氮的去除率很高,约占总去除率95%,深度越浅氨氮降解效率越高,深度越大氨氮降解效率越低;填料层中900mm处,硝态氮达到最大值14.08~15.06mg·L-1,在兼氧段(900~1200mm)和厌氧段(1200~1500mm)硝态氮浓度下降仅10%左右;出水总氮浓度16.50~21.85mg·L-1,去除率为28.35%~2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脱氮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去除总氮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光英 张焕祯 +1 位作者 张鑫 李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总氮去除率偏低的问题,强化硝态氮的反硝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国内外针对反硝化系统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研究表明,改善反硝化细菌特性、添加碳源、优化碳氮比和湿干...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总氮去除率偏低的问题,强化硝态氮的反硝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国内外针对反硝化系统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研究表明,改善反硝化细菌特性、添加碳源、优化碳氮比和湿干比、增设饱水层是解决总氮去除率较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污水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除氮 反硝化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含盐生活污水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佼 张建强 +2 位作者 许文来 李佳 杨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3,共4页
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应用于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盐度下CRI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盐度(NaCl的质量分数)在0.75%及以下时,COD、NHg-N去除效果受盐度影响较小,去除率分别保持... 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应用于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盐度下CRI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盐度(NaCl的质量分数)在0.75%及以下时,COD、NHg-N去除效果受盐度影响较小,去除率分别保持在83%、90%VR上;进水盐度在0.5%及以下时,CRI系统对TN的去除率较不含盐时提高7~12.9个百分点,盐度对反硝。{二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作用强于氨氧化菌(AOB);进水盐度对TP的去除影响不大,这与CRI系统除磷过程主要依靠填料吸附和化学沉淀有关。初步证明了采用CRI系统处理盐度在0.5%及以下的生活污水是可行的,该盐度还可作为CRI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理想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生活污水 抑制 有机物 脱氮除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示范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超 侯成林 +1 位作者 吴为中 朱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60-2965,共6页
以滇池流域受污染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示范工程研究,根据气候条件、进水水质和运行工艺分为6个工况,以探索污染负荷和工艺参数对CRI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2 m.d-1、湿干比1:1是该示范工程... 以滇池流域受污染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示范工程研究,根据气候条件、进水水质和运行工艺分为6个工况,以探索污染负荷和工艺参数对CRI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2 m.d-1、湿干比1:1是该示范工程运行的最优工艺条件。CRI系统对有机物(COD)的平均去除率范围17.42%~63.75%;对氨氮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高、低污染负荷下NH3-N去除率分别为56.71%、85.48%;CRI示范工程硝化作用较强,反硝化能力较弱,对TN的平均去除率范围为10.69%~28.29%;CRI示范工程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27.62%,最佳工艺条件下为50.23%。CRI系统可通过对填料进行优化组合、适当增大饱水带高度,强化除磷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 硝化 湿干比 水力负荷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微生物数量与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旭宁 骆灵喜 +1 位作者 刘欢 裴廷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2,共4页
全面研究和监测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运行周期内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基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CRI系统的微生物数量和基质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各深度的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基本为1.0×108~4.3×108个/g... 全面研究和监测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运行周期内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基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CRI系统的微生物数量和基质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各深度的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基本为1.0×108~4.3×108个/g、5~45μg/g、10~130μL/g。(2)CRI系统的间歇布水方式和低有机负荷是CRI系统不产生剩余污泥的主要原因,而运行周期内微生物的总增殖量与内源呼吸衰减量的平衡是CRI系统无剩余污泥产生的根本原因。(3)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浅翻晒或深翻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维护,防止CRI系统产生剩余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微生物 演替规律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子元 黄权中 郑艳侠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1-86,共6页
在总结众多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主要污染元素氮、磷、有机物的主要去除机理和去除过程,以及净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此外,还分别介绍了CRI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总结了不同滤料、温度、配水方式对系统净化效率... 在总结众多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主要污染元素氮、磷、有机物的主要去除机理和去除过程,以及净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此外,还分别介绍了CRI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总结了不同滤料、温度、配水方式对系统净化效率的影响和目前国内对CRI系统的强化和改良进展。针对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CRI系统应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攻关重点为硝态氮的强化去除,并对其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 脱氮机理 运行参数 滤料 配水方式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流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岩源性磷拦截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应旸 唐陈杰 张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4,129,共7页
选取沸石,陶粒,无烟煤及其组合作为水平流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填料,进行不同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下对岩源性磷拦截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运行条件下,单一填料沸石对悬浮颗粒物和岩源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值分别达到了90.47%、39.9... 选取沸石,陶粒,无烟煤及其组合作为水平流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填料,进行不同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下对岩源性磷拦截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运行条件下,单一填料沸石对悬浮颗粒物和岩源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值分别达到了90.47%、39.91%;组合填料的运行稳定性更好,且水力负荷为0.2 cm/s时效果最好,最高可达82.85%和46.18%;长期的运行模拟中发现系统的堵塞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填料的更换和再生的可操作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岩源性磷 堵塞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去除氨氮研究
17
作者 郑艳侠 刘征 +1 位作者 宋保平 赵旭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240-8242,共3页
在土地处理的基础上,运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改善微污染河水水质,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深度处3种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除氨氮能力,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有效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但影响不明显;去除效果... 在土地处理的基础上,运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改善微污染河水水质,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深度处3种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除氨氮能力,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有效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但影响不明显;去除效果主要在表层50 cm处;温度对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夏季和冬季的去除率基本一致,氨氮的去除率主要受溶解氧限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可以用于去除微污染河水中的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处理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微污染河水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态氮生活污水
18
作者 康爱彬 宗慧敏 +1 位作者 霍鹏 陈鸿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325,共3页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去除率为84.6%;氨态氮负荷提高到123.2 g/(m2·d),NH+4-N去除率为96.7%;出水中COD、NH+4-N的浓度都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氮的去除率为63.8%,C/N比值由原来的0.83提高到1.10,C/N比值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总氮去除率明显提高了。与单段进水相比,分段进水可以发挥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优势,提高水力负荷,相应地减少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高氨态氮生活污水 分段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对氮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晏雯雯 张国珍 +3 位作者 张超 武福平 师旭军 王万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4-1338,共5页
为筛选适合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通过动态吸附、等温吸附和解吸实验,研究了黏土陶粒、页岩陶粒、细砂和粗砂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填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特征,对氨氮和磷的饱和吸附量... 为筛选适合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通过动态吸附、等温吸附和解吸实验,研究了黏土陶粒、页岩陶粒、细砂和粗砂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填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特征,对氨氮和磷的饱和吸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页岩陶粒>细砂>粗砂>黏土陶粒,对氨氮和磷的解吸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陶粒>细砂>粗砂>页岩陶粒。对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而言,当其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农灌时,为了提高其水力负荷、减少其堵塞的可能性,应该选择黏土陶粒和粗砂作为其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氨氮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除磷效率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云霞 张建强 +1 位作者 许文来 罗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除磷效率和机制,并优化CRI系统除磷效率和促成CRI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以铁粉和传统CRI常用基质——天然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相同运行条件下,构筑人工试验土柱(以下简称模型柱)模拟CRI系统,通过监测普通模...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除磷效率和机制,并优化CRI系统除磷效率和促成CRI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以铁粉和传统CRI常用基质——天然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相同运行条件下,构筑人工试验土柱(以下简称模型柱)模拟CRI系统,通过监测普通模型柱和加强除磷模型柱中出水TP,分析CRI系统的除磷机制和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天然砂作为滤料主要组分的CRI系统的除磷效率较差,出水TP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1mg/L),在CRI系统中添加适量铁粉构建的CRI系统对TP的去除率有较大的提高,平均去除率为84.2%,比普通CRI系统高出39.5百分点;CRI系统在滤料层初始段TP去除率最高,随着系统深度的增加,CRI系统对TP的总去除率逐渐升高,但去除速率随着系统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滤料 TP 除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