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
12
1
作者
金晶炜
苏纪帅
+4 位作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程光庆
程积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83-289,共7页
为了评价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该文以宁南山区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0~10和>10~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
为了评价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该文以宁南山区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0~10和>10~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10、15、20 a紫花苜蓿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 a柠条林地均提高土壤质量,其中30 a柠条林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开展,在宁南山区,种植紫花苜蓿、建植柠条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研究结果为宁南山区植被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聚类分析
宁南山区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灰色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渭北旱塬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晶炜
苏纪帅
+4 位作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张宝泉
程积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742,共6页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年、10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年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均提高了土壤质量,其中10年紫花苜蓿草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在渭北旱塬区,种植牧草、建植乔木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区
土壤质量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灰色关联模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
12
1
作者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程光庆
程积民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83-289,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K332021308)
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K318021220)
+3 种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5-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85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Z1090213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Z109021108)
文摘
为了评价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该文以宁南山区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0~10和>10~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10、15、20 a紫花苜蓿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 a柠条林地均提高土壤质量,其中30 a柠条林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开展,在宁南山区,种植紫花苜蓿、建植柠条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研究结果为宁南山区植被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聚类分析
宁南山区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灰色关联模型
Keywords
soils
vegetation
cluster analysis
Hilly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grey correlation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北旱塬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张宝泉
程积民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7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852)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z-35-40)
+3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K332021308)
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K3180212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Z1090213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Z109021108)资助
文摘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年、10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年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均提高了土壤质量,其中10年紫花苜蓿草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在渭北旱塬区,种植牧草、建植乔木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关键词
渭北旱塬区
土壤质量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灰色关联模型
聚类分析
Keywords
Arid area of northern Weihe river basin
Soil quality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Grey correlation model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程光庆
程积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渭北旱塬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张宝泉
程积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