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俊全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从树种多样化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及年龄结构优化等方面入手,系统探讨了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红杉人工林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0-44,共5页
四川红杉人工林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黄金燕,周世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红杉(Larixmastersiana)因其地理分布狭窄,数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6]。在其分布地区除残存的天然林分外... 四川红杉人工林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黄金燕,周世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红杉(Larixmastersiana)因其地理分布狭窄,数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6]。在其分布地区除残存的天然林分外,人工栽培群落面积较大。为探讨四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杉 人工林结构 生长规律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及生产力研究
3
作者 张亦弛 原野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74-77,共4页
通过对3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资料统计整理,并对其生长量进行分析利用。研究发现,十年生落叶松人工林既进入生长速期;26~30 a落叶松人工林适宜密度为2 000株/hm2;落叶松人工林整枝能力差;落叶松数按径阶分布亦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规律;落... 通过对3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资料统计整理,并对其生长量进行分析利用。研究发现,十年生落叶松人工林既进入生长速期;26~30 a落叶松人工林适宜密度为2 000株/hm2;落叶松人工林整枝能力差;落叶松数按径阶分布亦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规律;落叶松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年最高值出现在6~10 a,连年生长量年最高值出现在2~6 a,在幼龄林时连年生长量增加速度较快,连年生长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平均生长要早;落叶松人工林没有达到成熟期,还没有达到采伐的成熟年龄,可以通过人为管理等活动调节林分密度等措施,使其趋于合理,从而达到最佳的经营效果,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生产力 人工林结构 火地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稳定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4 位作者 王勇 乔永 徐雪蕾 廖祥龙 李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调查数据,对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落叶松林、栓皮栎林、油松林)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对群落各层的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一致,落叶松林中草本层物... 根据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调查数据,对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落叶松林、栓皮栎林、油松林)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对群落各层的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一致,落叶松林中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大,栓皮栎林中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大,而油松林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大。采用M-Gordon稳定性测定方法对3种人工林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3种人工林群落基本都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油松林、栓皮栎林和落叶松林,其变化趋势与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的变化趋势一致,即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以及草本层的物种越丰富,群落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山油松林水平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周远博 卜元坤 +2 位作者 陈佳琦 杨瑞 赵鹏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3,共9页
通过对比各类油松林分类型水平空间结构指数的差异,为应用结构指数调控林分抚育提供依据。以黄龙山林区的57块油松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角尺度(W)、胸径大小比(U)、混交度(M)和密集度(C)探讨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空间、不同坡向油松... 通过对比各类油松林分类型水平空间结构指数的差异,为应用结构指数调控林分抚育提供依据。以黄龙山林区的57块油松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角尺度(W)、胸径大小比(U)、混交度(M)和密集度(C)探讨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空间、不同坡向油松林的空间结构和不同林龄油松林空间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角尺度方面,天然林显著高于人工林(P=0.028<0.05),且极显著高于人工成熟林(P=0.0047<0.01),阴坡人工成熟林(AMC)显著低于其余不同林分类型(P<0.05);胸径大小比数(U)方面,不同林分类型中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径阶分布上天然林的胸径大小比数分布呈双峰,而人工林的呈单峰;在混交度(M)方面,阴坡油松林显著高于阳坡油松林(P=0.0027<0.05),中龄林极显著低于成熟林(P=0.0094<0.01);在密集度(C)方面,天然林的密集度显著低于人工林的密集度(P=0.0003<0.05),阴坡油松林显著高于阳坡油松林(P=0.53>0.05),成熟林显著高于近熟林(P=0.018<0.05),天然林极显著低于人工近熟林(P=0.0012<0.01)。在水平格局分布上,起源影响了油松林分布的均匀与聚集程度;在林木大小分化方面,坡向影响了林木的竞争强度;林分的树冠拥挤程度上,起源影响了油松林的树冠竞争;在林分混交上,坡向和林龄都会影响林分的混交程度,阳坡天然近熟林(NSS)和阳坡人工近熟林(ASS)显示了一个极低的混交度,表明短期单纯抚育或者封育较难提升阳坡油松林的混交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天然人工空间结构 木角尺度 木胸径大小比 木混交度 木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inning on acidic deposition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6
作者 柳思勉 田大伦 +3 位作者 项文化 闫文德 刘云国 胡新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94-700,共7页
Acidic deposition,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pollution,is on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nning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ree productivity,reduce the wildfire risk and maintain ... Acidic deposition,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pollution,is on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nning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ree productivity,reduce the wildfire risk and maintain a healthy forest.Since thinning may reduce the effect of acidic deposition,the effect of thinning on acidic deposition was estimated.The biomass,soil properties,pH value of runoff and groundwater in both unthinned and thinned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over a 5-year period(2-6 years after thinn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idic deposition in the Huitong State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was serious,and it got worse with time.Forest thinning resulted in a huge change in biomass and soil properties.During the 5-year monitoring period,biomasses of understory and litter,plant species richness,coverage of undergrowth plant lay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inned site than in unthinned site.Moreover,higher soil fertility as well as lower amounts of runoff and groundwater were found in thinned site.It was suggested that thinning coul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forest,leading to restoring the effluent(runoff and groundwater) pH to the norm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NING acidic deposition Chinese fir BIOMASS soi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