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数智社会人工智能诚信问题对公共秩序安全的冲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谢新水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9,239,240,共13页
-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21ZDA11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如同人类总被诚信问题困扰一样,人工智能带来了难以消除的诚信问题。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对诚信不可或缺的需求,依据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两者功能的相似性及其不断建构的“类人”形象,提出“人工智能诚信”概念十分必要,且有利于解决人工智能可信度问题。从起源上看,人工智能诚信问题是人类和“类人”之间产生深度社会互动,进而成为新诚信主体后随之产生的新问题。人工智能诚信问题形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人工物”的自然特性;二是自然语言的特性;三是“暗知识”的困境;四是人类行为的策略性。人工智能诚信问题具有公共性特征,作为新诚信主体的人工智能如果不能维护人类的经验真实,必然损害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公共性,进而损害公共秩序的建构。从国家安全角度看,目前人工智能诚信问题对政治选举、社会基本秩序和司法安全都带来系统性冲击,最终对公共秩序安全构成了系统性挑战。对齐人工智能技术和伦理的有效方式是诚信评估。以人工智能诚信概念为基础,建构人工智能体的诚信检测体系,评估人工智能体的诚信水平,是消除人工智能诚信问题的新方式。即使如此,人类依然很难彻底消除人工智能诚信问题。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诚信问题
社会互动
公共秩序安全
经验真实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