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法律规制
1
作者
张心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3,共12页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拓展,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转型升级,并对就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显现,具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产出效益、创造新职业的正面效应,...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拓展,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转型升级,并对就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显现,具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产出效益、创造新职业的正面效应,但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特征也较为突出,缺少外部规制将带来威胁劳动者个体生存、形成规模化失业风险、难以合理分配技术发展成果等方面的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负面影响,应通过法律规制路径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避免就业替代效应短期内集中释放、放大技术对就业的正面作用。在具体的规制举措上,应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以适应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专门立法保障人工智能在就业领域有序应用、构建多层次的配套支持制度。通过规制规则的协同构建,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就业稳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规制
就业替代效应
劳动者权益保障
规
制
规
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算法认知偏差对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负面影响及其矫正
被引量:
45
2
作者
刘泽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65,共16页
算法认知偏差不仅扭曲事实,还影响人工智能法律规制质效。法学文献中的“算法”常用于指代影响权益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同于传统编程,机器学习算法是通过向数据学习以形成模型。数据、算力、AI框架、模型框架、人为干预等因素深刻影响算...
算法认知偏差不仅扭曲事实,还影响人工智能法律规制质效。法学文献中的“算法”常用于指代影响权益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同于传统编程,机器学习算法是通过向数据学习以形成模型。数据、算力、AI框架、模型框架、人为干预等因素深刻影响算法作用的发挥。算法并不是对利益得失的精巧算计。大部分算法也不具有排他性的财产属性。算法是人工智能体系中相对透明和确定的因素。“算法黑箱”并非人为“黑幕”,而是因基本原理所限导致的验证性和解释性的不足。滥用算法概念会导致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失焦、失据、失鹄、失度。数据法与专门立法相结合是人工智能规制的恰当立法形态。过度强调算法不仅造成权利、产业和科技目标难以调和,还可能导致过度监管。算法只有在以人的责任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系统中才能得到稳妥规制。我国未来应该制定人工智能专门立法。业已开展的算法治理不宜过度冒进,宜审慎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名义与实质、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在准确的算法认知指导下,算法备案和公示的问题能够得到良好解释和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治理
人工智能
法律
规
制
机器学习
认知偏差
个人数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法律规制
1
作者
张心宇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9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FX004)。
文摘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拓展,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转型升级,并对就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显现,具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产出效益、创造新职业的正面效应,但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特征也较为突出,缺少外部规制将带来威胁劳动者个体生存、形成规模化失业风险、难以合理分配技术发展成果等方面的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负面影响,应通过法律规制路径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避免就业替代效应短期内集中释放、放大技术对就业的正面作用。在具体的规制举措上,应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以适应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专门立法保障人工智能在就业领域有序应用、构建多层次的配套支持制度。通过规制规则的协同构建,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就业稳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
人工智能规制
就业替代效应
劳动者权益保障
规
制
规
则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gulation
employment substitution effect
protection of workers′rights
regulatory rules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算法认知偏差对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负面影响及其矫正
被引量:
45
2
作者
刘泽刚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65,共16页
文摘
算法认知偏差不仅扭曲事实,还影响人工智能法律规制质效。法学文献中的“算法”常用于指代影响权益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同于传统编程,机器学习算法是通过向数据学习以形成模型。数据、算力、AI框架、模型框架、人为干预等因素深刻影响算法作用的发挥。算法并不是对利益得失的精巧算计。大部分算法也不具有排他性的财产属性。算法是人工智能体系中相对透明和确定的因素。“算法黑箱”并非人为“黑幕”,而是因基本原理所限导致的验证性和解释性的不足。滥用算法概念会导致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失焦、失据、失鹄、失度。数据法与专门立法相结合是人工智能规制的恰当立法形态。过度强调算法不仅造成权利、产业和科技目标难以调和,还可能导致过度监管。算法只有在以人的责任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系统中才能得到稳妥规制。我国未来应该制定人工智能专门立法。业已开展的算法治理不宜过度冒进,宜审慎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名义与实质、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在准确的算法认知指导下,算法备案和公示的问题能够得到良好解释和妥善解决。
关键词
算法治理
人工智能
法律
规
制
机器学习
认知偏差
个人数据保护
Keywords
Algorithm Governance
Legal Regul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Learning
Biased Cognition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法律规制
张心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算法认知偏差对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负面影响及其矫正
刘泽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