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衍生发明与专利法的前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创新科技》 2021年第12期69-79,共11页
从人脸、语音识别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已经跳脱科幻电影的虚构,逐渐走入并且遍布人们的生活。虽然就目前已知的技术而言,人工智能尚未具备思考能力,但是由于科学家不断突破限制,人工智能不仅成为生活上的辅助,协助人类进行研究发明... 从人脸、语音识别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已经跳脱科幻电影的虚构,逐渐走入并且遍布人们的生活。虽然就目前已知的技术而言,人工智能尚未具备思考能力,但是由于科学家不断突破限制,人工智能不仅成为生活上的辅助,协助人类进行研究发明,甚至能够独立完成发明。为了鼓励创作与发明,我国制定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及著作权法。而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均为人类精神层面的创作作品,因而法律意义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即权利归属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法人)。随着人工智能创造智力成果的能力越来越接近人类,其将来有可能自行创作甚至独立思考,当其成为真正有贡献的发明人时,现有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将会面临包含权利主体、专利要件等法律构成要件的适用困境。鉴于此,将研究讨论范围限制在人工智能衍生发明与专利法领域,先从技术角度剖析介绍人工智能的内涵与发展,再从专利法的立法目的切入,同时综合各国规范见解与近期发布的相关审查指南分析其发明适格性,提出人工智能衍生发明权利归属认定的可能方案与建议,最后探讨专利构成要件判断及其对相关产业造成的利弊影响,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立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衍生发明 计算机软件专利 专利适格性 权利主体 新颖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