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的启示--以学习方式分类学(ICAP)研究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熊媛 王铭军 盛群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机器是如何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有诸多成熟的方法和理论。ICAP学习方式分类学,是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新取得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机器是如何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有诸多成熟的方法和理论。ICAP学习方式分类学,是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新取得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有什么价值?本文假设ICAP四种学习方式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元素之间能建立起一种关联,将目前流行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构成元素和算法依据ICAP的四种学习方式进行分类拆分,以一个基本教学设计为案例,依据学习方式对应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构成元素设计了简单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文章尝试在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之间建立某种对应参照关系,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分类学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网络设计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在交叉立方体上的有效映射
2
作者 张宗云 刘昕 +1 位作者 匡桂娟 柳淑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5期58-60,191,共4页
Malluhi等人在文献犤1犦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s)在超立方体上的有效映射,交叉立方体是超立方体的一个重要变型,而且具有比超立方体更优越的性质,如果在交叉立方体上实现ANNs的有效映射,会有更好的意义。论文证明了一个N×NM... Malluhi等人在文献犤1犦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s)在超立方体上的有效映射,交叉立方体是超立方体的一个重要变型,而且具有比超立方体更优越的性质,如果在交叉立方体上实现ANNs的有效映射,会有更好的意义。论文证明了一个N×NMAT(mesh-of-appendixed-trees)可以嵌入包含4N2个节点的交叉立方体中,其中N是最大一层的长度,并且证明这个嵌入是最优的,从而给出了ANNs在交叉立方体上的一个有效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HOPFIELD神经网络 交叉立方体 嵌入 有效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在岩性识别、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中的应用——以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继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2-37,共6页
分析了传统测井解释方法的局限性。从神经网络的机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的岩性识别、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方法。首先选取适当的测井资料向量组成一个训练模式对,由多个训练模式对构成一个学习样本集。通过神... 分析了传统测井解释方法的局限性。从神经网络的机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的岩性识别、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方法。首先选取适当的测井资料向量组成一个训练模式对,由多个训练模式对构成一个学习样本集。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使网络记住这些特征并形成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预测模型计算相应参数。以十红滩地区的找矿目的层为对象,进行了岩性分析与对比,预测了孔隙度与渗透率,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上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砂岩型铀矿预测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建立具体的解释模型和计算公式,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的岩性识别、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岩性识别 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多元非线性方程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保平 戚国强 +1 位作者 肖涛 钮志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通过阐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逼近性理论,得知用人工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给定的连续函数,并通过计算机对一些非线性函数进行模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给出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求多元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原理。
关键词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多元非线性方程组 非线性函数 计算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监测仪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侯昭武 曾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为了快速寻找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利用8个红外激光气体传感器,分别安装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圆周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污染气体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与二维热差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风向数据,一并送入MSC1210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 为了快速寻找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利用8个红外激光气体传感器,分别安装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圆周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污染气体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与二维热差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风向数据,一并送入MSC1210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用智能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训练与模式识别,从而识别出污染源的位置、浓度和种类。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PRS无线传输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早做处理,并报警,避免污染进一步扩散。实验表明,该智能化追索气体污染源监测仪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有毒气体 气体传感器 风速风向传感器 单片机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热敏风速风向检测仪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昭武 周小珠 +3 位作者 包敬海 樊东红 梁维源 陆安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以往的风速风向检测仪研究发现,受环境温度和位置影响较大,精度不高,速度较慢。该研究提出对称热差法来改善环境温度和位置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风速风向的精度和运算速度。利用HD44780... 通过对以往的风速风向检测仪研究发现,受环境温度和位置影响较大,精度不高,速度较慢。该研究提出对称热差法来改善环境温度和位置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风速风向的精度和运算速度。利用HD44780D液晶字符显示模块和ISD2560语音模块进行文字与语音提示。该智能化热敏风速风向检测仪经实地检测证明字符和语音提示准确,精度较高,运算速度快,能改善环境环境温度和位置的影响。因此,该检测仪可应用于各种需要测量风速风向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差法 数学模型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HD44780D液晶字符显示模块 ISD2560语音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因子数据动力学分析与智能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杰卓 涂志刚 +1 位作者 杜文才 吴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9-1056,1063,共9页
进行水质环境因素分析对水产养殖的效益极为重要。研究水体因素的三个主要参数:水温、p H值以及溶解氧。针对检测仪取样的数据存在缺失、不准确等问题,通过高阶曲线插值较好地修复了数据,同时运用滤波方法划分了系统误差以及参数的自身... 进行水质环境因素分析对水产养殖的效益极为重要。研究水体因素的三个主要参数:水温、p H值以及溶解氧。针对检测仪取样的数据存在缺失、不准确等问题,通过高阶曲线插值较好地修复了数据,同时运用滤波方法划分了系统误差以及参数的自身节律;对不同水层、时间的参数分析,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水文情况,为工程养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跟踪主要参数的特征,弥补了非线性多项式插值的不足,实际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全局跟踪有效以及局部节律刻画程度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水质 动力学分析 非线性预测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地区水质改善及防洪智能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升奇 唐洪武 顾正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7-19,共3页
针对河网地区水质改善及防洪控制中水闸、泵站综合调度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水力水质数学模型,辅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河网地区水闸、泵站的运行进行优化调度,以期达到水质改善和防洪控制相结合,提高河道水利工程利用效率的... 针对河网地区水质改善及防洪控制中水闸、泵站综合调度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水力水质数学模型,辅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河网地区水闸、泵站的运行进行优化调度,以期达到水质改善和防洪控制相结合,提高河道水利工程利用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地区 水力水质数学模型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专家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分模型应用比较研究——基于个体工商户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晏艳阳 蒋恒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5期30-35,共6页
信用评分是各类机构进行信用管理的有效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信用评分方法也不断革新,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多种选择。选取Logistic回归、分类树两种统计方法及代表信用评分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中的多层感... 信用评分是各类机构进行信用管理的有效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信用评分方法也不断革新,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多种选择。选取Logistic回归、分类树两种统计方法及代表信用评分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中的多层感知器、径向基网络、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共六种模型,运用较大样本量的个体工商户数据在一致的框架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与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在错分率、稳定性及适用性方面较为优越,其中支持向量机作为人工智能评分方法的最新应用之一,其综合性能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分模型 统计方法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个体工商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感应雷与直击雷的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鑫 彭向阳 钱冠军 《广东电力》 2012年第2期50-56,共7页
利用单偶极子电磁场和输电线路周围电磁场的理论对输电线路感应雷电磁暂态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220 kV输电线路为例对感应雷电流波形进行仿真,得到感应雷和直击雷的辨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 利用单偶极子电磁场和输电线路周围电磁场的理论对输电线路感应雷电磁暂态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220 kV输电线路为例对感应雷电流波形进行仿真,得到感应雷和直击雷的辨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来构建输电线路感应雷与直击雷辨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雷 直击雷 电磁暂态特征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in sheet metal incremental forming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超 王宾 周同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553-2559,共7页
A method utilizing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during incremental forming was proposed and then optimiz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was set up a... A method utilizing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s during incremental forming was proposed and then optimiz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was set up and then experimentally verified.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th increment and the minimum thickness tmin as well as its location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FEM model.Afterwards,the variation of depth increments was defined.The designed par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according to the main deformation mechanism,with Di(i=1,2) representing the two dividing locations.And three different values of depth increment,Δzi(i=1,2,3) were utilized for the three areas,respectively.Additionally,an orthogonal test was established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ive process parameters(D and Δz) and tmin as well as its loc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Δz2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area is the largest one.Finally,a single evaluating indicator,taking into account of both tmin and its location,was formatted with a linear weighted model.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a genetic algorithm integrated wit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e evaluating index.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atisfactory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form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variable depth increment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ystems for real power transfer allocation
12
作者 Shareef Hussain Abd.Khalid Saifulnizam +1 位作者 Sulaiman Herwan Mohd Mustafa Wazir Moh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719-2730,共12页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artificial intelligent(AI) techniques,namel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daptive neuro fuzzy interface system(ANFIS),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ed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GA-L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artificial intelligent(AI) techniques,namel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daptive neuro fuzzy interface system(ANFIS),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ed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GA-LSSVM) and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MVR) models was presented to identify the real power transfer between generators and loads.These AI techniques adopt supervised learning,which first uses modified nodal equation(MNE) method to determine real power contribution from each generator to loads.Then the results of MNE method and load flow information are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power transfer using AI techniques.The 25-bus equivalent system of south Malaysia is utilized as a test system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AI method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MN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wer trac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ower system dereg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ing energy forecasting model using hybri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
13
作者 Shahram Mollaiy-Bernet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26-3032,共7页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demand planning for energy consumption is developing an accurate energy forecasting model. In fact, it is not possible to allocate the energy resources in an optimal manner without having accur...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demand planning for energy consumption is developing an accurate energy forecasting model. In fact, it is not possible to allocate the energy resources in an optimal manner without having accurate demand value. A new energy forecasting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back-propagation(BP) type neural network and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offers the advantage of local search ability of BP technique and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Two types of empirical data regarding the energy demand(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population, import, export and energy demand) in Turkey from 1979 to 2005 and electricity demand(population, GDP, total revenue from exporting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Thailand from 1986 to 2010 were investiga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merits of the present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found to be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with low mean absolute er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dem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