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数字素养框架到人工智能框架: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韦月 许艳丽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发布6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8月发布史上第一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框架一方面揭示了为学生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框架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内部探讨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的四个横向结构要素、三个纵向... 在《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发布6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8月发布史上第一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框架一方面揭示了为学生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框架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内部探讨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的四个横向结构要素、三个纵向类属层次及十二个能力模块。要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就需要超越对框架的字面理解,深入厘清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基于此,从横向勾勒、纵向延展、能力矩阵的角度,对框架中的结构要素、类属层次、能力模块等进行分析,进而选取课程集群、课程序列、教师培训、教学活动和评估机制五个关键议题,分析如何推动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由文本规范走向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学生 数字素养 结构要素 类属层次 能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学维度:人工智能框架问题与自然语言理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从语言的本质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理解智能,为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提供哲学的视域和分析方法。现代人工智能的符号逻辑研究框架在哲学意义上具有脱离经验的根本局限性,联结论研究框架实质上与此相同。人工智能的框架...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从语言的本质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理解智能,为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提供哲学的视域和分析方法。现代人工智能的符号逻辑研究框架在哲学意义上具有脱离经验的根本局限性,联结论研究框架实质上与此相同。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研究需要奠基于"自然机制"为内核、"算法机制"为辅的哲学纲领。现代自然语言理解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是脱离使用者与语境知识而处于指称层次的片面理解,而只有基于语用学层次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人工智能框架问题 自然语言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内容架构、实践示例和应用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3 位作者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蔡帆帆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6,共12页
提升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主动适应国家数字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对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主要关注学生或区域框架。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存在框架缺失、评价指标缺乏等问题,实践层面... 提升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主动适应国家数字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对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主要关注学生或区域框架。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存在框架缺失、评价指标缺乏等问题,实践层面面临监管政策缺位、应用指南短缺、评估工具匮乏等挑战。美国数字承诺组织制定的《人工智能素养:理解、评估和使用新兴技术框架》可为我国构建本土化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提升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提供参考。该框架定义了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涵盖人工智能素养六类教育实践、两条核心原则、三种参与模式和三种使用类型,并提供了高中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应用的实践示例和中小学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学习体验的五种应用策略。我国应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践,构建系统普适的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评估体系,围绕人工智能核心原则推动新兴技术发展;建立动态的人工智能监管机制,促进数智化时代新质人才教育转型;提升教育主体的人工智能素养,共筑实践导向的人工智能教学新生态;树立育人导向智能教学理念,融合教育大模型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框架 计算思维 数据素养 数字素养 数字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视角下教师数字能力的推演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殿兵 朱珺琦 杨新晓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28,共5页
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其数字能力与素养的程度影响学生人工智能的整体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发现其遵循“重申以人为本、强调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其数字能力与素养的程度影响学生人工智能的整体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发现其遵循“重申以人为本、强调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大基本原则,整体内容设计体现为“一个导向、三维进阶水平、五项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发展的批判性、主动性、创新性、差异性等视角对AI时代的教师数字能力发展做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数字化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负责任和有创造力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报告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2 位作者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框架以增强人类能动性、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包容性和促进终身学习为原则,采用二维矩阵的方法,构建了涵盖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设计4个能力维度,横跨理解、应用和创造3个能力等级的12个人工智能能力模块。文章提出,我国应该研制以人为本的国家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创建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构建新型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筑牢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基座;重视人工智能工具与学科深度互融,形成人机协同的教师智能素养新生态;研发符合伦理原则的能力评估工具,动态评估师生人工智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学生数字素养 ICT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解析与治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教育解读 被引量:57
6
作者 苗逢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6,共15页
该研究力图揭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需应对的私有数字治理体把控的人工智能伦理霸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失序和主权国家人工智能治理滞后的现状。从机器决策与人文实践互动的维度界定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剖析基于数据和算法的预测和... 该研究力图揭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需应对的私有数字治理体把控的人工智能伦理霸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失序和主权国家人工智能治理滞后的现状。从机器决策与人文实践互动的维度界定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剖析基于数据和算法的预测和决策引发的典型伦理问题。在此框架下,辨析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教育作为培养人工智能伦理价值观和伦理行事能力的主渠道作用,探索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教育智能升级统一与同步的制度再建空间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私有治理体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框架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 生物圈整体视域中的价值观 公平和非歧视 伦理影响评估框架 数据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工智能教育”走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94
7
作者 徐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87,共7页
科技革命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倒逼教育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也是教育自身实现现代化的诉求。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人工智能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技术更新、岗位更迭,将会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力,... 科技革命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倒逼教育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也是教育自身实现现代化的诉求。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人工智能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技术更新、岗位更迭,将会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力,同时对新型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肩负重任,人工智能亟需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该文从现阶段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然状态入手,超越技术理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塑造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然形态,提出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在对教育人工智能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探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框架 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 智能网络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高性能智能计算服务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靳文兵 郭江宇 +2 位作者 郭潇 王高峰 郝志超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针对下一代智能化军事信息系统对智能计算、深度学习等复杂密集计算能力的迫切需求,基于自主可控关键软硬件及智能计算协处理加速部件,突破新一代智能异构可扩展体系结构、多层次异构加速计算技术、多异构资源管理、智能计算运行支撑技... 针对下一代智能化军事信息系统对智能计算、深度学习等复杂密集计算能力的迫切需求,基于自主可控关键软硬件及智能计算协处理加速部件,突破新一代智能异构可扩展体系结构、多层次异构加速计算技术、多异构资源管理、智能计算运行支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高性能智能计算服务器,实现智能计算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典型复杂军事应用系统智能计算业务提供强大(核心节点)和高效(边缘和端)算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国产通用CPU算力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 可重构 智能计算 人工智能框架 多层次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e issues for discipline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自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25-528,共4页
The general frame for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was proposed,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intelligence science were summarized. The intelligence science consists of three portions: s... The general frame for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was proposed,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intelligence science were summarized. The intelligence science consists of three portions: scientific foundation, technical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field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include complexity, intersection, nonlinearity, anthropomorphic property, uncertainty, incompleteness and distribution etc. The new proposed scientific branch would reflect the new height, new thought and new way for developing the control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from one angle, and present a strong wish for establishing a new branch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ce science disciplinary frame common features intellectu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