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8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雷吉琴 范嘉 +3 位作者 易祥波 符义宏 林昌杰 马海妮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森林火灾频发,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传统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方法效率低下、覆盖面窄,难以满足现代防火需求。通过研究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森林火灾隐患智能排查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原理、优势以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森林火灾频发,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传统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方法效率低下、覆盖面窄,难以满足现代防火需求。通过研究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森林火灾隐患智能排查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原理、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分析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提高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潜力,为未来森林火灾防控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森林火灾 隐患排查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识别技术赋能乡村园班本课程的应用研究——评《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基础》
2
作者 夏金荣 郑腊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13-I0013,共1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也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也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探究图像识别技术如何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余明辉主编的《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基础》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也强调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图像识别技术赋能乡村园班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技术 信息技术 云计算 大数据 教学资源 模式变革 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八达晕纹二维图像及三维模型生成方法
3
作者 茅佳怡 苏淼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7,共9页
为传承活化八达晕纹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寓意,突破纹样设计与展示的新维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将纹样从二维图像生成到三维模型转化的生成设计路径。首先剖析八达晕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重绘其单元纹样构成数据集... 为传承活化八达晕纹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寓意,突破纹样设计与展示的新维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将纹样从二维图像生成到三维模型转化的生成设计路径。首先剖析八达晕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重绘其单元纹样构成数据集;接着在训练八达晕纹LoRA模型的基础上,结合ControlNet中的Canny、Depth算法在Stable Diffusion上实现二维八达晕的创新生成,同时采用IP-Adapter模型完成纹样色彩风格迁移;随后依托三维大模型Tripo完成创新纹样的三维模型转换,最后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八达晕纹的文献记载、织物原图等信息同三维模型一起应用于面料上展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八达晕纹的个性化和智能化生成,有助于丝绸文化绵延赓续和技艺传承,同时也对其它传统纹样数字化创新生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达晕纹 传承活化 纹样数字化 生成设计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三维数字技术 印花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噪声环境激光信号识别
4
作者 钱雅楠 李洲荣 张勇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4,共6页
激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噪声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使得激光信号的准确识别变得困难,为了提高激光信号识别效果,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噪声环境激光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高噪声环境... 激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噪声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使得激光信号的准确识别变得困难,为了提高激光信号识别效果,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噪声环境激光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高噪声环境激光信号进行降噪,减少噪声的干扰,然后对去噪信号实施希尔伯特变换并从中提取四个特征参数,以特征参数为输入,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建立激光信号识别模型,最后进行了激光信号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的Kappa系数相对更高,说明方法的激光信号识别精度好,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高噪声环境 激光信号 降噪 特征提取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通用目的技术更好赋能生产力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动态演进性和创新互补性的通用目的技术,能够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人工智能+”代...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动态演进性和创新互补性的通用目的技术,能够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人工智能+”代表了一种新的范式,即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行业或领域有机结合,以创造更多价值。“人工智能+”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新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催生新的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注入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因此,应积极用好相关政策手段,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正向影响的发挥,针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建立各种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技术进步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伦理到生命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6
作者 舒红跃 李文龙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0,共9页
随着计算、学习、语言等一个个被认为唯有人才具备的属性不断在机器身上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人工智能有可能从技术的发展演变成生命的进化,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将是生命伦理。目前,学界将人工智能的道德行为划分为... 随着计算、学习、语言等一个个被认为唯有人才具备的属性不断在机器身上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人工智能有可能从技术的发展演变成生命的进化,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将是生命伦理。目前,学界将人工智能的道德行为划分为操作性、功能性和完全性,或者隐性、显性和完全性等不同层次。实际上,这些不同层次的道德行为也是人工智能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阶段的人工智能道德主体具有不同的自主性。一旦人工智能成为类人生命,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研究范式,将其看作能够像人类那样在世生存的存在者,进而构建一种新的伦理学范式,实现不同生命形式在这个星球上共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实践考察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薛舒阳 黄林 毛鸿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5,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理论基础包括叙事学框架内的故事创新、符号学视角下的意义生成、技术美学视角下的视觉风格重塑、心理学原理指导下的情感共鸣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多元叙事等。在实践中,AI可辅助剧本创作、参与视觉...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理论基础包括叙事学框架内的故事创新、符号学视角下的意义生成、技术美学视角下的视觉风格重塑、心理学原理指导下的情感共鸣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多元叙事等。在实践中,AI可辅助剧本创作、参与视觉特效制作、辅助导演决策以及生成电影配乐,从而显著提升创作效率与艺术表现力。未来,AI技术将推动电影个性化叙事与互动体验的发展,促进跨媒介叙事与融合艺术创作,并助力多元文化表达与全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电影艺术创作 理论基础 实践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增值评价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艳婷 李继林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7,323,共8页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性、长期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增值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多层面出发,在厘清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增值评价的理论内涵基础上,分析其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构建路径:育人为本,强化发展性增值评价;采集数据,构建全景式增值评价;善用技术,形成协同式增值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增值评价 算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媒体安全中的应用策略——评《多媒体与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极简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璐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8-409,共2页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多媒体数据的易复制性、易篡改性及在网络中的广泛传播,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为多媒体安全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多媒体数据的易复制性、易篡改性及在网络中的广泛传播,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为多媒体安全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先进手段,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识别、分析并处理多媒体数据中的安全隐患,为多媒体内容的保护、版权维护及真实性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媒体安全中的应用实践,既可提升信息安全防护的智能化水平,亦可在维护网络环境健康、促进信息传播秩序、保障个人隐私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传播秩序 应用策略 深度学习 信息安全防护 多媒体数据 机器学习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基于信息高效交互与人力资本提升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杰 赵春江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展及其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聚焦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兴演化趋势,基于城市样本数据,系统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展及其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聚焦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兴演化趋势,基于城市样本数据,系统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促进信息高效交互和人力资本提升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进一步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受行政级别、工业禀赋和地理区位的显著调节,其对高行政级别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地区以及东部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促进效应还依赖于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及其高度与质量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推进数智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制造业服务化 信息高效交互 人力资本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印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扩容
11
作者 张雯 赵艳东 +1 位作者 葛鑫 魏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人工智能赋能包装产业升级,引发从业人员所需劳动技术技能的迁移和增补,推动包装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扩容迭代。针对于此,需要对现有课程情况、对应岗位基础任务、教学内容和人工智能赋能包装产业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包装工程技术... 人工智能赋能包装产业升级,引发从业人员所需劳动技术技能的迁移和增补,推动包装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扩容迭代。针对于此,需要对现有课程情况、对应岗位基础任务、教学内容和人工智能赋能包装产业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包装工程技术专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本文以“数字印前工艺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印前制作岗位的作用,提出课程扩容的路径:技能教学内容要以动态为常态地适应产业需求,理论教学按需供给,减少冗余,将教学内容自原有的知识脉络梳理为问题导向的技能结构,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包装工程 印刷技术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神经外科
12
作者 杨学军 贾旺 +1 位作者 毛颖 江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3,共5页
神经外科正步入智能化和个体化的精准时代。新一代神经外科医师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能,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等。人工智能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本文介绍数字与人工... 神经外科正步入智能化和个体化的精准时代。新一代神经外科医师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能,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等。人工智能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本文介绍数字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脊柱疾病、癫痫和脑血管病的典型范例。数智神经外科侧重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深度融合,应建立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操作的技术体系。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神经外科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神经外科(学) 精准医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技出版创新研究
13
作者 王传清 李苑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出版行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出版领域的应用主要面临三重挑战:在技术维度上,存在成熟度不足、系统性整合滞后及版权归属争...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出版行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出版领域的应用主要面临三重挑战:在技术维度上,存在成熟度不足、系统性整合滞后及版权归属争议;在组织维度上,受制于传统流程僵化、资金与人才短缺等瓶颈;在环境维度上,面临法规标准缺位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从三个维度切入,依托TOE框架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国科技出版的应用对策。在技术层面,科技出版机构需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构建涵盖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到传播发行的全流程应用示范体系,重点突破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优化等核心技术。在组织层面,科技出版机构应推进业务流程智能化重构,建立人机协同的智慧出版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方式完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在环境层面,相关部门应健全人工智能出版政策法规,制订覆盖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成果输出的全链条行业标准,通过建立分级审查制度强化数据安全监管与伦理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出版 人工智能 技术赋能 TOE框架 出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音视频档案数据治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崔伟 尹哲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7,共2页
北京市档案馆承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音视频档案数据治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于2022年3月被国家档案局正式立项。2023年12月,课题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2024年12月,课题成果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研究背景音视频档案具... 北京市档案馆承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音视频档案数据治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于2022年3月被国家档案局正式立项。2023年12月,课题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2024年12月,课题成果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研究背景音视频档案具有生动、形象、具体、易被理解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音视频档案 人工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如何影响企业ESG责任表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15
作者 周路路 桂家欣 +1 位作者 赵曙明 黄海艳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7,共15页
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决策能力的同时,给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使用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及其... 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决策能力的同时,给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使用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对企业ESG责任表现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推动绿色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ESG责任表现。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大规模、高管环保认知较高、非重污染的企业中,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与企业ESG责任表现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使用 ESG责任表现 资源编排理论 高管环保认知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的构建
16
作者 庞兴梅 谢志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1,共8页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检测技术(如结合区块链和神经网络指纹检测技术追踪溯源、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跨语言检测)等三个维度,建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形成“价值驱动-制度保障-技术赋能”的良性互动格局,认知、制度、技术三要素在动态环境中基于协同效应,通过正向反馈循环形成治理合力,为学术诚信建设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术不端防范 学术道德认知 制度保障 技术赋能 认知-制度-技术协同 防范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扩散特征及群体行为——从ChatGPT到DeepSeek
17
作者 曾润喜 秦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6,170,共11页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鸿沟理论,以ChatGPT与DeepSeek为案例,分析并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过程特征及其群体行为差异。研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钟形曲线存在两道裂隙与双重鸿沟,在扩散初期发展迅猛,但因用户体验分化、技...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鸿沟理论,以ChatGPT与DeepSeek为案例,分析并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过程特征及其群体行为差异。研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的钟形曲线存在两道裂隙与双重鸿沟,在扩散初期发展迅猛,但因用户体验分化、技术不确定性及采纳门槛差异等呈现非线性递进趋势,尤其是在向晚期大众和落后者渗透时面临诸多阻碍。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者等五类用户群体在技术认知、采纳动机和行为模式上差异显著,成为技术扩散过程特征的内在驱动因素。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扩散,需要从产品、技术、社会、政府、国际五个维度跨越发展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智能传播 人工智能素养 技术扩散 技术采纳 ChatGPT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逻辑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沈坤荣 尚清艺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9,F0003,共11页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金融体系,深刻改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构建金融基础设施、释放金融数据价值、提供智能高效算力、算法驱动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成为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支撑。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充分...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金融体系,深刻改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构建金融基础设施、释放金融数据价值、提供智能高效算力、算法驱动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成为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支撑。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红利、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加速器”。当前,大模型幻觉增加、金融场景适应性不足、复合型人才供给短缺、数据安全与可靠性受到挑战以及监管科技有待完善,成为制约人工智能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因素。加快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打破技术瓶颈,驱动金融协同创新;增强业务适应性,推动应用场景精细化;面向金融发展需求,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治理,建立数据标准评价体系;推进监管科技发展,构建动态监管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金融 实体经济 技术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与就业稳定性——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微观考察
19
作者 陈琦 董直庆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4,共13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变革,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稳定性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0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从就业规模和结构稳定性两...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变革,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稳定性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0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从就业规模和结构稳定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约束条件。研究表明: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稳定企业就业规模波动,但会加剧就业结构波动,促进就业岗位从低技能向高技能转变;其次,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产出效率是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稳定性的关键机制;最后,获得政策支持的企业更能在稳定就业规模的同时促进就业结构更替。处于初创或成熟阶段及市场势力较强的企业能更有效地稳定就业规模,而处于衰退期及市场势力较弱的企业则更倾向于调整其就业结构以适应技术发展。这项研究为理解新兴技术背景下的就业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就业稳定性 企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船舶外形设计研究
20
作者 吴杰 李雪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6,共4页
为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得到多样化的设计方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船舶外形设计方法。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大型船舶外形设计参数数据库,以及已知大型船舶性能参数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智能模糊推理系统,结合已知... 为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得到多样化的设计方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船舶外形设计方法。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大型船舶外形设计参数数据库,以及已知大型船舶性能参数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智能模糊推理系统,结合已知船舶性能参数数据库,推理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船舶性能参数;以匹配分析方式,在设计的外形设计参数数据库内,找到与推理船舶性能参数对应的最佳船舶外形设计参数,并结合智能模糊推理系统,推理出大型船舶外形设计参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内输入设计参数,生成大型船舶外形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推理出大型船舶外形设计参数,设计的大型船舶具备较优的阻力性能与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大型船舶 外形设计 智能模糊 推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