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医学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伦理接受度问题探讨 |
吕雪梅
邓蕊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两个维度及其适用 |
郑飞
朱溯蓉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3
|
基于新型中医人工智能可解释推理模型的眩晕辨证诊断 |
江启煜
孙晓生
罗晓牧
|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从“可解释”到“可信任”:人工智能治理的逻辑重构 |
郭小东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不可解释性”危害结果的客观归属 |
曾聪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6
|
可解释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
王小君
窦嘉铭
刘曌
刘畅宇
蒲天骄
和敬涵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5
|
|
|
7
|
智能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策略研究 |
于海涛
牟冬梅
王长聪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叙事:意义构建、行动者锚定与全球融入 |
全燕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人工智能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影像诊断中的伦理审视 |
闫佳佳
寇楠楠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信任:个体、团体、人工智能体 |
甘绍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发展与应用 |
王冬丽
杨珊
欧阳万里
李抱朴
周彦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
12
|
医疗领域中人工智能应用的可解释性困境与治理 |
张姝艳
皮婷婷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0
|
|
|
13
|
人工智能司法决策的可解释性及其路径研究 |
翁晓斌
饶淑慧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
14
|
重新找回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 |
何华灿
|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6
|
|
|
15
|
走向可解释性:打开教育中人工智能的“黑盒” |
刘桐
顾小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8
|
|
|
16
|
论人工智能透明度原则的法治化实现 |
张永忠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5
|
|
|
17
|
大模型的逻辑增强与人工智能驱动的行业创新 |
陈小平
|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8
|
基于可解释性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台风气象负荷场景生成方法 |
罗萍萍
盛奥
林济铿
马骞
许琴
刘一鸣
|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9
|
迈向可解释的交互式人工智能:动因、途径及研究趋势 |
吴丹
孙国烨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1
|
|
|
20
|
AI-CDSS可解释性对基层医生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信任的中介效应分析 |
欧阳慧珍
付谦
李雯
许洛
|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