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第5部分:预训练模型》解析
1
作者 罗维娜 毛殊凡 孟祥峰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7-1213,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的深入应用,预训练模型凭借其高效性、泛化能力和迁移学习性能,日益成为驱动智能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然而预训练模型在来源多样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的深入应用,预训练模型凭借其高效性、泛化能力和迁移学习性能,日益成为驱动智能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然而预训练模型在来源多样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9月发布了行业标准YY/T 1833.5-2024《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第5部分:预训练模型》,为规范预训练模型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监管框架,对保障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的安全有效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对该标准的出台背景、核心定位及主要技术条款进行深入解读与剖析,阐明其在预训练模型说明文档要求、关键质量特性定义及符合性评价路径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探讨该标准对于提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水平、引导产业技术创新与健康发展的实践意义及深远影响,同时通过标准解析助力产业在模型选型阶段进行审慎评估,减少低质量、高风险的模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预训练模型 质量要求 评价方法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 第3部分:数据标注通用要求》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烨 王浩 李佳戈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185-1188,共4页
伴随机器学习技术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方向,尤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发布了行业标准YY/T 183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系列标准,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 伴随机器学习技术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方向,尤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发布了行业标准YY/T 183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系列标准,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标准体系。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控的重要环节,数据标注的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是标准体系的重要方面,也决定了参考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数据集质量和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第3部分为数据标注通用要求,其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在数据标注环节的质量进行了要求,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将对其重要内容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开展产品质控,促进产品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标注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产品质控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安全权问题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元聪 林丽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0,共10页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不断研发生产并作为新兴科技产品日益进入消费市场,必然会对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带来挑战。基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殊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和使用的第一要义应当是保障消费者...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不断研发生产并作为新兴科技产品日益进入消费市场,必然会对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带来挑战。基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殊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和使用的第一要义应当是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通过对现有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安全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制度检视,我国应该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的准入机制、风控机制以及救济机制,从而充分保障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消费者的安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 消费安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通用方法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0
4
作者 浙江大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3 位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士远 李静莉 吴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494-503,共10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医疗器械的研发与转化进入活跃期,产品的性能评价方法需要标准化且亟待创新。以促进行业发展、支撑监管、提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为目标,浙江大学牵头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多家专业...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医疗器械的研发与转化进入活跃期,产品的性能评价方法需要标准化且亟待创新。以促进行业发展、支撑监管、提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为目标,浙江大学牵头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多家专业机构,依托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分析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的共性问题,对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本文在专家组共识的基础上,对各种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对相关的测试数据抽样加以阐述,以期在业内形成统一认识,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方法与流程的标准化,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性能评价 专家共识 测试方法规范 测试数据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要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耿雯倩 朱万 马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2期1352-1356,共5页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从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相关法规指南和伦理审查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性两个角度,包括临床研究的目的、方...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从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相关法规指南和伦理审查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性两个角度,包括临床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与获益、软件更新、研究人员资质和研究基础设施,以及知情同意的语言、方式和程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受损害后的处理、赔偿和受试者保护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关注的重点要素以及未来可从加强立法建设和监管、加强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完善伦理审查制度和体系建设、拓展平台建设加强区域联动四方面提升伦理审查质量,保护受试者安全,保证临床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临床研究 伦理审查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