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智能刑法研究的法益保护观及其适用
- 1
-
-
作者
冯文杰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智能司法研究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41,160,共14页
-
基金
202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配合制约关系的衔接制度研究”(23SKGH028)
西南政法大学智能司法研究院2022年度合规专项课题“企业合规改革的试点动因、模式选择及规范优化”(ZNHG2022K05)。
-
文摘
虽然强人工智能实体仅仅是人类可以控制的且依靠电能而存续的智能机械产品,应成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工具,但是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的肯定论与否定论之争已成为无法相互说服的争论。因此,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合理规制强人工智能实体实施的法益侵害行为,应是人工智能刑法研究的规范目的。应由刑法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是应然意义上的刑法法益,已由刑法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是实然意义上的刑法法益。只要能合理规制人工智能实体实施的法益侵害行为,则不必拘泥于是否赋予人工智能实体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对不具有自由意志和理性的弱人工智能实体而言,应回归刑法归责的基本原理规制。针对人工智能产品制造者等相关责任人,可设置设计、制造、销售、使用不符合算法安全标准的人工智能产品罪,擅自改变人工智能产品算法与用途罪以及滥用人工智能罪,以保护算法安全法益。对具有自由意志和理性的强人工智能实体而言,不仅可通过保安处分的制定与实施合理规制其法益侵害行为,并且可以设想算法制裁,因为既然可通过算法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来掌握人工智能实体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所以就无必要一概适用删除数据、永久销毁等措施,可从其算法形成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试。
-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刑法
法益保护
算法制裁
功能主义
保安处分
-
Keywords
Criminal Law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Lgorithmic Sanctions
Functionalism
Security Sanctions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