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体的刑事风险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燕玲 韩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9,共9页
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领域。人工智能体在给人类社会及其生产生活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也暗藏多种刑事风险。无论是低阶人工智能体被行为人利用实施故意犯罪、还是开发者和使用者违反注意义务而形成过失犯罪,抑或是高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领域。人工智能体在给人类社会及其生产生活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也暗藏多种刑事风险。无论是低阶人工智能体被行为人利用实施故意犯罪、还是开发者和使用者违反注意义务而形成过失犯罪,抑或是高阶人工智能体在自主意志支配下实施犯罪,传统刑法均难以对相关责任主体予以规制。应当从设立非法利用人工智能罪与人工智能事故罪、明确高阶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以及对高阶人工智能体刑罚体系进行设计等多方面入手,系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刑事风险类型 刑法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体刑法适用之可能性 被引量:80
2
作者 马治国 田小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其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却不容忽视。据此,本文尝试通过犯罪主体的界定与分析,论证人工智能体应当是介于人与物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其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却不容忽视。据此,本文尝试通过犯罪主体的界定与分析,论证人工智能体应当是介于人与物之间特殊的刑事责任主体,并提出将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化程度比拟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以此判定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此外,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体侵害行为有体性,通过条件说模型和介入因素说模型分别阐释人工智能体在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与依据,并建议通过研发人工智能"黑匣子"装置追踪事故发生原委,从而遵循刑事责任过错推定原则。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人工智能体具有适应刑法之可能性,为未来解决人工智能新问题提供法治化科学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形机器人的刑事主体地位与归责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海洋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7,共12页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GI)的开启,AGI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未来科技重点发展方向。鉴于人形机器人搭载的AGI“大脑”具有完成无固定任务能力、适应能力、涌现能力等技术特性以及其“人形”外观使其社会性急剧增强,是否赋予AGI人形机器人...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GI)的开启,AGI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未来科技重点发展方向。鉴于人形机器人搭载的AGI“大脑”具有完成无固定任务能力、适应能力、涌现能力等技术特性以及其“人形”外观使其社会性急剧增强,是否赋予AGI人形机器人刑事主体资格又重新成为理论热点。前AGI时代否定说的几种理由并不成立,AGI时代开启后,AGI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本体论差距正在缩小,其功能与外观使其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互动的参与者,且对其施加刑罚既具有实际效果,也有助于弥补责任漏洞、促进创新,故应赋予其刑事主体资格。同时,就涉AGI人形机器人的刑事归责而言,可分为三种归责模式。其中研发者或用户的注意义务确定,应基于偏重创新的价值导向,以相关法律法规、成文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技术惯例为指引,采取一种基于风险的路径进行。AGI人形机器人犯罪意图确定应以其是否脱离研发者或用户的控制或训导作为推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自由意志 人类的本 功能责任 刑事主体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