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功能部件看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发展
- 1
-
-
作者
侯莹
孙西魁
唐明青
-
机构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分子药物研究院
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0208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692)
+1 种基金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B-JC1004)
华侨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4BS111)
-
文摘
RNA干扰作为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有效途径,在基因调控、功能分析及疾病防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诞生实现了RNA干扰技术持续、稳定和可控性应用,是实现基因沉默的理想选择。目前干扰性小RNA表达载体虽已发展到第二代,也开发出多种商品化的产品,但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其高效、安全、可控性方面的矛盾,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因此,从载体自身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分析其功能部件的特点,纵观小RNA载体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问题,为干扰性小RNA表达载体的优化与选择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表达载体
表达元件
短发夹式rna载体
人工微小rna载体
-
Keywords
small interference rna
expression vector
expression component
short haipin rna vector
artificial micro rna vector
-
分类号
Q522
[生物学—生物化学]
-
-
题名植物转基因抗性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英林
-
机构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湖南大学隆平分院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
文摘
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植物获得抗病性是控制植物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植物转基因抗性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植物转基因抗性产生方法主要是通过表达不同的病毒蛋白(外壳蛋白、复制蛋白、运动蛋白及其他病毒蛋白)、RNAs(反义RNA、卫星RNA、缺陷干扰RNA、发夹RNA及人工微小RNA)、非病毒基因(核酸酶、抗病毒蛋白抑制子及植物体)、宿主来源的抗性基因(显性抗性基因和隐性抗性基因)及各种宿主防御反应因子等。介绍了以上几种抗性策略并分析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植物转基因抗性策略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转基因抗病性
卫星rna
发夹rna
人工微小rna
-
Keywords
transgenic resistance
satellite rna
hairpin rna
artificial microrna
-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