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奇
田本志
+2 位作者
许国庆
吕成军
谢春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采用自行设计 ^K式及仿制圆筒式诱捕器 ,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Z ,E) 9,12 tetradecadie nylacetate (简称TDA)为引诱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
采用自行设计 ^K式及仿制圆筒式诱捕器 ,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Z ,E) 9,12 tetradecadie nylacetate (简称TDA)为引诱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在 18 5~ 2 6 2℃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TDA散发日数 9~ 37天 ,温度 (X1)、TDA散发日数 (X2 )、当日释放蛾 (雄 )量(X3)、累计 2日释放蛾量 (X4 )、累计 3日释放蛾量 (X5)等 5个因素与每日诱捕蛾量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对 5个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筛选 ,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Y =- 2 7 31+1 37X1+0 2 8X3,回归系数R ( 0 90 ) >R0 0 1(n - 2 ,0 6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 (X1)、当日释放蛾量 (X3)与诱蛾量 (Y)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影响因
素
诱捕器
多元线
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鲁玉杰
张孝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3,共5页
测定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6种组分的不同组合、不同比例及剂量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Z11 16∶Ald和Z9 16∶Ald的97∶3(质量比)的混合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阈值为40μg·L-1.6种...
测定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6种组分的不同组合、不同比例及剂量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Z11 16∶Ald和Z9 16∶Ald的97∶3(质量比)的混合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阈值为40μg·L-1.6种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成分均能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Z11 16∶Ald激起的触角电位最大,其次是Z9 14∶Ald,Z9 16∶Ald.将Z11 16∶OH加入到Z11 16∶Ald和Z9 16∶Ald的混合物中明显抑制雄蛾的EAG反应,将16∶Ald加入两者混合物中引起最大的EAG反应.混合物中的比例的轻微变化会引起雄虫触角电位较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触角电位反应
性
信息
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被引量:
6
3
作者
白琪
田俊策
+2 位作者
鲁艳辉
臧连生
吕仲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9,共6页
为明确3种稻田常见赤眼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对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为明确3种稻田常见赤眼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对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反应,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眼蜂对0.01、0.1、1、10、100和1000μg 6种不同剂量性信息素诱芯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二化螟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吸引作用不明显。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对3种赤眼雌蜂仅在特定浓度下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说明赤眼蜂可以利用寄主的性信息素对寄主进行定位。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对赤眼蜂吸引力的特性可用以促进非稻田生境中的赤眼蜂向稻田迁移从而提高稻田的生物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赤眼蜂
嗅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奇
田本志
许国庆
吕成军
谢春友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阜新市植物保护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自行设计 ^K式及仿制圆筒式诱捕器 ,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Z ,E) 9,12 tetradecadie nylacetate (简称TDA)为引诱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在 18 5~ 2 6 2℃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TDA散发日数 9~ 37天 ,温度 (X1)、TDA散发日数 (X2 )、当日释放蛾 (雄 )量(X3)、累计 2日释放蛾量 (X4 )、累计 3日释放蛾量 (X5)等 5个因素与每日诱捕蛾量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对 5个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筛选 ,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Y =- 2 7 31+1 37X1+0 2 8X3,回归系数R ( 0 90 ) >R0 0 1(n - 2 ,0 6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 (X1)、当日释放蛾量 (X3)与诱蛾量 (Y)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关键词
印度谷螟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影响因
素
诱捕器
多元线
性
回归分析
Keywords
Indian meal moth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trap
affecting facto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鲁玉杰
张孝羲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948项目(961054)
文摘
测定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6种组分的不同组合、不同比例及剂量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Z11 16∶Ald和Z9 16∶Ald的97∶3(质量比)的混合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阈值为40μg·L-1.6种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成分均能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Z11 16∶Ald激起的触角电位最大,其次是Z9 14∶Ald,Z9 16∶Ald.将Z11 16∶OH加入到Z11 16∶Ald和Z9 16∶Ald的混合物中明显抑制雄蛾的EAG反应,将16∶Ald加入两者混合物中引起最大的EAG反应.混合物中的比例的轻微变化会引起雄虫触角电位较大的变异.
关键词
棉铃虫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触角电位反应
性
信息
素
Keywords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electroantennograms (EAG) responses
分类号
S435.6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被引量:
6
3
作者
白琪
田俊策
鲁艳辉
臧连生
吕仲贤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0)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17)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自主设计项目(2010DS700124-ZZ1601)
文摘
为明确3种稻田常见赤眼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对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反应,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眼蜂对0.01、0.1、1、10、100和1000μg 6种不同剂量性信息素诱芯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二化螟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吸引作用不明显。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对3种赤眼雌蜂仅在特定浓度下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说明赤眼蜂可以利用寄主的性信息素对寄主进行定位。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对赤眼蜂吸引力的特性可用以促进非稻田生境中的赤眼蜂向稻田迁移从而提高稻田的生物防治能力。
关键词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赤眼蜂
嗅觉反应
Keywords
Chilo suppressalis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Trichogramm
olfaction response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奇
田本志
许国庆
吕成军
谢春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鲁玉杰
张孝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白琪
田俊策
鲁艳辉
臧连生
吕仲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