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实施重庆地区首例颞下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1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实施颞下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在重庆地区还是首例。六年前,李女士发现左侧脸部疑似有包块,因为平时无任何不适感,一直未重视。最近因美观诉求,李女士来到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就诊。通过临床及CBCT、螺旋C... 近日,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实施颞下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在重庆地区还是首例。六年前,李女士发现左侧脸部疑似有包块,因为平时无任何不适感,一直未重视。最近因美观诉求,李女士来到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就诊。通过临床及CBCT、螺旋CT及MRI检查确诊为"左侧颞下关节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院 左侧颞 颞下颌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重庆地区 良性肿瘤 不适感 首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杨辉 黄易 +2 位作者 鲍星安 陈有泉 刘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程 人工关节置换术 疼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置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谈正岗 王锦文 +3 位作者 周皓 杨辉 黄易 刘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3-859,共7页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放置关节腔引流对术后失血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KA治疗的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术中是否...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放置关节腔引流对术后失血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KA治疗的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放置引流分为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失血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患者147例,非引流组53例,引流组94例。与非引流组比较,引流组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少[(906.94±438.41)mL vs.(1262.85±563.46)mL,P<0.001],但输血率、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引流组术后1 d,3 d,5 d下肢肿胀程度均高于引流组,其中术后3 d分别为[(9.31±4.47)%vs.(7.7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引流组较非引流组术后主动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01),术后3 d疼痛程度明显增高(P=0.029),术后瘀斑发生率降低(52.13%vs.79.25%,P=0.001),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甲等愈合,未出现红肿、渗出及脂肪液化等感染情况。引流组引流管未发现引流不畅、持续出血不愈合、引流管脱出甚至断裂等情况。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感染病例,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疼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放置引流可减少HBL,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引流 隐性失血 肿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晚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62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义生 殷力 +4 位作者 皮国富 鲍恒 许建中 王卫东 翟福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9-1190,共2页
关键词 酒精 股骨头 坏死 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亭 赵建宁 +2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17-518,52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术后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THA进行术后随访 ,利用临床关节功能评估及放射学检查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未发现... 目的 :通过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术后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THA进行术后随访 ,利用临床关节功能评估及放射学检查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未发现有表层及深层感染存在 ,有 4例发生假体松动。 结论 :认识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手术期 人工关节置换术 感染 假体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负重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段立彦 张健 +4 位作者 郑萍 韩宝昕 王志义 李强 唐海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 早期负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下肢严重短缩的延长和平衡处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建宁 郭亭 +4 位作者 周利武 吴苏稼 曾晓峰 施鑫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7-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下肢严重短缩的延长和平衡处理。方法:选择患肢短缩>4 cm的患者,在软组织松解的基础上,维持肢体的延长、假体的稳定性以及髋部肌力之间的平衡。术后评估肢体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平均延长...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下肢严重短缩的延长和平衡处理。方法:选择患肢短缩>4 cm的患者,在软组织松解的基础上,维持肢体的延长、假体的稳定性以及髋部肌力之间的平衡。术后评估肢体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平均延长肢体长度为4.7 cm,Harris评分平均提高39.4分。结论:通过术中重建髋臼、适当松解或截骨以及选择合适的假体,能较好地解决患肢严重短缩现象,获得下肢肢体的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重建髋臼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靳立巾 赵栋 张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1-653,共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20年矫形外科发展进步非常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但仅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20年矫形外科发展进步非常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但仅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出院后的功能训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家庭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训练效果 术后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 治疗效果 矫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9
作者 季艳萍 杨威 +1 位作者 刘继兰 王笑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其他疾病史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凤梅 于佳佳 +1 位作者 叶旭春 傅利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8期29-31,46,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结果提炼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主题:对治疗有信心、期待良好的治疗... 目的深入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结果提炼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主题:对治疗有信心、期待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康复有担忧。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重视家属和患者的参与及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治疗及康复中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心理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卫东 承耀东 +2 位作者 高铁民 查有仁 黄建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方法:对1986年10月~1992年6月期间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2例(8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8~14年)。结果:随访10年内发生假体松动的... 目的:探讨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方法:对1986年10月~1992年6月期间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2例(8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8~14年)。结果:随访10年内发生假体松动的有3髋(3.7%),10年以后发生假体松动的有20髋(24.4%),全部松动率28.0%。其中22例接受了翻修手术。结论: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松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国产假体使用的材料、生物力学设计、加工工艺、骨水泥固定技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 人工关节置换术 术后松动 原因分析 髋假体 骨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红波 赵建宁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暴力。髋臼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当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时 ,对于部分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臼骨折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暴力。髋臼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当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时 ,对于部分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臼骨折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必然会增加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难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选择切口、内固定和处理异位骨、骨缺损和骨不连、选择假体、控制感染和保护坐骨神经等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无论是早期急诊还是髋臼骨折手术失败后 ,抑或是髋臼骨折晚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训练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建华 岳春生 +1 位作者 朱文雯 巩向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训练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接受TKR老年患者21例36膝,入院后随机分A、B两组,A组实施系统功能训练,B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在术前及术后3周末对A...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训练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接受TKR老年患者21例36膝,入院后随机分A、B两组,A组实施系统功能训练,B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在术前及术后3周末对A、B两组进行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KR术后膝关节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统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老年TKR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 关节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法收肌管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绪才 高子军 +2 位作者 卢志方 李静 董补怀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徒手法收肌管阻滞(ACB)与超声引导法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择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77例,男28例,女49例,年龄50~80岁,BMI 20~40 kg/m^2,ASA... 目的比较徒手法收肌管阻滞(ACB)与超声引导法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择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77例,男28例,女49例,年龄50~80岁,BMI 20~40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徒手法组(T组,n=38)和超声引导法组(B组,n=42)。T组采用徒手法ACB;B组采用超声引导法ACB。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4 h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关节活动度(ROM)。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阻滞后15 min、术后2 h内踝感觉消失率,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组患者穿刺深度与年龄、身高、体重、BMI和穿刺点腿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是否发生口唇麻木、味觉异常、头晕、耳鸣等局麻药中毒事件,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恶心、呕吐、谵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淤伤、感染和跌倒/坠床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15 min T组内踝感觉消失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 h两组均完全被阻滞。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患者穿刺点腿围与穿刺深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764,P<0.01)。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未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采用高容量徒法收肌管阻滞与超声法比较,均镇痛效果明显而且不影响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法 超声引导 收肌管阻滞 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丽和 刘晓英 郭锦丽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变异情况,为不断完善CNP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中变异的定义,将入选的149例THR患者分为变异组(n=75)和非变异组(n=74)。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变异情况,为不断完善CNP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中变异的定义,将入选的149例THR患者分为变异组(n=75)和非变异组(n=74)。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变异主要来源于医院系统(24.16%),其次为疾病转归(18.12%),再次为患者需求(5.37%)、医务人员(1.34%)及退出(1.34%)。术前住院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变异发生的影响最大(b'=0.955、0.854,均P〈0.01),手术单双侧、手术次数、术前并存疾病亦对变异有重要影响(b’=0.184~0.231,P〈0.05、P〈0.01)。结论CNP应用于THR的变异与医疗系统、疾病转归、患者的需求有关,应该改革医疗制度,制订CNP时严格控制纳入、排除标准,因人而异细化C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临床护理路径 变异分析 正性变异 负性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海鸥 于哲一 王亦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43-344,350,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对 5 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 2 ~4周的系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后做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对照。 结果系统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肌力、关节...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对 5 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 2 ~4周的系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后做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对照。 结果系统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增加患肢的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 ,提高手术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肌力 关节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雷胜梅 张玉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635-2636,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ssel thrombosis,DVT)常见于腘静脉、股静脉等,而栓子脱落时常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肝栓塞(liver embolism,LE)等,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国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ssel thrombosis,DVT)常见于腘静脉、股静脉等,而栓子脱落时常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肝栓塞(liver embolism,LE)等,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国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0%~58.3%,因此,预防TKA、THA术后下肢DVT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毕霞 沈小丽 吴岳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对1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在彻底清创引流术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用物理治疗方法。治疗前平均ROM为50°,HSS评分为38.5分。结果15例感染均得到早期控制...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对1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在彻底清创引流术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用物理治疗方法。治疗前平均ROM为50°,HSS评分为38.5分。结果15例感染均得到早期控制,平均随访1.5年,无一例感染复发。平均ROM为83°,HSS评分为74.5分。结论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同时积极采用康复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伤口感染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活动锻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爱芬 潘可平 杨国敬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3A期270-271,共2页
目的 :明确持续被动活动 (CPM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3 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 3组 ,CPM组于术后第3天使用CPM器进行功能锻炼 ,单纯物理治疗组 (PT组 )与物理治疗结合持续被动活动组 ... 目的 :明确持续被动活动 (CPM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3 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 3组 ,CPM组于术后第3天使用CPM器进行功能锻炼 ,单纯物理治疗组 (PT组 )与物理治疗结合持续被动活动组 (PT +CPM组 )作为对照 ,术后两周检查膝关节活动度 ,并进行 q检验。结果 :CPM组与PT +CPM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明显 ,与PT组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持续被动活动锻炼 CPM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小梁金属髋臼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金宏 易诚青 +1 位作者 马春辉 曹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比较骨小梁金属(TM)髋臼与钛合金金属(Ti)髋臼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及髋臼侧骨密度(BMD)变化,观察TM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侧骨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随访TM组患者15例和Ti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平片上髋... 目的比较骨小梁金属(TM)髋臼与钛合金金属(Ti)髋臼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及髋臼侧骨密度(BMD)变化,观察TM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侧骨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随访TM组患者15例和Ti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平片上髋臼假体与骨界面有无放射性透亮线,根据Hodgkinson系统予以分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分别于髋臼Ⅰ、Ⅱ和Ⅲ区取直径为1 cm的圆形感兴趣区域(ROI)测量BMD。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Hodgkinson系统分级皆为0级,未见假体松动移位。DEXA测量结果显示:Ti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所有ROI的BMD值较健侧均有明显下降(P<0.05);TM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各ROI的BMD值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OIⅠ区和Ⅱ区术后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OIⅢ区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髋臼和Ti髋臼对术后髋臼侧骨质保留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金属 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丢失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