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晓冰 曹阳 +1 位作者 张维明 李永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3-135,共3页
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两种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随后给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入侵检测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人工免疫模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框架,并且对它的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人工免疫模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 防火墙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海东 胡月明 邓飞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共5页
针对目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通过分析人工免疫模型中二进制编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DNA编码对其进行改进,构造一种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利用该模型对东莞赤红壤现代农业试验区进行土壤质... 针对目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通过分析人工免疫模型中二进制编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DNA编码对其进行改进,构造一种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利用该模型对东莞赤红壤现代农业试验区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将试验区土壤质量分为4等,根据实地抽样对照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基于DNA编码的人工免疫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时与实际相符,并具有稳定、结果可靠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在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时,对于具有空间特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多指标的对象难以评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编码 人工免疫模型 GIS 评价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在线手写签名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莎 孙正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1-317,共7页
采集能表征签名者潜在手写习惯的签名特征,利用人工免疫模型的自学习和自适应实现在较少训练样本的条件下获得具有更高区分度的手写签名模板.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识别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能获得较好的验证率和鉴别率.
关键词 在线手写签名识别 特征选择 样本训练 人工免疫模型 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
4
作者 张莉莎 孙正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5期50-55,共6页
提出一种采用人工免疫模型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采集能表征签名者潜在手写习惯的最普遍的签名特征,利用人工免疫的自学习和自适应实现在较少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获得具有更高区分度的手写签名模板。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 提出一种采用人工免疫模型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采集能表征签名者潜在手写习惯的最普遍的签名特征,利用人工免疫的自学习和自适应实现在较少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获得具有更高区分度的手写签名模板。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能获得较好的验证率和鉴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模型 生物测定技术 在线手写签名 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免疫系统和云模型用于图像分割
5
作者 王珺 陈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58-160,共3页
针对传统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将人工免疫模型引入到了寻找聚类中心的过程中。鉴于抗体具有双价的免疫特性,以及将不被识别器识别也不属于自我抗原的抗原统一划为自我抗原或非自我抗原而产生的高误判率,在... 针对传统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将人工免疫模型引入到了寻找聚类中心的过程中。鉴于抗体具有双价的免疫特性,以及将不被识别器识别也不属于自我抗原的抗原统一划为自我抗原或非自我抗原而产生的高误判率,在抗体识别抗原过程中引入云决策机制,增加了抗原划分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高了图像分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聚类 人工免疫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人工免疫算法的数值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戚玉涛 刘芳 焦李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4-156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塔式主从模型(TMSM),并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解决数值优化问题的分布式免疫记忆克隆选择算法(DIMCSA).借助Markov模型,文中证明了DIMCSA的收敛性.为了摆脱网络连接状态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塔式主从模型(TMSM),并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解决数值优化问题的分布式免疫记忆克隆选择算法(DIMCSA).借助Markov模型,文中证明了DIMCSA的收敛性.为了摆脱网络连接状态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客观地衡量分布式人工免疫优化算法的性能,本文设计了多线程虚拟并行计算仿真系统,并分别考虑算法搜索时间和网络通信时间,给出了一种新的比较分布式随机搜索算法性能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DIMCSA能够用较少的计算代价和通信代价获得更高质量的解,适合解决大规模的复杂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人工免疫模型 数值优化 克隆选择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免疫系统及其在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勤欧 祝国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介绍生物免疫系统的基本理论 ,并详细介绍国内外主要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的特点和作用。最后提出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在空间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算法 人工免疫网络模型 空间信息系统 生物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流的人工免疫网络增量学习技术
8
作者 岳训 迟忠先 +1 位作者 莫宏伟 郝艳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247-251,共5页
针对大规模、动态、时变的数据流环境,给出了一种基于内影像记忆网络的人工免疫网络增量学习算法ICainet,当数据增加时,通过计算新添加数据与记忆网络的匹配程度给出不同的增量处理策略,从而使新算法具有动态跟踪不断递增的大规模... 针对大规模、动态、时变的数据流环境,给出了一种基于内影像记忆网络的人工免疫网络增量学习算法ICainet,当数据增加时,通过计算新添加数据与记忆网络的匹配程度给出不同的增量处理策略,从而使新算法具有动态跟踪不断递增的大规模数据流的增量学习能力.由于新算法已对数据流先进行一定程度的数据压缩并能“记忆以前数据”,因而占用内存空间少、运算代价很低.实验结果表明,在损失较小程度学习质量的前提下,该方法在运行时间上有明显的优势,可满足不同的应用环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模型 增量学习 数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勇 尚永爽 王怡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7,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免疫系统机理构建模型框架,模拟T细胞和B细胞功用,分别设计模型中的T模块和B模块。T模块采用实向量阴性选择算法生成异常检测器,完成系统的异常状态检测;B模块响应系统实际状态,运用聚类...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免疫系统机理构建模型框架,模拟T细胞和B细胞功用,分别设计模型中的T模块和B模块。T模块采用实向量阴性选择算法生成异常检测器,完成系统的异常状态检测;B模块响应系统实际状态,运用聚类原理动态进化,形成告警信息反馈至T模块。2个模块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系统状态的在线实时检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模型 故障诊断 阴性选择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线图符识别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莉莎 孙正兴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54-1665,共12页
针对在线手绘图符识别中样本训练存在的"收集足够数量模板或样本并保持其区分度"的难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手绘图符识别的基于检测器生成的克隆选择算法及其评价方法.该算法采用r-连续位不变规则和p-受体编辑生成初始检测器,... 针对在线手绘图符识别中样本训练存在的"收集足够数量模板或样本并保持其区分度"的难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手绘图符识别的基于检测器生成的克隆选择算法及其评价方法.该算法采用r-连续位不变规则和p-受体编辑生成初始检测器,使算法具有更广泛的搜索空间并不致陷入局部收敛.以手写文字作为实验对象,评价该算法各参数对个体训练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手绘图符样本训练及分类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模型 检测器 在线手绘图符 样本训练 连续位不变规则 受体编辑 高频变异 局部收敛 克隆选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系统的优化方法及其在图像处理中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康林 李德生 董梅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6期66-69,共4页
概述了免疫系统的含义及当前发展情况 ,介绍了免疫系统的主要计算模型及应用技术 ,对基于人工免疫的智能优化方法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免疫系统 图像处理 智能优化 人工免疫网络模型 免疫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e modelling and programming of a mobile robot demo
12
作者 龚涛 蔡自兴 贺汉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94-698,共5页
A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was modelled with self/non-self selection to overcome abnormity in a mobile robot demo. The immune modelling includes the innate immune modelling and the adaptive immune modelling. The self... A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was modelled with self/non-self selection to overcome abnormity in a mobile robot demo. The immune modelling includes the innate immune modelling and the adaptive immune modelling. The self/non-self selection includes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and the self/non-self detection is based on the normal model of the demo. After the detection, the non-self recognition is based on learning unknown non-self for the adaptive immunization. The learning was design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or on the learning mechanism from examples. The last step is elimination of all the non-self and failover of the demo. The immunization of the mobile robot demo is programmed with Java to test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Some worms infected the mobile robot demo, and caused the abnormity. The results of the immunization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mmune program can detect 100% worms, recognize all known Worms and most unknown worms, and eliminate the worms. Moreover, the damaged files of the mobile robot demo can all be repaired through the normal model and immunization. Therefore, the immune modelling of the mobile robot demo is effective and programmable in some anti-worms and abnormity detect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normal model mobile robot WO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